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制造三巨头,谁是核心?专栏

/ 康斯坦丁 / 2016-02-17 20:30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制造业都不是镁光灯的宠儿,只有勤劳的双手在不断劳作,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可供给全世界的养料,高端的如波音飞机、苹果电脑、或者琳琅满目的奢侈品,...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制造业都不是镁光灯的宠儿,只有勤劳的双手在不断劳作,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可供给全世界的养料,高端的如波音飞机、苹果电脑、或者琳琅满目的奢侈品,低端的也有廉价皮鞋、打火机和小米盒子等等,当然,中国制造业靠的是有血有肉的双手,而德国、美国这种资本主义靠得可能是冰冷的机械手臂。随着工业4.0概念的出现,以及越来越多的金融危机,人类越发认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事实上,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坚实的制造业做基础,那么,他们的金融体系必然是风险极高的,于是,制造业自2014年开始又回到国家领袖的视线内:德国寄希望于工业4.0重新回到制造业领袖的位置;奥巴马早就要求乔布斯把苹果产品的组装搬回美国,同时,他们也提出工业互联网的概念;中国制造稍显尴尬,我们巨大的规模优势,在世界制造业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未来的路却极不明朗,好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又给了这个行业一丝曙光。

图片3

德国、美国、中国是如今世界制造的三巨头,也都开始布局未来制造的路,但显然,三巨头核心竞争力不尽相同,起点更是相差巨大,经过下一个10年的竞争之后,谁都有可能一枝独秀,也有可能黯然出局,留给大家的时间不多了,特别是中国制造时间更宝贵。

 工业4.0和德国的制造血液

现在,世界制造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最核心的憧憬就是智慧工厂,这个工厂里没有太多的自然人,能够自动地完成生产任务,效率将会达到极致,而自然人的loading也将会降到最低。德国人提出的工业4.0概念,与制造业的这个憧憬高度契合,于是,短时间内风靡世界,事实上,工业4.0不是单独的技术概念,它依托于内外部的基础,比如云计算、大数据和新一代物流是其广义的外部条件,而无人机、3D打印、机械手臂又是流水线上的内部基础,而一旦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未来消费着可以直接联系工厂,所以,工业4.0时代,有可能是商人最倒霉的时代。

工业4.0的概念非常宏大,囊括了未来制造业几乎全部的智能元素,但这些都不是德国制造业的真正脊梁,事实上,支撑德国制造业的应该是国民之于制造业始终如一的态度。笔者早在文章《中国制造应该向德国学点什么》就曾提到过,德国制造从业者非常“迂腐”,他们能始终坚持自己的产业方向、持续沉淀核心的工业技术,他们坚信唯有制造业才是国民生活的基础,解决了消费者生活、工作和娱乐的问题,于是,即便是在过去5年经济疲软之时,这个国家也没有号召全民炒股,其实,迂腐之人怎么会想到用“虚拟的金融数字”来美化财政呢?正是这种对制造业的坚持和沉淀得以让他们保持领先优势,给工业4.0时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举一个德国人造房子的例子,来说明这个国家对产品和工艺的信仰:2003年,青岛政府收到一封来自德国设计师的信,告诉他们市中心的一座宫殿需要修葺了,并附上详细的修葺图纸和背景说明:原来这座宫殿始建于1903年,由德国人建造,按照设计师的要求,每50年修葺一次,但因1953年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复期,没能及时来到中国,对此深感抱歉,而就在100年的时候,设计师已离开人世,但依旧嘱托继任者要提醒青岛人修葺宫殿,读了这个新闻,再让想想中国的70年产权,真是汗颜。

