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冯小刚、陈凯歌、张艺谋是如何在电影市场中掉队的?专栏
虽然中国文化产业长期以来命运多舛,但不可否认的是,电影产业正成为其最大的发展助力。仅在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就已经超过440亿。而正当众人在15年票房新高的冲击中兴奋的时候,新一年的票房又一次颠覆了众人的承受底线:截止3月7日,《叶问3》4天票房累计5.24亿元、《美人鱼》29天票房累计33.03亿元、《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29天票房累计11.93亿元、《澳门风云3》29天票房累计11.14亿元,中国电影内地票房前两个月便已经达到107.2亿元。
在当前大环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之下,电影票房依旧一如既往的高歌猛进,让经济寒冬之中瑟瑟发抖的资本力量欣喜若狂,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的纷纷涌入。而早已习惯追逐资本的互联网也无可避免的成为了嫁接资本与电影市场的桥梁。根据信息可查,仅仅乐视在16年就将拍20部电影。而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关联公司,更是参与了对博纳影业的私有化交易。一时间,互联网+电影在资本的推波助澜下,已经成为各方期望突破经济寒冬的重要手段。
冯小刚、陈凯歌、张艺谋:被市场抛弃的大师们
在这一场互联网+电影的浪潮之中,作为喜剧之王的周星驰在商业电影上又一次创造了历史。无数人在网络中喊着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加上其强大的网络营销,虽然《美人鱼》的总体口碑不佳,但依旧成为中国影史上最为卖座的影片。而与周星驰相反的,在中国大陆的电影圈中,曾经扛起整个电影市场票房的冯小刚、陈凯歌、张艺谋,却在这场大潮中逐渐显出掉队的迹象。
纵观15年的极为卖座电影《捉妖记》《夏洛特烦恼》《煎饼侠》《大圣归来》《港囧》,无一不是国内新生代的导演完成的。在这场票房神话中,冯陈张等第五代导演几乎毫无建树,一定要说建树的话,也只有冯小刚参与的电影《老炮儿》曾经搅动过电影风云。但是这部电影,导演是管虎,冯小刚只是其中的主演,更为讽刺的是,冯小刚因为这部影票获封影帝。这更是对整个第五代导演的赤裸裸打脸:既然大家导演电影难以创造神话了,就从表演上创造神话吧。
这不禁让人有些悲伤。曾经,要说起国内哪几位导演最为有名气?莫过于冯小刚,陈凯歌,张艺谋三人。他们如同江湖中所向无敌的三剑客,纵横在电影界中,一呼百应,指点着那个时代的电影江山。而在无数影星和观众眼中,他们甚至就代表了中国电影。而如今,他们甚至需要靠做一名演员回归大众视线。虽然大众对他们依旧尊重,但是市场却已经对他们失去了往日的敬意。
冯小刚在《唐山大地震》上映之时,曾经说道:“中国电影没有大师,谁也别装老大。”这句话,仿佛是对这他心目中曾经存在的两座大山陈凯歌、张艺谋说的,但又何尝不是别人想要对他说的?
