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爽董明大姐:新时代“装在套子里的大炮”威力几何?
捎上雷军的一台晚会,一场豪赌,让董明珠以及她掌舵的格力电器步入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浪尖。当铁娘子遇上儒雷军;当真抓实干的传统家用电器老牌王者干上借用互联网思维崛起于手机江湖的后起之秀,江湖自然不会平静。而媒体自然也能嗅出其中的商机,在其推波助澜之下,对言论的过渡解读,对人物的过渡消费,更是勾引无数人竞相观看这一场场口水战的竞赛。而在大多数科技人眼中,屡放豪言,对雷军屡屡开炮的董明珠更成为了新时代”装在套子里的大炮“。
而在董明珠宣布与雷军的赌局作废,格力与小米的关系已成为过去式之后,原本以为这一切已经落幕。但格力手机的出现,揭示了格力与小米之间的战争不仅没有结束,反而正在悄然升级。而仔细想来,格力推出这只手机,也不仅仅是为了和雷军的这一赌局。二者的“剑拔弩张”为了更多的是着眼于未来的行业大势。
在3月广州中山大学博学大讲堂董明珠之有话说”传统企业的突围成长“的会场上,董明珠突然的亮出了”格力手机”,并表示自己正在使用。虽然格力准备进军手机界在业界早有传闻,董明珠也曾不断的暗示,释放例如:“我要做手机,分分钟,太容易了;做手机肯定会超过小米”、“要是我做手机,我就让消费者3年不换手机。格力有6个研究院,电器的很多功能与手机密切相关,若做手机,肯定能做到3年不用换。这是我对消费者负责!”的口风。但是当格力手机Duang的一下出现在我们面前,虽有防备,但还是给了我不小的惊吓。而从传统家电行业跨界而来的格力手机是否能够完成对小米手机超越呢?
目前关于这只手机的信息,虽然尚未全部揭晓,但从各方信息综合来看。这只手机定位于千元机市场,目标售价在1000元左右,拥有类似于索尼的外观和5.5寸的大屏,据传格力对其在2015年的目标销量设定在1亿只。而从上述目标销量一亿只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出,格力此次的野心与自信不可谓不大。但这样目标是闭门造车的狂妄还是胸有成竹的自信?市场又能否让格力目标成真?我们需要从以内外几个方面来思考推测。在外须有天时地利人和,在内需要过硬的品质和良好的体验。
首先在于天时。所谓天时,即为行业大势。但如今的行业大势已不如从前,智能手机增长趋势大为放缓,根据调研结果IDC的预测,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虽然将达到4.5亿部,但同比增长仅为7.8%左右。这一增长率不仅不到2014年的19.9%的增长率的一半。更是将创下近六年新低,首次跌入个位数增长区间。对于一个增速放缓的市场,格力贸然的进入,并不能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而格力手机的目标定价在千元,选择低端进入,在理论上虽然谈得上是一个颇为明智的选择。但实际市场状况却不容乐观。千元机市场早已不是风平浪静,而是恶浪滔天。竞争早已白热化,各大国产手机品牌在2014年纷纷发力千元机市场。在华为荣耀、酷派大神、魅族蓝魅等在千元机市场左征右突之下,千元机市场发展迅猛,配置体验大幅提升。如今的千元机市场,早已不是当年的风景。2014年各家出货量突破性的增长,千元机可以说起到了极为关键的支撑作用。以格力首要敌人小米为例,支撑小米2014年完成出货量超越6000万部目标的最大功臣就是千元机红米系列。而在今年,上述各家纷纷上调了业绩目标,华为、小米更是奔着1亿部而去。要完成这一宏伟目标,千元机的将成为他们完成上述目标不可替代的主力部队。可以预见今年千元机市场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而格力手机一出世就定下了一个一亿部的目标,想一口吃一个胖子,似乎有点异想天开。
其次在于地利。所谓地利,即为渠道把控。渠道分为线上电商渠道与线下零售渠道,而电商渠道又将成为2015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渠道。但格力在这两条渠道上的拥抱度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别。在线上电商渠道,格力在2014年年末才开始上线,全面布局电商,但相比早已在电商渠道摸爬滚打以至玩得熟溜转的小米,格力现阶段在线上电商渠道处于绝对的劣势;而在线下渠道,坐拥三万门店的格力又将稍微扳回一局。但除去自有渠道,在目前最为重要的苏宁、国美着两大线下零售渠道上,格力却与二者的关系处于交恶状态。而与苏宁国美的关系交恶,又大大束缚了格力线下渠道的进一步延展,进行更为广阔覆盖拳脚,致使其自损三千。而自有渠道能否支持起销量一亿部的目标,仍是未知数。
