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手机2体验:安静的做个文艺青年就够了评测
经过400多天的等待,一加2终于来了。凑巧的是400多天前我也刚刚毕业,一转眼也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可以说我是阅机无数了,即便我也早已不再使用一加一了但是我更愿意选择把它收藏起来,这也是唯一一台陪伴我超过一年的国产手机。可能很多人会问到凭什么? 我的答案是 —“不将就”,而随着今年一加2的发布,它面对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一加二,等于几?”OK 无论是调侃也好,吹嘘也罢。我自己的理解是“这是一加踏出的第2步”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加的第2步,走的是否踏实,是否依然不将就。
可定制化,依然不将就 · 设计 从一加2的包装开始就可以看到2代包装明显精致了很多,但依然可以看到一加不将就的延续,例如经典的红色面条数据线与支持正反插的Type-C等。
硬线条,悬浮屏和可定制化的后盖,都是一加1留给我们最显著的一加血统!一加2自然也延续了一加经典的血统。 一加2在机身正面的设计和一加1十分的类似,有区别的地方就是一加2在正面面板底部增加了指纹识别按键,两代手机放在一起会让人很自然的联想到这是出于同一个公司之手,隔代产品之间有着传承和延续必然是一件好事。如果没有了延续就会像某某耍猴厂商一样,呵呵!一代一个样啊。
一加2在机身线条的设计上相比一加1显得更加的硬朗,硬朗的感觉来源于机身的四个边角处,一加2的边角会更接近90°的直角边。硬线条的设计给人感觉会显得更加的阳刚,和粗矿。妹子估计就不太喜欢了。 一加2相比已一加1在机身的宽度上较少了0.1mm,可别小看了这0.1mm一加2在单手操作时会显得更加的从容。 一加2延续了一加1悬浮屏的设计,但和一代V形悬浮屏设计不同的是一加2采用了我们常见的倒角设计,官方说这样比较不容易积灰。积灰的问题是有效的解决了但是也出现了一些视觉上的不统一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一会在谈及。
说到可定制化在国内除了MOTO之外就属一加做的比较好了,在一加2发布的时候也同时发布五种不同款的后盖分别是“砂岩黑”“竹质”“酸枝”“黑杏”和“凯夫拉” 今年一加2是铁了心把换后盖这件事给坚持做到底了,一加1的后盖是采用了包裹式的设计,机身整体的一体感比较强,与一加1不同是一加2的后盖是支持拆卸并可以任意更换。 需要重点提及的是一加2不同材质的后盖在厚度上也有所不同,砂岩黑是属于最薄的一款,其它材质的后盖都有不同程度的公差。原因是由于天然材质的后盖都是由塑料基板和不同天然材质的贴合而成,所以变厚是一定。
并且一加2在不同材质的后盖上虽然纹路不同,但是摸上去的手感几乎是一样的,它不像一加1或是MOTO X的后盖他们摸上去会感觉到不同材质之间的差异,差异比较明显的就属砂岩黑和凯夫拉。 一加2由于可更换后盖的原因就使得悬浮屏,金属中框再加上不同材质之间后盖的差异,就导致整体机身看上去分裂感觉比较强,在视觉上多少会有一些不协调。我还是比较希望一加在日后能够做出像Moto Maker的模式来个 定制整个手机,把机身做的更加的一体性。
不过想要实现这个目标,一加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此外一加2还有一个增强版的静音按键,它有三个档位分别为响铃,勿扰和静音。这个新增加的硬件功能对我来说相当的实用,平时上班或是开会时需要手机静音的时候这个快捷键是最简单粗暴的一种手段。
从 一加2硬件设计上我们看到了它对于一加1是一个很好的延续,硬朗的机身,加上可以随意更换个性的后盖都体现了一加在设计上的一个很好的继承。不过这种延续 就导致一加2在外观设计上并没有做出太多大胆激进的创新,显得比较的有些收敛。此外我们可以发现有不少的女性用户都在使用一加1,单单我在厦门看到了就不 计其数。让我有些担心的是一加2偏硬朗的设计对于女性用户不知道她们是否能够接受?
