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的黎明:科学家创造技术,大导演创造现实
上周,参与了百度百家第二期《 BIG Talk》,嘉宾是斯坦福大学虚拟互动实验室创始人、美国政府虚拟现实政策顾问杰瑞米·拜伦森(Jeremy Bailenson),同时,他也是扎克伯格的好朋友,对 Facebook收购拟现实设备商Oculus亦有贡献。
我在听这位大神在现场的演讲中就一直在思考,对于这么一位技术背景深厚、侃侃而谈的顶级科学家来说,现场的观众以及媒体究竟可以吸收到多少?换一个层面来讲,当进入一个前沿领域时,业内人该如何和非专业人士讲故事?
这时候,科学,或者叫技术就需要更多的艺术成分演绎出来,才有可能被更多的人所感知并传播,最终才可能成为一个「现象」,从而真正的走向大众。否则永远是只是精英们的玩物与媒体凸现逼格的谈资。
最近几年的例子,3D电影要算相当经典的一个,其实这个技术早已经诞生,最终全球火爆缺是因为卡梅隆导演的一部《阿凡达》,当你亲身去感觉 IMAX+3D过后,就再难以一个平常心在看2D的小屏的科幻电影,以至于随后几年中,不少国动作烂片都打着3D 的旗号来圈钱,有点类似 iPhone 火了后出现的 LPhone一样,比如什么《冰封之门》的上映,看这个时候楠哥不到10分钟就愤然离场了,钙片绝对属于对电影艺术和3D 技术的双重侮辱。
回到虚拟现实来说,1999年陆续上映了《黑客帝国》(Matrix)三部曲是影响了后续的一大批艺术创作,包括电影、动画片、音乐、甚至小说等形态。
坦率的说,《黑客帝国》系列我看了不少于15遍,这个系列片子之所以成为影坛传奇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电影技术本身的飞跃,比如「子弹时间」、「百人大战」的发明,不知道被模仿了多少次。(今天又看了一边周星驰的《功夫》,发现最后群殴的镜头基本是按照Matrix第二部Reload 中尼奥大战史密斯来的);另一方面就是电影中的哲学思考,当人类被机器人当做电池,肉身被圈养在钢铁摇篮中,大脑却接通在虚拟世界 Matrix 中生活时,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世界?
在尼布甲尼撒号飞船上,当墨菲斯跟尼奥说「欢迎来到真实的世界」,尼奥还愣头愣脑的不知所云;第二部中叛徒贝恩看着虚拟世界中丰乳肥臀金发碧眼的大妞儿,吃着顶级美食时,说道——「这她妈才是真实的世界!」,回到同样的问题,哪个才是真实的世界?如果说以大脑感知的世界来算,那么技术已经几乎发展到了可以改变生命的地步,如果说身体感觉到的才是真是世界的话,似乎靠器官移植技术人类都已经可以「永生」了。
《三体》系列的第三部《死神永生》,云天明的大脑被程心送出了太阳系,最终被三体人捕获,从而有可云天明的化身在拉格朗日点与程心的再次会面,通过三个隐晦的故事最终挽救了太阳系的最后两个人——靠着光速飞船逃离了黑暗森林的降维攻击。这个情节,也是建立在「大脑不死,记忆永存」的基础上,虚拟与现实的定义似乎越来越难了。
在虚拟现实技术即将冲破黎明时,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与认知体系,或许会引起不少争议。拜伦森教授在现场讲了不少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应用前景,甚至主办方为此还搭建了国内最大的虚拟现实设备矩阵,在现场的体验环节中,体验者说带上头盔后,你明明知道眼前的一切都是虚拟的,但在高楼大厦的楼顶边缘,看着百米之下的熙熙人流,你还是不敢往前踏出离开地面的那一步。
如在 Big talk现场讨论的一样,目前虚拟现实技术目前最大的意义在于「认识自己」——在现有条件下,当你带上头盔,进入到事前精确设计好每一个像素的数字世界中时,才能知道在各种条件下自己的反应和心理,即使明明知道这是假的。
而这些虚拟技术的应用,主要分布在两方面,一是非民用级别,比如飞行员进入模拟飞行舱进行训练、医生在虚拟环境下进行手术;二是在民用级别,我们能接触到的更多是游戏方面,这也是 Facebook重金收购Oculus的意义——它可以让用户的游戏体验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这也视为扎克伯格投资对未来的一次投资。
上述的应用场景,我相信绝大部分人是没有亲身体会与感知的,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虚拟现实,Avatar化身的意义,我想这就是安迪·沃卓斯基、詹姆斯·卡梅隆等人对科学技术的贡献。
虚拟革命的黎明将至——科学家创造技术,大导演创造现实。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