再者在于人和。所谓人和,即为内外关系。但内外关系对于格力而言并不是一致融洽,四海升平。在内部,董明珠是格力的精神领袖,她带领格力节节攀升,坐上空调行业头把交椅;她治下的格力拥有着她颇为自豪的年轻研究团队与十足的钻研拼搏精神。并且为了共同的敌人,团结一致,自然不必担心。但在外部,情况却不那么理想。由于董明珠直言直语的性格,让其树敌颇多。而其在去年发起的“清场行动”,更是遭到了以苏宁为首,美的、海尔、奥克斯等六大家电品牌参与的“破格行动”的强烈反击。而在即将进军的手机界。格力与小米交恶早已板上钉钉。董明珠的屡出豪言,也没能在手机界留下好印象。
由此看来,在外部的天时地利人和中,对格力手机而言,其拥有的有利条件并不多。抛开这些外在,回到竞争中最为关键的手机上面。决定一款手机战斗力的自然不是嘴巴,而是实际的品质与更为重要的用户使用体验。对于格力手机,在品质上董明珠说出了“要是我做手机,我就让消费者3年不换手机。格力有6个研究院,电器的很多功能与手机密切相关,若做手机,肯定能做到3年不用换。这是我对消费者负责!”的话语,我也相信董明珠不会让手机在质量上砸了格力这这些年积攒下来的金字招牌。所以对于格力手机的品质我是很乐观的。
品质诚可贵,但体验价更高。手机的整体使用体验将决定用户的去留;决定手机体验好坏的是其内置的系统ROM。而ROM使用体验的提升,需要不断的积累修改完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然而在这代了表核心竞争力的ROM上,跨界而来,猛地闯入手机界的格力手机,又能有多少积累?相比MIUI,又能拿出多少特色?虽然格力有较为强大的科研能力。但在这方面,我还是不由得对格力手机的实际体验产生怀疑。
有上述可以看出,在现阶段,格力这款手机,既无天时地利人和,又无内在体验的杀手锏,仅靠三年不用换的品质,格力手机要超越小米,显然几乎是不可能。这一点,我想董明珠比我们都要更为清楚,那么格力为何还要强推这么一款手机呢?我想更多的是为了格力营收的多元化和未来智能家居的大势布局。
格力在2014年取得了年营收总收入1400.05亿元,同比增长16.63%,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141.14亿元净利润上佳业绩。但格力也为自己定下了”格力要在5年内增收1000亿元”的目标。但作为耐用消耗品的空调,由于其属性,导致更新换代速率缓慢,加之市场增长趋势放缓,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空调显然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
所以格力需要多元化的营收来源。而不是让营收仅仅停留在空调上。而在多元化上,其实格力早已开始。在小家电,冰箱市场上都不乏格力的身影。格力旗下的大松小家电,晶红冰箱、大松灶具都在为格力贡献营收。而此时增加一条手机产品线,在多元化上面在进一步,也未尝不可。
并且由于手机的特殊属性和近年来急剧的功能叠加,手机的边界已被大大拓宽,手机早已成为了最为重要的入口。而且是智能家居的理想控制中枢。而如此大势。格力又怎会视而不见。所以推出手机,用手机作为控制中枢,合情合理。应对来自外部的竞争,打造围绕格力的智能家居系统,自然也是理所应当。但要打造属于格力的智能家居生态,格力还需要有更多的市场容量。而在这一点上,雷军棋先一招,早已布局,将其智能家居体系报纳万千,涵盖了电视、手环、路由器、血压计、空气净化器、电视盒子等产品,更联手格力的老对头美的,意图在智能家居上面更深一步。所谓双拳难敌四手,要应付来自小米联盟的竞争,仅凭格力依然应付恐怕还真有些力不从心。要应对来自小米联盟的挑战,唯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创建一个新的联盟,去对抗小米联盟。而格力该去找谁呢?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小米的敌人就是格力可能的盟友。而小米的敌人,又何其多?华为,魅族,360比比皆是。格力开展合纵连横,去拉拢这些朋友,形成一个新的联盟。去对抗小米联盟,在我看来是一个更为切实可行的办法。
结语:一台被刻意安排的晚会,闹出一场格力董明珠与小米雷军的商场恩怨。虽然乐呵了广大看客,但却苦逼了当事双方。原本井水不犯河水,这一刻却剑拔弩张。原本以为一方退出可以悄然谢幕。但格力手机的出现,揭示了格力与小米之间的战争不仅没有结束,反而正在悄然升级。在这场竞争面前,各方考量下来,我们几乎可以肯定,格力手机在现阶段并不足以对抗小米手机,而其年销量1亿部的传言目标自然也不可能完成。然而好在格力手机竞争小米也许只是格力推出手机的一个方面,更多的在于进一步帮助格力实现营收的多元化和把握未来智能家居大势。而在智能家居的大生态上,我更觉得格力并不需要单打独斗的去对抗小米联盟。在我看来,格力更应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去合纵连横,拉拢小米的敌人,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一个新的联盟,去对抗小米联盟,这或许比格力单打独斗对抗小米联盟会更为可行。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