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永福,像一颗钉子插在阿里的外围
阿里集团又发内部信了,又是关于任命的。3月13日,阿里集团CEO陆兆禧在一封内部信中宣布,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出任高德总裁,此任命于2015年3月15日起生效。俞永福将全面负责高德整体业务,高德仍保持独立的公司运作。
作为阿里集团Top7人管理执行委员会成员之一,俞永福严格来说始终算一个外围。2006年,俞永福加入UC优视担任董事长兼CEO,2014年6月,阿里集团全资收购UC之后,俞永福担任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至此,俞永福才算正式进入阿里集团。但是,正是这样一个不远不近的外围,给阿里带来了不一样的东西,是什么不好说明白,慢慢看,就会看出一些眉目。他,就像一颗钉子,插在阿里的外围。
为什么说是外围?
2014年7月18日,高德正式完成私有化进程,开始与阿里巴巴集团进行全面业务融合。根据当时的公告,阿里巴巴集团CEO陆兆禧亲自出任高德的负责人,张勤担任COO,负责导航、数据生产等业务;成立移动互联网事业部,由俞永福担任总经理,分别向陆兆禧汇报。在兼任高德集团总裁半年之后,陆兆禧将该职务交接给俞永福。
陆兆禧在内部邮件中宣布,原高德“老人”成从武(收购前为高德CEO,后任高德CEO特别顾问)、张勤(收购前为高德COO,后继续留任原职务)将离任,陆兆禧感谢了两位高德“老人”的贡献,认为“高德能在移动互联网和 应用2个业务方向上持续突破,和他们2位(成从武、张勤)的付出密不可分。”这句话,算是给足了创始人团队的面子,当然还有里子(足够的现金)。
作为一个典型的私有化+全资收购案,高德此时可以说是完全正式进入到阿里体系,半年之久的交接班过渡期也算是顺利结束,老将功成身退,新人迎头再来。高德进入俞永福时代。
现在赶紧收回话题,说说“外围”的事。
这两三年大家都在谈论移动互联网,BAT在这件事上格外上心,无论是二马还是Robin,无论公开演讲还是私下开会,都是常常把移动互联网挂在嘴上,实际上是挂在心上。腾讯的小马哥,就不用多说了,有了微信这一个杀手锏,稳稳地拿到了一张移动互联网的船票。百度呢?有少壮派李明远东突西奔,有14款用户过亿的APP,但是说实话,除了百度地图和手机百度之外,真的再也没有能拿得出手的移动APP。
再说阿里,关于移动的故事,要从好几年前讲起,那时候,阿里云OS刚宣布,并且和很多手机厂商合作推出了一系列阿里云OS操作系统的手机,后来证明,那条路没有走通。再后来,阿里依照微信,推出了一个名为“来往”的社交APP,试图以此来拖住微信的疯涨节奏,目前看来,这也变得不太可能。
那么,阿里的未来在哪里?移动互联网时代,阿里靠什么坐稳中国互联网第一把交椅?
所谓财大气粗,有钱就是王道。这几年来,阿里除了在内部尝试移动互联网之路,还在外部投资、参股、收购了一大批公司,有创业公司,也有PreIPO公司,也有上市公司,陌陌、美团、快的、微博、UC、高德等等,数数至少几十家。目的只有一个,在阿里外围组成一圈移动互联网军团,单个看不一定足够大,但是连成一片也是蔚为壮观。正所谓,孩子多了好打架。这些移动互联网公司,各个都在自己的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市场和位置,不是行业老大就是老二,它们组成了一个阿里“移动外围生态圈”。
那么,这个“移动外围生态圈”如何运作,如何相互配合呢?
这恐怕就是俞永福需要考虑的事情了。既然做了移动事业群总裁,把最重要的两块“外围”业务全部收归麾下,联动整合是必不可少的了。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事情,阿里还没怎么对外披露,据我得到的消息,这将是阿里下一步想要做的大事——百川计划。阿里想通过这个计划,吸引外部资源或者说第三方的APP,与阿里业务打通,为此,阿里愿意开放包含电商、社交、支付等产品,以及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全方位的资源进行对接和支持。目的就是要形成一个更庞大的“阿里移动生态群”。当然,我还没看到新闻稿,也不知道他们具体要怎么操作,这只是阿里内部的朋友跟我讲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至于这个百川计划,会不会是不是在俞永福的移动事业群下面,或者最终会不会与他的移动事业群对接,我还不确定,但是,从方向判断,阿里在移动方面的动作,应该是采取了多条腿走路的策略,俞永福带领的这个“外围”团队,应该首当其冲对于阿里的“外围”业务进行整合。
大家都知道,马云的确是战略高手,无论是用人之道还是经商之道,目力所及无人能出其右。在阿里的7人管理执行委员会中,俞永福应该是唯一一个最新加入的“外围”,但是,既让能加入这个委员会,也足以证明马云对俞永福的器重和期望,所以,也给了他封了一块最有前景也最大挑战的领地——移动互联网,至于能不能成,能做成什么样子,这只能拭目以待俞永福的表现了。
文|王长胜 公众号科技观察:kejiguancha
【作者系独立媒体人,前《中国企业家》、《彭博商业周刊》资深科技记者;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