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说喜马拉雅FM和蜻蜓FM撕逼的来龙去脉自媒体

/ Alter / 2015-11-13 17:23
喜马拉雅早就反编译过蜻蜓FM代码,蜻蜓FM也反编译过喜马拉雅代码,双方知根知底。那么你会问喜马拉雅攻击蜻蜓FM代码有问题,蜻蜓FM却不以同样方式反击,是因为心虚吗?不是...

(最初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回应身边朋友和合作伙伴的关心,属于小范围传播。但后来大家都觉得这种深层次背景的描述应该让更多人知道,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信息更丰富,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大家做出相应判断。)

根本原因

1、积怨已久。毫无疑问,蜻蜓FM和喜马拉雅是移动互联网音频行业规模最大的两家,而且两家公司总部都在上海。过去十年,上海的互联网圈子没有像北京、杭州和深圳那样欣欣向荣,两家公司其实有着各种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我在那边就有一些朋友(请原谅我此前用过线人这样不恰当的描述),再比如著名投资人兼大学老师魏武挥也曾说过,两边都有自己的学生。再加上这两家公司在行业内起步更早,起点更高,发展更快,种种因素叠加,给双方带来的心理暗示是:互为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2、摩擦不断。翻翻各种软文史料不难发现,两家公司很早就在公关宣传层面有过摩擦,当然这方面喜马拉雅可能是多边的,这个行业的主要几家竞争者基本上都被其发难过,这一点暂且不议。不过,更主要的摩擦还是体现在资本竞争、资源竞争、客户竞争、渠道竞争等层面上,因为我本人直接参与过一些项目的竞争,对此感受非常明显。摩擦归摩擦,总体上一直没有撕破脸皮,毕竟还没有到生死存亡、鱼死网破的时候。

3、普遍规律。任何行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会面临惨烈的竞争,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过去五年这方面例子太多了,甚至有很多已经合并的例子。

直接原因

1、正如一些中立媒体和行业内第三方人士所言,喜马拉雅这次之所以采取搏命的方式向蜻蜓FM发难,确实是钱的问题。换句话说,是能否继续活下去的问题。

2、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过去大半年,喜马拉雅一直在进行C轮融资,但由于一些原因导致难产。首先阅文集团向喜马拉雅发起了巨额版权诉讼,喜马拉雅败诉但当时无力偿付,于是以股权抵偿的方式接受了阅文集团战略投资。随后,喜马拉雅又介入蜻蜓FM同小米的合作。蜻蜓与小米的独家战略合作始于2014年,模式是蜻蜓FM作为音频内容供应商,免费换取小米的渠道量。最终喜马拉雅再次以出让股权的形式取代了蜻蜓同小米的合作。阅文集团和小米没出一分钱,分别实现了对喜马拉雅的战略投资,两起战略投资占据股权比例合计较大,严重破坏了喜马拉雅的股权结构,这实际上是C轮难产的重要原因。这些事情其实跟蜻蜓FM的关系不大,任何交易其实都是交易主体双方自愿才能完成。但喜马拉雅的怨愤在于,其认为蜻蜓FM在竞争过程中抬价,从而导致喜马拉雅付出了更大代价。在现代商业社会这种态度其实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但我个人觉得心情可以理解。

3、在喜马拉雅进行C轮融资期间,其中有投资人是在做尽职调查后转投的蜻蜓FM。我承认,这种事情对同行有伤害,但这不取决于被投方。

4、前段时间网上流传过“喜马拉雅融资材料造假导致融资失败并欠债2亿”的消息,说实话,当时的文章是通过所谓自媒体账号发出来的垃圾黑稿。此后喜马拉雅也在网上发出了相关自媒体人在微信群中发红包求转发的截图。我相信我的同事当中一定有人当时是幸灾乐祸的,但我个人十分反感这种自媒体黑文,公司层面更是没把其当回事(我估计现在应该有人后悔了)。但问题是,听那边的朋友说,喜马拉雅认为这事是蜻蜓FM干的,乖乖,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余总陈总未免太幼稚了,蜻蜓FM怎么可能承认黑文中所表达的喜马拉雅是领跑者而自己是追赶者。说起这事,我给余建军和陈小雨老师的建议是,如果不是喜马拉雅自导自演的炒作,那么必须追查到底让犯罪分子伏法并公之于众,那些自媒体人都有名有姓,不难追责。