他们终究都是差点就成了大师的人。
陈凯歌《霸王别姬》之后的少年意气,张艺谋的《红高粱》的一鸣惊人,冯小刚《甲方乙方》嬉笑怒骂,让他们如日中天,进入新千年,冯小刚从2001年《大腕》之后,张艺谋从2000年《幸福时光》后,陈凯歌从2002年《和你在一起》后,他们开始主动迎合市场,并且在初期也的确刷新了中国电影的票房纪录,但这种急于追求商业化的行为,与三人原本的艺术水准却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导致其在电影本身的水平上一泻千里。尤其几乎成了半个大师的张艺谋与陈凯歌,在《三枪拍案惊奇》和《无极》之后,彻底将大师之名从自己头顶之上的光环中灭去。而半路出家的冯小刚终于步入他们的后尘,用《私人定制》狠狠地将自己拍下本就岌岌可危的神坛。
如今,三人虽然已经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在票房上却正在失去优势。而这种结果必然导致其最终会被市场抛弃。这种形势下,姜文应该笑了,徐铮、陆川以及宁浩也该笑了,甚至郭敬明都笑了。因为即使这些人的片子如今也很烂,但是市场却对他们莫名其妙的和善。
陈凯歌:霸王别姬今何在,孤注一掷猫妖传
陈凯歌,这个曾经最像艺术家的导演,自从《无极》之后,无论他之后如何《搜索》,却终于还是搜不到以前的感觉。同班同学张艺谋曾经如此评价陈凯歌:“82届中文学修养最高,文笔才华出众,以理性、思辩见长。”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演,却曾经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恶搞视频彻底的打败,长期翻不了身。对于陈导演来说,他的经历真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冯小刚曾说,像陈凯歌这样的导演,就应该好好呆在象牙塔里,思考人类、民族性的精神问题。在中国电影导演里,厚重这个词也唯有陈凯歌接得住。可是陈凯歌不想呆在象牙塔里,他想要出来透口气,于是《无极》成了陈凯歌对商业大片发起的第一次猛烈冲锋,却也是败的最惨的一次。高手寂寞,陈凯歌如同古龙笔下的天机老人,在那种至高的地位上,终究还是因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太久,在吃商业化的这块蛋糕时噎着了。
其实在那个时代,《无极》票房虽好,却终究沦为了坊间的笑谈。好比一个曾经高高在上的优雅绅士,突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西装革履的跳起了钢管舞,纵使你这是严肃的行为艺术,却怎能不让人发笑?不过,在之后,陈导似乎吸取了这次的教训,想要绝地反击,于是几年之后我们看到了带有浓重的国学底蕴的《梅兰芳》,但由于《无极》的惨痛教训,陈导演似乎太急于一雪前耻,但又怕输,于是整个影片始终给人感觉束手束脚,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高度和张力,似乎影片是不是给大众看的,倒像是专门给那些热爱艺术,有较高艺术修养的文艺青年们讲一堂枯燥的国学课。
无极之痛的阴影,在这部电影里还是有所展现,但终究,我们心中还是多了一丝期盼:曾经的陈凯歌似乎在蹒跚的回来了。之后的《赵氏孤儿》,请来了葛优,黄晓明,明显的比之前的《梅兰芳》接近了地气。加上经典的传统故事,似乎能更上一层楼,事实也证明,这个影片的故事情节真的为票房积累增加了不少的动力。但这个时代已经早已经不是曾经的时代了,新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才是观影的主力,陈导演却钻在古文堆里咬文嚼字,以古喻今一番,又有对少人乐意看这些?或者说,谁会乐意仔细品味陈导想要表的意思呢?大家只是看情节。于是《梅兰芳》和《赵氏孤儿》口碑虽好,却始终没有了陈凯歌初期时代的风华绝代。
