齐人其酒:葡萄酒圈子的“罗辑思维”观点
齐绍仁和罗振宇似乎毫无共同之处,但他们做的其实是同一件事。尽管罗振宇和他的罗辑思维的影响力要更大一些,但从商业模式上来说,齐绍仁的齐人其酒可能更接近一个完美的商业模型。
罗胖和罗辑思维已经成为了一个现象一个社会符号。姓罗的胖子很多,但提到罗胖,第一个浮现的一定是罗振宇的那张圆脸,从这个角度来讲,罗胖的逻辑思维无疑是极其成功的。但知名度和影响力只能说明罗胖在自媒体方面的成功,和罗胖一直强调的社群电商的商业模式没什么关系。
如果罗胖们抛弃一直坚守和摸索的社群电商,专心当一个媒体,应该会是更简单也更挣钱的方式,但罗胖和他的团队偏偏认死理,放着好好的钱不挣,要另外踩条道出来。
齐绍仁的“齐人其酒”也许就是罗胖们在寻找的那条路。
齐绍仁,台湾人,在葡萄酒圈子里可谓是鼎鼎大名,是华人中第一个获得波尔多大学和勃艮第大学的国际酿酒师,是两地第一个教授WSET(一项高级侍酒师的国际认证课程)的讲师;其著作《法国人的酒窝》是第一本荣获全球美食美酒书籍的华人作品,等等。从以上一系列列举出来的荣誉,我们很容易得知,齐绍仁是葡萄酒圈子里很厉害的一个人。
但这个人同时又是一个极富偶像特质,具有良好的外形和镜头感。
和逻辑思维一样,齐人其酒也有自己的核心原创内容,其中包括基础部分的《齐人其酒》的品酒课程、聊天类型的《齐谈》,并计划拍摄自己的网络剧。当然,从知名度和观众人数来讲,这几档栏目远无法与逻辑思维相提并论,但胜在针对性更强:看逻辑思维的可以说是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覆盖了各个人群,而观看齐绍仁栏目的几乎很少有不是葡萄酒爱好者的,从社群的角度来看,逻辑思维更像一个泛社区,而齐人其酒则更接近一个标准的葡萄酒主题的社群。
与罗胖“史上最不讲理的会员招募”相反,齐人其酒的的会员回报性极强:加入会员后可以根据会员类型每个月收到1-2瓶葡萄酒,这些红酒的市价远高于会员缴纳的会费,消费者在确认了获得与投入成本相对等的回报后,在去心安理得的享受社群带来的其它感受和福利,如观看一个偶像的视频享用对应的酒能带来的更多乐趣,或是参加线下的品酒沙龙的活动等等;
在获得真实可见的超值利益之外,再去讲情怀,也许有点土,但更实在,这样才能算是一门真正的正经八百的生意。
罗胖经营的是一个泛社区,如要要给一个主题的话,大概是智慧社群,这是一个目标人群很烦的人群,因此很难在行业和具体商品聚焦。而齐绍仁的齐人其酒则是天然的主题社群,
到目前为止,罗胖的社群商业的尝试最著名的大概就是不久之前的真爱月饼,尽管白鸦和罗胖都当做一个成功的案例来讲,但我个人认为这其实是一次并不算成功的尝试.公开的数据显示,真爱月饼前后耗费了超过三个月的时间,众筹了近500万的启动资金,通过海量会员众包的形式动员了近三百万人参与,最终的结果是仅仅卖出了2万多块月饼,按照单价199元算,销售额仅仅400万,投入产出完全不成正比!注意,这个400万还只是销售额,不是利润。有这个时间精力和资源的投入,罗胖如果发挥媒体的强项,帮其它品牌坐坐广告宣传,收益肯定远不止这个数!
问题出现在哪里?
在罗胖的体系中,媒体和商业是相互独立,泾渭分明,很难让用户将情怀和产品一起消费,真爱月饼的尝试有限的成功还得益于用户尝鲜的心态,再来几次恐怕用户直接就闪人了。
归根到底还是罗振宇自身的天然属性:那就是一个媒体人!无论罗胖怎么样努力也难以改变用户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定位。“罗辑思维”的受众的特点是广而泛,而社群更应该是窄和精确的,但广而泛的特性更适宜媒体,如罗胖顺应大势,立足自身的禀赋,完全是有可能把自媒体的价值做到极致。
而在齐人其酒,这两者则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是天然的,来自于齐绍仁这个“人格魅力体”的天然的行业属性,这很可能是标准的社群电商的范本!
尽管齐绍仁的“齐人其酒”刚刚开始,距离成功还颇有一段距离,但他无疑给社群电商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参考:相对于名气大而受众泛的明星名人,也许看上去不那么靓丽的专业人员可以在自身的细分领域玩出社群商业的“小而美”的味道来!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