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只需要一点历史观,方可找到风口
最近“互联网+风口”论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国内资本市场也一路高走,连卖菜的阿姨都在讨论亚投行与“一带一路”。在这样热闹的市场中,唯一想提醒创业者的是,我们需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从横、纵两个维度,冷静地选择自己奔跑的方向和速度。
我不太担心投资者,因为他们大都是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背景,基本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判断潮流。但创业者不同,尤其是专注在产品和技术的互联网创业者。大部分互联网创业者,是靠一款产品起家,没有认真思考自己成败的缘由。
一个明星的火爆,和一个产品的成功,是由消费者心理背后的社会学因素所决定的,比如鹿晗和TFBOYS的火爆,实际上是消费人群的价值观的体现。所谓风口,在我看来,其实就是历史发展的朝向。作为一家企业,尤其是那些希望成为会飞的猪、希望成长为百亿美金公司的,还是需要一点历史观。
历史观分为横、纵两个维度。横向的维度是创业者所处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如果没有行业的历史观,就会错过行业的风口。比如软件的下一波是互联网,多少软件企业没有抓住互联网的风口,现在活得毫无生机,又有多少错过移动互联网的大潮,甚者原来移动企业在WAP时代非常风光,却错过了iOS和Android的发展。
而宏观经济的朝向,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纵向维度,直接反映的是我们的资本市场,也就是所谓经济的晴雨表,虽然这个晴雨表似乎与实体经济关联度经常是逆向的。比如,回头望去,2007年是中国经济的节点,象征着一个低价制造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的结束。2009年9月创业板推出,实际上自2007年、2008年中国PE市场就已开始火爆,那是闻风而动的资本创业。而2013年开始的“新三板”热浪,则成为这一波早期VC和天使热浪的助推剂。它为VC支持的互联网公司开辟了退出渠道,所以VC和天使的活跃成为必然。而目前政府力挺“互联网+”,是希望我们减弱的实体经济,利用互联网的技术进行创新,加速扩张和成长。人们在实体经济多年无处投放的财富则集聚在资本市场,所以出现了人人天使、人人炒股。而缺乏优秀互联网公司支撑的国内资本市场,是暴风和东方财富网成为“妖股”的历史必然。
20世纪90年代靠机会和关系起家的企业家,他们大多数关心宏观经济,所以经济学家最受追捧;但互联网时代,是产品、商业模式以及技术的天下,创业者关心的是产品和技术的趋势,所以最受关注的是微观经济中的个体,最受崇拜的是企业家。创业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埋头专注在自己的产品,可以抓住技术趋势,却往往忘记了自己所处的历史时代,看不到大势的朝向,无法把握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的窗口,因此错过借助资本力量的时机。创业者可以从0到1,却容易错过从1到100、1000的机会。
2015年是“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概念股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时代,也是国内实体经济进行产业调整的关键节点,中国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及体制创新的关键点。也许我们10年后回顾这一刻,才能明白,这一年为什么这么重要。我们这些微观经济的个体,在这个大时代,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顺应历史潮流。其实,站在一个历史的当口,站得高一点,想得清楚一点,才能提早两年找到风口,等风来。
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当横、纵的经纬度确定后,找好自己的坐标点,起步,小跑,快速奔跑,当风来时,借助资本的力量,迎风飞翔。当风停时,你已经飞得够远,也有足够的干粮支撑你等到下次风来。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