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在哪里?金融
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的落地让整个市场开始弥漫悲观情绪,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未来更是非常担心。再加上以e租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不断出现问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更显迷茫。在经历了两三年的井喷式发展之后,互联网金融的确出现了不少问题。很多人将监管政策的出台看作是互联网金融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更有人预测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将会出现萎缩,互联网金融的末日即将到来。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论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此次监管政策的出台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再定义,按照这种定义,当下的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都不在这项规范之中,而这同样意味着有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会因为这个政策的出台面临很多的问题,从而减缓发展的步伐。但,如果将这个政策看作是互联网金融末日到来的标志,我看还为时尚早。
天使or魔鬼:互联网金融好坏难辨
所有事情的发生都必然有因果,此次互联网金融的调整同样不能超脱这个规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传统行业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这种路径无论是基于技术层面,还是基于营销层面,都是一种重新结构。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传统金融”的产物同样如此。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一个方面激活了原本死气沉沉的金融市场,将“全民参与”这一互联网要素带入了传统金融市场之中,在“互联网”这个催化剂的作用下,传统金融市场中的技术要素、资本要素、用户要素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发和流动,整个金融市场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的沉寂之后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市场开始活络起来,并逐步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互联网金融在改变整个金融市场的同时,让传统金融的格局同样发生了变化。在传统金融的格局中,真正能够参与金融运作的人主要是以专业人士、专业机构、资深投资者为主。这种运作模式保证金融市场专业性的同时,同样让“金融”变成了一个封闭性的字眼,一些普通投资者想要投资却由于审核机制过于严格,参投门槛过高而不得不望洋兴叹。
随着我国收入结构的变化,中产阶级正在成为制约整个金融市场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而在传统金融体制下,中产阶级真正能够参与到金融运作的机会却很少,投资门槛过高将很多普通投资者拒之门外。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来临将原本专业、封闭的金融市场进行了重新解构,原本需要很多条件才能参与的机会,通过互联网的手段之后,普通投资者也能够参与进来。另外,对于项目方来讲,传统金融体系下的项目方主要是以较为专业的投资机构或银行为主,互联网金融时代来临之后,以专业投资为背景的机构被背景多样化并不专业的公司或机构所代替。
缺少专业投资知识的普通投资者与非专业投资机构的涌入在带动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同时,让金融市场的影响面逐步扩大,一个事件的影响可能会波及到很多的人,互联网金融牵涉到的利益关系开始不断增加和复杂。另外,非专业公司或机构参与到资本运作当中由于他们缺少科学严格的风控体系,让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大增,原本稳健的投资变得险象环生,跑路、兑付困难层出不穷。
互联网金融在给金融市场带来活力的同时,同样让原本平静的市场环境平添了一些不稳定的成分。这些不稳定的成分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的话,整个市场将会陷入到无休止的动荡之中,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将会受到负面影响。因此,互联网金融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对于金融市场到底有好处还是坏处都缺少一个客观科学的定论,这让其发展依然有很多不确定性。
资本or市场主导:互联网金融有待观察
这场发端于“互联网+”的革命到底是缘起于资本的推动,还是肇始于市场的衍生至今都很难下定论。如果是资本推动了这场金融市场的大变局,那么,互联网金融必然缺少深厚的市场基础;如果市场衍生了金融的元素,那么,互联网金融必然缺少专业的支撑,因为市场内部的用户专业性程度并不太高,这让其风险倍增。这里的用户并不仅仅是指投资者,当然同样包括我们的项目方,即借款方。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资本不断涌入,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的改造同样让资本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对于资本来讲,一个好的投资机会就代表着一次收益。投资类似于互联网金融的“互联网+”行业成为很多资本公司新选择。在资本的推波助澜之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大超出了正常的发展速度。
根据盈灿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P2P网贷半年报》显示,2015年底,全国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为2595家。而在2014年底的时候,全国P2P运营平台的数量仅仅有400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如此快速的增长速度除了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激发了人们的创业热情之外,与资本的不断涌入同样有着很大的关系。
正是由于热钱的涌入才让创业者们看到了互联网金融创业背后蕴藏着的商机,互联网金融运营平台才会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据不完全统计,在互联网金融火爆的2014年底至2015年底的这段时间内,P2P平台的贷款成交额累计近300亿元,每月都在以10%的速度不断增长,贷款的规模约占全国的30%。