关于代码问题

1、有人认为这次事件的起点是知乎上关于蜻蜓FM代码的爆料,但实际上此前已经通过几个自媒体账号发过相关黑文了,只是之前的黑文没有产生反响罢了。相关作者对蜻蜓FM代码的解读我就不多说了,想必大部分人也不懂代码,就是直觉上觉得对代码的解读是正义的。尽管蜻蜓FM已经对代码问题进行了澄清,但还是因为大部分人不懂代码,且心中的道德天平已经被先入为主的论断影响,大家习惯上不太容易接受这种被动的解释。对于此,我提议所有人注意两点:一是请留意最初爆料蜻蜓FM代码的问题几个人的名字,以及大量为这些帖子点赞的人的知乎名字,也许你会发现些什么。二是请看一下那个话题下“肖勤”的实名回答,肖勤是蜻蜓FM前员工,技术高手,web、安卓和IOS等通吃,肖勤性格上有些特立独行,几个月前从蜻蜓FM离职。我不是说肖勤的回答一定是对的正义的,但在当前语境下,我们每一个人对一个事物进行判断时都需要更丰富的信息支撑。

2、喜马拉雅早就反编译过蜻蜓FM代码,蜻蜓FM也反编译过喜马拉雅代码,双方知根知底。那么你会问喜马拉雅攻击蜻蜓FM代码有问题,蜻蜓FM却不以同样方式反击,是因为心虚吗?不是,这实际上算是危机公关判断的问题。最初,蜻蜓FM认为喜马拉雅还是像往常一样,发一通软文了事,因为这个行业此前从未在舆论话题上如此抢眼。再加上蜻蜓FM财务状况相对较好,不想因为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使大家都难堪,但后来才意识到这是一次精心筹划、背水一战的公关打击。恩,等着看好戏。

3、关于蜻蜓FM代码的问题,有人直接评论说大家都拉屎,就你不擦屁股。这话一半对一半不对,对的部分是代码属于公司隐私甚至机密,我个人认为没有相应保护机制是有问题的,技术同事认为最初考虑的是开放精神,我不认同这种解释。说前面那话不对,是因为我不同意这是“拉屎”行为。撇开蜻蜓的官方解释不谈,仅就代码的实际结果来看,没有给任何人造成实质损失。喜马拉雅称这是欺骗投资人的行为,你以为投资人都是傻逼吗?喜马拉雅称这是欺骗客户的行为,你以为客户真的那么白痴吗?别的不说,至少还有效果上的横向比较,孰优孰劣不过是选择题罢了。喜马拉雅还称这是欺骗用户的行为,称后台驻留行为偷偷刷用户的流量和电量,我想问问,有谁在使用蜻蜓FM的时候发现自己流量和电量被恶意消耗了?我也建议所有安卓手机用户打开自己的正在运行程序列表,看看究竟是什么情况。

关于“撕逼”

1、很多从事市场工作的朋友跟我说,蜻蜓FM在这次公关战中过于被动,替蜻蜓捏把汗,这里谢谢大家了,一方面公司已经在积极回应,另一方面这也是成长的必修课。

2、“撕逼”一词是媒体和社会舆论对于企业间公开恶性竞争的描述,说好听一点就是公关战。说到公关,我必须要为喜马拉雅竖大拇指,因为喜马拉雅的企业发展战略相对比较激进,逐渐形成了一种市场导向特征,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渠道、市场等方面巨额资金投入,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及行业影响力,这种做法在过去两年资本狂热时期非常奏效,这也使得喜马拉雅成了行业内发展速度最快、知名度最高的公司之一。总而言之,我认为喜马拉雅在市场公关方面优势十分明显,他们很早就聘请了著名媒体人、前第一财经网总编辑王长春创业的公关公司等作为公关顾问,在一些方面颇有心得。

3、从具体执行看,喜马拉雅这次突然发难显然做了充分准备,也下了血本。但蜻蜓FM却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一方面在于事情发生前没有任何先兆,另一方面在于此前没有充分意识到市场竞争的残酷性,最最重要的是市场公关基因薄弱,未能有效做出快速反应。所以我跟个别同事说,这次“撕逼”不完全是坏事,至少蜻蜓FM面对这种恶意攻击的免疫力会增强,市场公关能力也必然会快速成熟起来。

关于王思聪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两种情况:①思聪是利益相关者,或者受利益相关者委托;②思聪是一位单纯的有正义感的好青年,看到“企业作恶”丑闻后义愤填膺、怒而炮轰,属于误被当枪使。

关于一些事实和未来

1、移动互联网市场环境变了,资本越来越理性,我认为稳健、务实的发展策略会逐渐显现出优势;

2、前两天虎嗅网的报道中提到了音频行业相关公司收入问题,我在这里澄清一下。虽然作为非上市公司没有义务披露相关财务信息,但欢迎各路媒体就此查证,即虽然蜻蜓FM的员工总数不是最多的,但收入水平是遥遥领先的。

成本。成本也是影响资本信心的重要因素,蜻蜓FM之前在渠道和市场上成本都相对较低,我认为未来一年应加大投入,尽管在此期间其他公司必然会削减相应投入。

本文转载自 新浪微博@马印杰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