不将就的尝试 ·指纹识别 OK, 我们之前已经不止说过一次把指纹识别放在机身背后是一件特别傻逼的设计。那么好在一加2把指纹放在了正面,并且一加2的指纹传感器是不支持按压的。正面指 纹识别不能按压还是第一次见,不过好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并不会感觉到有什么不适应,解锁时无需按压直接解锁,回到桌面仅需要轻触就OK,双击Home 可以调出下拉菜单。这样交互的反馈还是很便捷灵敏的。
但是有一点需要改进的是,在进行指纹解锁的时候机器出现不识别指纹时是用震动的形式来反馈给用户提示指纹未识别成功,但是目前震动的频率还是偏弱了一些用户感知并不是那么的强烈,毕竟一加2是不能按压的,所以需要在震动反馈的层面上必须给用户最直观的感觉。 指纹识别除了给手机解锁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支付功能。一加2已经支持了支付宝的指纹支付,微信支付还没有打通。希望在日后的布局上能够更一步。
重要的事说三遍 · 屏幕通透 一加2并没有随主流采用2K的屏幕,而稳妥的使用了1080P的屏幕,并且在发布会上一直在强调,这款屏幕十分的通透,亮度十分的高。那么究竟表现如何呢?我们看对比图。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一加2这次依然是使用了JDI的 定制的屏幕,去年一加1上出现的屏幕底部偏黄的现象已经不存在了大家可以不用担心。
通 过和一加1的对比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它在系统默认最高亮度下比一加1高出了不少,并且在第一观感的色彩表现上和一加1对比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一加2的屏幕显得 会淡雅一些,色彩控制的也还是十分的准确。可视角度方面一加2也表现出了比较高的一个水准,大角度下也并没有出现太严重的偏差。 在色温方面相比一加1的冷屏,一加2的屏幕普遍都是属于偏暖的。看上去会比较的舒适。综上所述一加2的这块屏幕的综合表现相比于一加1提升是比较大的,是一块不错的好屏幕。 比轻还氢 · 系统OS 如果说因为什么原因让我拒绝国产机的,那么ROM一 定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今手机厂家的ROM包括MIUI绝大一部分都是在使用和IOS一样的圆角矩形设计。这么做的好处在于用户的识别成本 低,iPhone上是这个样在其他手机上也是这个样。用户比较的容易接受但是 也更容易误以为是iPhone,没有鲜明的特点是国产ROM一个致命的缺陷,而氢OS则是更好的诠释了安卓Material Design的主调。
氢视窗和取消Dock栏都是一个比较大胆的尝试,在实际的使用中也并没有感觉到不便,氢视窗也是一个不错的设计。氢OS还加入了一些小创新在里面,例如卡片式的短信界面让人可以更直观的读取短信内容,还有针对单手操作所优化的UI布局。 如果说有谁能够代表国产手机ROM的话那么氢OS和锤子OS我认为是两个典型的代表。虽然氢OS受到了不少的赞美但是自身基础功能缺乏也是也是目前氢OS一个致命的缺陷,例如没有文件管理,系统的云服务等等。不过对于一个新上线的ROM基础应用的缺乏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既然做到了第二代产品了想要有用户粘性,这些功能都是不可缺失的。希望一加赶紧功能补足!
不过总体来说氢OS还是一款能让我眼前一亮的产品,也让一加2从里到外都在向用户传达着他们不将就的精神。 快 ?准 ?稳 ? · 相机成像 目前主流的旗舰手机一般都是采用索尼的传感器,一加2这次使用的是OV的传感器,而且前后置都是OV的,后置是OV13860,1300万像素,前置是OV5648传感器,500万像素。
OV13860 是OV公司去年底发布的新一代传感器,是首款使用PureCel-S技术的背照式传感器,CMOS尺寸为1/2.6寸,1300万像素,1.3um像素大 小,所以在CMOS尺寸及像素大小OV13860要比1/3寸的IMX214更好,更大的像素可以提高感光效率,所以一加在发布会上极力强调一加2传感器 的像素面积大了34.7%,夜拍能力强大。对了OV13860是不支持相位对焦的,所以一加2只能选择红外对焦,但是在近距离的对焦上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OK了解了之后我们就直接上样张吧~ 白天成像 通过样张对上S6 edge+和一加1的对比,一加2的色彩还原还是比较接近于S6的。
第二张我们看白平衡,这个时候拍摄时间是在傍晚时间,夕阳下黄色的暖光映射在石柱上,尤其能够检测手机对于白平衡的调教,S6轻松过关,一加2稍微有些夕阳的感觉,一加1显得会更偏淡一些。
不过一加2有时候也会出现白平衡偏移的情况,例如这张图,蓝色的天空在一加2上已经不再是蓝天了,一加1表现得会更好一些。不过强光下树叶的紫边现象一加2控制的十分的不错。
解析力方面一加2 的1300万像素显得毫无压力,表现正常。刚刚我们提到了一加2的色彩还原还是不错的,通过这张静物的对比我们可以再次印证这个结论。对于绿色的还原一加1就显得比较的翠绿有种塑料的感觉,而一加2和S6就十分的接近。 夜间成像 更大的CMOS尺寸就是为了提升夜间感光率,提升画面素质。究竟如何?我们接着看。
在亮度还算是充足的情况下,三台手机的画面的亮度是差不多。在白平衡上一加1显得偏红了,一加2和S6并没有相差太多。不过在天空暗部噪点的处理上S6是显得偏灰,而一加2则是选择较自然的降噪涂抹的手法,天空的颜色是暗蓝色比较的自然。
对于强光源的光晕控制,S6表现的是最好的,其次就是一加2,而一加1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不过一加2还有画质加的模式,听说很牛逼我尝试开启后拍了一张,你们看看效果如何。
在相机的可玩性上,一加2在最近的一次更新上加入了手动模式,能调节的基本上都能够调节,可玩性极强。一加2相机的整体实力还是能够于目前的旗舰手机一较高下的。 一步一步来 · 总结 体验完一加2后,它给我的感觉并没有像一加1时那么的惊艳,一加2传递给我了一种稳妥的感觉,它更像是一加1的一个进化,稳中有升。 也许作为第二代产品一加并不想让它走的那么激进,用上什么无边框,2K屏等炫技的功能,一步一步来是刘作虎的态度,也是一加做产品的态度。精致,稳妥是我对一加2的评价。 它不一定适合做所有人,但是它一定适合那些在生活不将就,有品质的人。如果你也是属于这类人,那请一起不将就吧。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