之后的《搜索》,从票房上说,轻松过亿,最终定格在1.7亿左右,放在当今年轻的导演身上,还算不错,但要放在陈凯歌的身上,似乎又是一个不尴不尬的数字。尤其是此片的风格几乎完全看不出了陈凯歌的影子,甚至一度给人感觉是《失恋三十三天》的导演滕华涛拍的。也许陈凯歌已经意识到了如今的时代已经不是曾经的时代,在风格回归拍了《梅兰芳》和《赵氏孤儿》之后,养精蓄锐,终于摆脱了《无极》的阴影,重新开始大胆的尝试了起来。可是步子迈的还是太大了。故事虽然新颖,却失去了往日的文化底蕴,始终给人的感觉不像大片。此片唯一的亮点是,陈导终于有了一个进入营销门槛的团队了,这次电影的口碑和票房,营销团队的运作功不可没。
《搜索》的变化终于摆脱了无极的阴影,算是一个成功的尝试,也让陈导演增加了商业化的信心。但这也让陈凯歌彻底的断绝了回到通往大师的路上,彻底准备变成国内优秀的商业大片导演。但是,去年的《道士下山》却似乎并不能让观众满意,众人对这部片子的评价更是褒贬不一,可不管什么理由,有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是,它的豆瓣评分只有5.4,Imdb评分更是低到了5.2。这更是说明,陈凯歌在商业化的时候,始终还是没有把电影拍出原来的平均水准。
如今,陈凯歌导演的改编自日本奇幻小说《沙门空海》的大电影《猫妖传》,将在下半年开拍,这一电影仅仅从从题材上就足以让人期待。但是,在当前国内电影的诸多限制下,陈凯歌义无返顾的拍摄这种玄幻类题材,颇有一丝孤注一掷的意味。所以,不论这不电影最终是陈导的翻身之仗还是滑铁卢,这种勇气都值得让人钦佩。
事实上,陈凯歌的“艺术家气息”其实注定了他将以电影的细节反应宏大格局的本质,正是因此,曾经很多人也非常期待,陈凯歌能够留下东方美学和文化底蕴完美结合的史诗级大戏,但却往往难偿所愿。也许因为陈凯歌曾经的电影立意太过超凡脱俗,所以曲高和寡,导致了陈凯歌对自身的电影理想,在飞速发展的时代进程中而变得不够坚定,造化弄人,每当他想要转变的时候,却总会遭到残酷的市场教训,进而让他变得更加乱了阵脚。希望这次猫妖传,能够让陈导重新站立起来。
张艺谋:曾经声震长城内,不知是否还归来
张艺谋,大陆视野最宽的导演之一,最能挣外汇的中国导演。同时也是一位最能驾驭大俗大雅的导演。张艺谋从不拍电视剧,只拍电影,他的电影素材也是超级广泛,不论是农村题材,还是都市题材,现实题材还是历史题材,他的作品总能引起观众极大关注,因为单单张艺谋三个字,就足以镇住整个电影圈和电影观众。他似乎就是中国电影的一个神话。
可就是这样的神话,在靠近主流思想的时候,终于还是落寞了。张艺谋的优秀电影很多,烂片也不少,但是,他的优秀电影多数都是集中在前期,后期则几乎部部烂片,而更为讽刺的是,他的烂片在票房上往往会比优秀电影高很多。这个现象在很多导演身上都有体现,对此,我只能说,这些导演生的时代真是太好了,赶上了大家喜欢去电影院的习惯。而恰恰这种习惯的养成,与张艺谋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观众之所以从在家中看DVD转变成习惯去电影院买票,张艺谋商业国产大片概念的提出和实行,起到了很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作为第五代导演中的顶尖人才,张艺谋获得奖项太多太多,头衔也很多,这在别人看来都是梦寐以求的东西,但他却如同暴发户一样却从上到下挂了一大把,即使在冬天不穿衣服,单单这些挂着的头衔都可以保暖,这恰恰说明了他的导演实力。事实上,张艺谋也曾经是一个优秀的演员和摄影师,至今他给陈凯歌当摄影的段子更是为人津津乐道。
