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发力可穿戴,谋局系统更容易讲故事?自媒体
在百度发布Duwear之后,腾讯的TOS+战略更是把手表作为重要一环,阿里的YunOS网页上也悄然上线了智能手表产品的概念图。在智能手机市场上鲜有作为的BAT,正在可穿戴领域上演着另一场好戏。
Apple Watch上市之后,安卓在智能手表市场明显式微。但在国内市场上,Apple Watch羽翼未满,谷歌的Android Wear鞭长莫及,纵然有踌躇满志的创业者动作不断,智能手表系统却依旧良品欠缺。互联网巨头在系统层面的布局,或将改变智能手表的现状。
谋局系统,需先解决的3个问题
经过两年多的发酵可穿戴产品早已琳琅满目,但多为智能手环类产品,智能手表的市场存量依然不那么乐观。如今的智能手表市场好比是一个池塘,能够满足鲶鱼们的生存需要,对Ticwear等初创公司来讲恰到好处。而BAT却在鲨鱼的量级上,想要有更大的生存空间,便不得不去解决影响智能手表普及的一系列因素。
1、产品的质变
在Apple Watch上市之前,来自深圳的山寨产品已经成为淘宝上的热销货,在联发科等解决方案的支持下,深圳的电子厂商们制造了大批的山寨或类山寨智能手表产品。虽然这些产品粗制滥造,在设计上抄袭或借鉴国外的知名产品,在系统上采用了改制的安卓,却在价格上占尽了优势,成为可穿戴创业者的拦路虎。
联发科一直都在提供廉价的解决方案,却从未在产品质量和标准上进行把控,在手机时代如此,到了可穿戴领域还是如此。同比BAT却要高明的多,百度去年发布的免费智能手环解决方案,赢得了不少硬件厂商的支持(包括OPPO和TCL),阿里的Yun OS更是吸纳了不少小众的手机品牌。在智能手表产品上,BAT需要以系统之名广纳硬件厂商,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我们不希望智能手表迎来另一个山寨时代,逼山寨“从良”让创业“荣光”,或许是丰富产品数量并改善产品质量的最快途径。
2、系统兼容性
由于一系列的原因,Android Wear平台的智能手表一直无缘国内,Apple Watch只兼容自家的iOS系统,而这恰恰成为国内智能手表系统的机遇。为此笔者特意询问了淘宝上MOTO 360销量前三的店主,90%以上的买家选择了刷入中文版Ticwear系统,其中过半为iPhone用户。对于BAT来讲,既然要在系统上做文章,便不得不去解决系统的兼容性问题。
从目前来看,虽然Ticwear不为多数人所知,却在智能手表系统上一骑绝尘,除了中文版的系统,对iOS的支持有着很大的作用。在Apple Watch产品尚未普及之前,不少果粉都是安卓手表的潜在用户。无论是Duwear、TOS还是YunOS,想要收获大批量的用户,必须解决对安卓手机和iPhone的兼容问题。
3、丰富应用量
虽然质量参差不齐,Apple Watch的第三方应用在数量上已经达到了3000以上,成为相比于Android Wear的最大优势。而国内的智能手表宣称兼容Android wear应用,却一直没有形成良好的开发环境。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格局分了两个系,一个是腾讯系,一个是阿里系,而百度的优势在于搜索和语音识别上。这便给了BAT快速丰富应用量的最大优势。虽然智能手表的续航问题饱受诟病,却几乎没有人把智能手表当成普通的计时工具。智能手机至今没有都解决一天一充的问题,如果应用足够丰富,续航绝对不是用户选购智能手表的最大因素。
巨头入局,必将发生的3个变化
在互联网领域,BAT所染指的产品几乎所过之处寸草不生,而今三者相继发力可穿戴领域,必将对原有市场造成举足轻重的影响。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三点。
1、谷歌或将错失中国市场
由于谷歌服务的限制,Android Wear一直无缘中国市场,虽然谷歌多次表达了回归中国的意愿,并流传下一版Android Wear将支持中文。而今BAT的参与,谷歌或将再次错失中国市场。
首先就谷歌服务来讲,从2009年谷歌退出中国,这些服务对国内用户来讲便无胜于有。其次,Android Wear除了表盘之外并没有给厂商更多的权利,无论是三星还是华为早已表达了不满之情。再次,BAT基于Android或YunOS打造的手表系统,必将 融合自家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在用户体验上更胜一筹。最后要说的是,中国用户并没有使用原生安卓系统的习惯,即使Android Wear选择了继续开放,进入中国的也只是安卓,与谷歌无关。
2、创业者恐前途惨淡
在Duwear刚刚透露风声的时候,Ticwear的背后团队便深感其忧,当BAT纷纷布军至此,创业团队的前路不容乐观。
虽然Ticwear已经进行了两轮融资,但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在应用方面,主要资源仍来自于对Android Wear应用的兼容,很难吸引到第三方开发者。在交互方面,语音交互是大势所趋,而BAT在语音识别技术上有着很大的优势。在数据处理方面,智能手表所采集的心率和运动数据,创业团队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将其转化为服务,对BAT而言却并非如此。另外,在宣传、包装以及用户吸引力等方面,创业团队显然和BAT不在同一个层级上。当然对创业者来说,最好的结局还是被巨头收购。
3、产品形态将被改变
无论是谷歌还是苹果,可穿戴设备其实就是对其生态链的进一步扩展。虽然国内互联网也是无处不生态,但可穿戴设备尚未被太多生态链纳入其中。而BAT参与进来之后,情况将大有不同。
错失了智能手机的BAT,显然不愿再错过可穿戴趋势,不管以生态之名还是以平台为号,智能硬件的产品形态将被改变。首先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上,智能手表类产品比手机有着更大的便携性,在移动支付、出行、社交等方面有着深挖的潜力。其次,移动互联网的未来肯定会把感知加入进来,百度钱包的“心付”概念让人怦然心动,而智能手表就是目前最佳的感知载体。再次,BAT是国内大数据应用的集大成者,然而大数据却缺少用户的生理数据,比如运动量、心率等,如果把这些数据加入进来,无论是社交、电商还是搜索,都将变得更加人性化。
总而言之,在BAT的手里,可穿戴设备绝非只是一个查看时间、运动量、心率以及充当手机配件的娱乐工具,它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BAT之后,小米、华为等手机厂商绝不会坐以待毙,可穿戴系统或将引发另一轮争夺战。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优秀的操作系统业已诞生,国内可穿戴市场将会迎来更理性的繁荣。
微信公众号:spnews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