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是有方法论的——评《苏宁为什么赢》专栏

/ 向坤 / 2016-01-29 10:21
这本书主要是围绕苏宁的发展历程,指出了苏宁在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些关键因素,由于很多事情发生的时间段离现在很近,读起来甚至能够感受到现实蜂拥而至的那种冲击感和推动感...

20150924034946703

20150924034946703

2015年是中国企业的一个集体转型之年,回顾2015年,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如同一股股掀起了社会和人们思想的浪潮,而从年初的投资和创业热到年底的资本寒冬则为这一年打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注脚。而这一年也是媒体人集体转型的一年,从吴晓波频道和秦朔朋友圈等带着光环的自媒体平台的崛起,到多个新媒体平台的上线,也让人看到了媒体人作为社会变化记录者的变革冲动。太阳底下并无新事,而最传统的,往往蕴藏的是无比的创新激情和活力。这是我阅读《+互联网到互联网+,苏宁为什么赢》的最大感想。

很有意思的是这本书是有自媒体的弄潮者吴晓波旗下的蓝狮子图书操作,这本书的操作在选题上就有着创新者的气质。阅读这本书,仿佛就是在学习苏宁发展历史上看到了一个传统零售企业如何转型跟上时代浪潮的步伐,推而广之也是中国企业转型发展的历程。这本书主要是围绕苏宁的发展历程,指出了苏宁在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些关键因素,由于很多事情发生的时间段离现在很近,读起来甚至能够感受到现实蜂拥而至的那种冲击感和推动感。

阅读这本书,对一句话印象很深,就是书中苏宁副董事长孙为民说的一句话“谁都不愿意转型,但是作为企业家,就不能够违反市场的意志。”苏宁也是这么做的,从书中贯穿始终的就是变化,从20世纪末张近东前往中关村出差起,张近东就敏锐的注意到了互联网这个事物,并且预测到了它对于未来巨大的重构力。而回到江苏以后,张近东就马上部署了员工对电子商务进行研究,并且上线了中国电器网对于电子商务进行试水,这一创举在当时是十分超前的,可见张近东在老成持重外表的奔腾之心。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曾经说:未来已经发生,只是分布并不均匀。实际上在苏宁创业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够不断的发展就是因为既没有超前于市场意志太多,也没有落后于市场意志。而这背后是多次大胆的扬弃和转型。而在每次转型中,张近东都付出了惊人的意志力和决心,以至于常常说出:不转型就走人之类的话语。而另一个细节也让我感受深刻。那就是经常出现的通宵开会和迅速召开会议,对于一位已经功成名就的企业家来说,能够如此的有危机意识,十分不易。

在中国商业历史上,2008年左右的苏宁和国美的竞争无疑是惊心动魄并且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书中也记载了黄光裕试图收购苏宁的一幕,在他纵横商场所向睥睨并且当时周边环境似乎都认为国美胜券在握的时候,张近东明确的拒绝了国美的收购要约并且进行了更大面积的门店投资,这一步走得是凶险无比。当时的家电零售业还处在野蛮增长阶段,门店的数量可以换来收入的大幅增长和更好的成本优势。而在2010年以后,电商开始崛起,苏宁的对手又换成了京东,阿里这样的对手。这一轮的竞争和上一轮相比,更加显示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环境下舆论环境的喧嚣和分散化,但是没有变化的是苏宁的步伐一致都十分的稳健。面对电商的挑战,苏宁踏踏实实沉下心做物流,做好后台的IT支撑系统,做好前台的客户体验,最后提出的O2O模式。笔者认为,2015年甚嚣尘上的O2O大部分集中在各种各样的细分外卖服务上,在某种程度上有着虚火的嫌疑。而苏宁提出的O2O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消费者客户体验,并且最终是使得社会效率的提升。作为占据了城市中心地段的苏宁零售商场,通过改造成为与互联网更加融合的体验中心和物流中心,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从大的方面也说有助于维护城市人气,提升城市生活的幸福感。

讲述企业发展历史的书很多,实际上中国的经济格局变化很快,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涌现出了类似于《大败局》,《联想风云》,《道路与梦想》等一些影响很大的书籍。应该说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潮的变化,中国社会对于企业家的认识更加深刻,也更加体会到企业家在社会整体效率提升和创造财富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反映传统企业转型方面的书影响大的还并不多,这与中国当前经济的主旋律是不相符的。《苏宁为什么赢》这本书很好的指出了苏宁成长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在苏宁发展历史的资料采集上是十分翔实的。互联网+,究竟加什么?苏宁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样板。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