张艺谋最大的特点就是电影画面极其讲究唯美,看他的大片给人的感觉和看风景画差不多,张大导演的《英雄》虽然被称为烂片,但还是让他尝到了商业大片的甜头,从此以后,张导在这条烂片的道路上快速奔腾,在以后成功的做到了逢出手必然被骂的程度。从《十面埋伏》到可与《无极》分庭抗礼刷新烂片之最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张艺谋的商业大片运作越来越成熟,但也终于与大师之名渐行渐远。《黄金甲》改编自中国著名戏剧家曹禺老先生的名作《雷雨》,这部名作对于人性的反应和控诉,堪比莎翁名作《李尔王》《奥赛罗》,可惜张艺谋的剧本完全糟蹋了这部作品。这部片子,除了满屏幕的大胸,我什么也没记住。
但是之后奥运开幕式,让张艺谋的事业达到了巅峰。而张艺谋从此算也正式被加冕“国师”之名。正是由于国内对开幕式一致的积极评价与赞赏,为他下滑的口碑止住了颓势。然而,之后的他的却陆续推出了《山楂树之恋》、《三枪拍案惊奇》《金陵十三钗》等超级烂片,彻底把自己弄成了一个有票房无口碑的“大导演”。尤其是《三枪》之烂,直追《黄金甲》。张艺谋说《三枪》是他无厘头的底线。其实无厘头的底线我到没有看出来,但我觉得这应该算是烂片的底线了。
《金陵十三钗》在张艺谋来说也具有里程碑意义,它的意义在于,终于致使他和最佳搭档张伟平分道扬镳。没有了张伟平的支持,张艺谋的大导演之路似乎并不平坦。如果说铁道部宣传片让他遭受到了空前的质疑的话,那么曾经闹的沸沸扬扬的超生丑闻直接让他彻底成为社会舆论讨伐的对象。不论计划生育这项国策的合理性,张艺谋却是实实在在的违法超生了。被700多万罚款对于他来说可能没什么,但真正应该让他感到担忧的是张艺谋这块金子招牌,正因为他的种种作为而快速流失信任感和认同感。
而之后,张艺谋蛰伏三年打造出了《归来》,这部改编自严歌苓历史小说《陆犯焉识》的文艺片,在陈道明和巩俐的加持之下获得了不错的口碑,但是由于文艺片在国内市场一向不受待见,票房最终定格在3亿左右,但这也刷新了当时的文艺片记录。在这种情形之下,似乎曾经的张艺谋导演又回来了。但是如今,张艺谋正在忙于导演目前投资最大的一部中美合拍电影《长城》。与《归来》不同,这部《长城》无论是题材还是演员阵容都给人以“大制作”的炫酷感,商业味道直逼之前的烂片。然而张导说,这部电影的特别之处在于,这将是一部让中国文明“走进来”的电影。不知道中国文明走进来之后,张艺谋将走向何方?也许票房会更高,但张艺谋可能还是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冯小刚:导演变影帝,从全民陶醉到自我陶醉
目前风头正劲的当属冯小刚莫属了,这个曾经的导演圈屌丝,如今早已经成为了一方巨擎,在电影圈里呼风唤雨。甚至连演个电影都能获得影帝的头衔。与陈凯歌和张艺谋不同,冯小刚算是半路出家,如果说陈张二人是属于学院派的话,冯小刚则是彻彻底底的自由派。
作为贺岁片的开山鼻祖,不论是从当初的《甲方乙方》还是之后的《非诚勿扰》,冯小刚的电影都极具时代感。其实,冯小刚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地位,与他所拍的贺岁片有着莫大的关系。甚至可以这么说,冯小刚成就了中国的贺岁片电影市场,也成就葛优,更成就了自己。冯小刚得到的奖项比陈凯歌和张艺谋少,但是他的名头在同样可以与之平起平坐。冯小刚不像陈张二人一样是靠得奖获得了今天的地位,而是靠着普通大众的口碑传颂形成的。这从侧面反映出冯小刚在三个人当中更接地气。如果说陈凯歌是曾经将电影极度高雅化的导演,那么冯小刚则恰恰是另一个极端:电影极度通俗化。
冯小刚电影京味十足,这可能是在前期受到王朔的影响形成的。王朔作为一个京派的代表文化人物,对于插诨打科几乎是出神入化,每一句台词都能让人捧腹。而这也导致了冯小刚的电影风格最以台词见长。即使后来不与王朔合作了,冯小刚依旧还是保留着浓重的王朔痕迹,并将之融合成了冯氏喜剧风格。