 互联网++,美国是世界制造的最大客户

如果说德国是世界制造业的灵魂和精神导师,那么,美国绝对是世界制造业的大心脏,而且,他们也是唯一一个被公认的制造强国+制造大国。如前文所述,奥巴马曾经明确要求乔布斯把苹果产品的组装搬回美国,当时,帮主的回复是:他们再也回不来了,但帮主走后,库克却帮助奥巴马实现了部分愿望,一些iMac的内观上已经出现了assembly in USA的字样。其实,帮主未尝不想帮奥巴马解决就业问题,但问题在于美国找不到足够的低端人力去完成那些枯燥、单调的工作,而库克虽然表示出一些诚意,但最重要的iPhone组装依旧要留到河南。这个桥段反映出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美国在低端制造上确实不占优势,只有走一条高端制造+智慧工厂的路,工业互联网是其最核心的竞争资本;第二,美国在基础制造业中虽不占优,但却掌握着这些低端工厂的命运,简单点说,如果美国制造率先完成智慧工厂的升级,大大地提升了制造业效率之后,苹果、Nike们能分分钟把制造业订单拉回美国,毕竟,全世界最风靡的20个品牌,有15个都来自美国。

毫无疑问,美国是世界制造的最大客户,没有之一,20年来他们向世界输出了大量的品牌,赚取着高额利润,相关数据显示,世界制造业17%的产值都送到了美国,再由那里的人决定给地球哪个角落派送,这也是问什么,他们闹经济危机,全球跟着遭殃。

另外,美国人擅长在电气和信息化领域进行创新,他们对于代码的精雕细琢不亚于德国设计师建造房子,于是,他们诞生了微软、Google、IBM这些伟大的软件/互联网公司,而其中很多都是专门向制造业企业提供解决方案的。比如大数据概念风靡之后,成百上千的传感器、扫描枪和有线网路,记录了制造过程中的一切细节,通过相应的规则再提取出有效的信息,以帮助制造业企业改善效率,这些数据包括制造业TOP的不良项目,帮助工程师缩小分析范围;也包括设备的健康指标,以提前维护和更换,从而降低产能损失,更高级地则在于通过大量数据找到规律以预测未来,而对于未来订单的精准把握,对于制造业这种重资产的企业来说,简直是救命一样。总之,美国制造业的直接产能在短期内不会有重大变化,但他们正通过品牌战略、工业互联网遥控着整个世界制造业,高端且可怕!

 中国制造2025,先找回人权吧

德国、美国制造在技术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他们的故事却不如中国多,当然,事故也肯定没有中国多,毕竟,我们靠的是自然人的双手,他们会感觉疲惫、枯燥,会有心理上的波动、有情感的诉求,但现在谁也不敢轻视中国制造,无论是产能、还是效率,亦或是价格上的竞争力,中国都不输美德,他们用机械手臂每小时组装249个,中国流水线女工就用双手每小时组装350个,为了达成产能,大家会在一段高亢激昂的音乐之后,主动压缩休息时间,当然,也是想要多赚点加班费,事实上,中国制造正是以自虐的方式不断提高效率,用低人权的竞争方式来换取订单,从而铸就了制造神话。

图片4

随着制造业改革大潮的到来,中国制造业管理者没有办法再用之前简单、粗暴地方式完成制造,他们正逼迫着自己提高、引进自动化生产线、信息技术等等,但基于中国国情,制造业的改革重点依旧在于“自然人”,在进入工业4.0之前,中国制造先要找回人权。

制造业在中国并不受欢迎,年轻人更愿意去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就职,每每谈起制造业就嗤之以鼻,某制造业企业曾经到某某科技大学招聘居然被赶了出来。这其中有公众、媒体对制造业的误读,也有制造业本身的问题。如前文所述,中国制造靠低人权竞争赢取订单,自然不会出现具有审美性的管理案例,而且因身处产业链最低端,利润微薄,能给予员工薪水肯定也不会太高,连最正规的企业,基本工资也常常是踩着地区薪资最低标准,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制造业基层员工喜欢加班的情况,于这种环境下生存员工是不容易产生归属感的,一旦人员不稳定,技能提升、职业尊严或者其他更高级的情操就无从谈起,久而久之,中国制造业不知不觉耽误了几代人的成长,而未来那些工业4.0或者自动化,又或是什么其他智慧工厂,还是要人才来完成。中国制造与其好高骛远地跟风追求智慧工厂,倒不如踏踏实实地把人才培养好,有了成熟的体系,模仿也好、追赶也好,又或者自己创新就都有了可能,否则,只能处于低端的工业加工等级,无缘高利润。 (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联系QQ:102927545 ,并注明出处

科技新发现官方微信公众号:kejxfx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