冯小刚曾经说过,他就是一个市民导演。从他的早起电影中可以看到这种定位。与陈凯歌想要转型商业化不同,一直在商业化的上非常成功的冯小刚,在功成名就之后,非常渴望在影片中体现所谓的高大上和 ,于是他导演了《夜宴》,而在冯小刚从《夜宴》上升到了“亿元俱乐部”后,之后的拍出《集结号》《一九四二》到如今的《私人定制》,这些看似高大上的电影,算是彻底背叛了冯小刚自己最见长的风格。即使如此,冯导演也依旧没有回头的意思,在所谓的 上一路狂奔,再也不能自拔。但有一点不得不让人疑惑,冯小刚以前的片子,其实要比现在更有 一些。
众所周知,冯小刚喜欢骂人,除了护舒宝事件和屌丝就是生殖器毛的两次骂战,几乎每次骂人的时间节点都是非常的让人回味,往往不是有新片上映就是新片票房乏力之时,每每此时,冯小刚总能吸引到大批的仇恨。冯小刚的骂功日渐见长,可是电影却日渐式微。每当他骂的越凶,就说明他对电影越发的没有信心,只能靠放大炮来吸引关注度,挽救颓势。之前《私人定制》上映,曾经的万众期待变成后来的人人喊烂,甚至让华谊市值一夜蒸发几十亿,当真算的上最贵的大片了。不得不说,冯导的私人订制是其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准,着实让人大失所望。
其实这种危机,陈凯歌和张艺谋都曾遇到过。陈凯歌因为《无极》惨败而一蹶不振。张艺谋因为《满城尽带黄金》而彻底失去大师之名,不同的是陈凯歌没有奥运开幕式为他挽救颓势。而在冯小刚颓势已显的时候,却依旧自我陶醉在所谓的电影高度之中,着实让人感觉啼笑皆非。电影不是靠导演自我陶醉就能证明是个好电影的,而是要受到大众检验的,不管你自己觉得多么有 内涵,这都没用,要让观众理解到。观众理解不到,那就只能说明这个电影很失败。
之后,幸好冯小刚跟张艺谋一样,有了一次挽救自己颓势的机会,那就是导演今年的春晚。可惜的是,当年的那场春晚之烂,不但没有给冯小刚导演挽救颓势,反而更是让其口碑下滑到了最低点。虽然那场春晚在如今看来堪称良心,但是,在当时的确是前所未有的烂。之后,冯小刚似乎选择了与陈凯歌张艺谋不同的道路,开始频频参加各大综艺节目,甚至还以主演的身份参演了《老炮儿》,这种高频率的出镜,在一定意义上减缓了冯小刚衰退的迹象。而凭着老炮儿的角色,冯小刚更是获得了台湾金马奖的影帝。虽然在获奖时,冯小刚向所有的演员调侃,说得罪了,以后不演了。但其实,在我看来,冯小刚得罪的不是演员,而是他自己的导演身份。作为一个导演,你靠角色得了金马奖,不觉得很打脸吗?
但看目前的样子冯导是不打算安生了,在去年开拍的《我叫李雪莲》如今已经杀青,主角是范冰冰,据悉将在今年底上映,而这部影片的介绍非常耐人寻味:影片用幽默的方式,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细节揭示了“依法治国”的必要性。仅从这一句介绍上,就让人不由得为冯导捏了一把冷汗。不过,不论票房如何,还是希望冯导作为第五代导演的旗帜之一,能够一直高高的飘扬。毕竟,冯氏喜剧曾经那么接地气,让人看了打心眼里舒服。但是,以过往的风格开看,不知道上映的时候,冯小刚又会向谁开炮呢?
不论如何,这三位作为当代电影市场的中流砥柱,对中国电影的贡献,功不可没。没有他们,整个中国的电影市场也许会是另外一种格局。如今,在互联网时代,新的浪潮正在瓦解他们的神像,在这场瓦解中,他们也许已经力不从心,但是终究值得我们铭记他们曾经的辉煌。未来的电影市场风云变化,在三位大导演彻底从大师的神坛上走下后,中国的电影格局走向何方,种种揣测都只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罢了,也许,在未来,他们又能重整旗鼓,走向神坛也未可知。就如当初,谁能想到中国电影的这20年,他们撑起了半边天?
曾经的他们如日中天,始终没有被其他人取代,但在时代的浪潮中,最终还是快被自己和时代打败了。这真的令人唏嘘不已。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