资本涌入造成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火爆的局面让金融市场在缺少了成熟基础的情况下便进入到了互联网金融时代。各个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了获取足够多的用户开始通过烧钱补贴的形式进行用户拓展,将用户尽可能多地聚拢到自己的平台上。
以资本为发端的这种操作模式最终让整个互联网金融市场变得异常火热,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获客成本也水涨船高。曾经席卷各大城市的扫码大战、补贴金额不断上涨的“老带新”的用户获取模式都在将互联网金融的市场运作进入到一种由资本助推的不正常的状态。
想要获得足够多的用户就必须降低用户的遴选标准,降低普通用户的投资门槛。因为从整个市场上的用户构成来看,被传统金融模式拒之门外的用户毕竟是大多数。如何让这些用户尽可能多地参与到互联网金融活动中,实现以用户的数量带动投资额度增长的目标成为以“流量思维”为主导的“互联网+”时代很多互联网公司都会做出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用户开始进入金融市场。这里的“金融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互联网金融”市场。因为无论互联网对金融行业如何影响,以银行和投资机构为主体的传统金融依然在整个金融市场中占据着一定的比重。作为一个平台,互联网金融的用户并不仅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投资者和“借款方”,还包括被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补贴、老带新等形式获取的“新型投资者”以及被传统金融机构拒之门外的“借款方”。
“非典型”用户进入金融市场,特别是进入互联网金融市场,让市场上的投资风险大增,资本的涌入则让这类用户不断增加。这种趋势在激发金融市场活跃度的同时,同样给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了隐忧。
尽管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P2P平台的跑路,但是我们并不能用这些典型案例否定整个互联网金融对于激活金融市场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互联网金融到底是资本主导的产物,还是用户主导的产物,尚未有一个确切的定论。从这两个为出发点的互联网金融到底是积极意义更强,还是消极意义更多,同样没有一个泾渭分明的界限。从这个角度来讲,以这次监管来判断互联网金融的好坏依然为时尚早。
探索or成长:互联网金融刚刚启程
监管政策的出台让更多的人看到其对互联网金融的不利影响,而并没有从本质上来剖析这个监管政策。互联网金融前面两到三年的井喷式的发展未尝不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而如果能够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中摸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未尝不是一种成长的历练。
很多对互联网金融持消极看法的人通常只是看到了其发展过程当中消极方面,并没有看到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庞大的个体。正如传统金融会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并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改变一样,互联网金融远不止仅有P2P网贷平台这么简单。作为一个复合的概念,互联网金融具有更多的内涵和概念。在这样的内涵和概念之下,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是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的。
以互联网为媒介获取优质客户。随着互联网 影响人们的生活,人与互联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传统金融机构获取用户的手段已经严重过时,只有主动拥抱互联网,利用互联网作为媒介,传统金融机构获取用户的方式才能改变。
这种获取用户的方式仅仅是指投资者,即,将传统金融机构中较为苛刻的审核条件尽量简化,让普通投资者都有机会参与。利用互联网为媒介获取优质客户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当下表现不瘟不火的众筹平台,他们将工作的重点放到了“借款方”的审核上,再借助众筹的传播性和社交性特征便能够获得传统金融机构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获得的用户。
当前,京东众筹、苏宁众筹、聚米众筹等平台借助互联网的媒介,发挥各自的长处,在获得用户的同时,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平台特征的道路。而无论像京东众筹、苏宁众筹这样的平台型的公司,还是像聚米众筹这样 介入的参与型的。他们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介获取用户的做法都是一致的。这种思路即使是在监管措施实施之后依然不失为一个能够克服困难,重新探索发展路子的好办法。
新的载体能够给互联网金融带来新生命。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都属于金融的范畴,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载体不同。传统金融的载体主要是以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为主,互联网金融的载体主要是以互联网为主。传统金融机构之所以走出了一条稳健、安全的路子,主要是因为它给传统的资本市场找到了一个专业的机构再进行 运作,减少了不规范操作造成的损失,让传统金融走出了一条安全、稳健的路子。
互联网金融则是在传统金融机构面临用户流失、投资不畅等问题的时候,借助互联网的手段,找到了一条用重新视角来获取用户的手段。它将传统金融中的“金融”放到了互联网的载体上面,从而让“金融”这个要素在传统金融的土壤之外,找到了一个新的生长环境。
互联网金融同样如此。如果我们能够在新的环境下为互联网金融重新找到一个好的载体,比如新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载体,这些载体同样能够让互联网金融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那么,互联网金融即便是在被称作“末日来临”的监管政策出台的时候依然能够找到一条全新的发展思路,为未来的发展汲取新的力量。
自我解构让互联网金融能找到新的发展“支点”。当前的互联网金融之所以会面临困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构成成分有关。如今的互联网金融构成主要是以网络信贷(P2P)、数字货币(比特币)、第三方支付(支付宝、微信钱包)等部分为主,而大数据金融、科技化金融、众筹等组成成分只占据了互联网金融的较小部分。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要针对的是目前互联网金融当中占据很大比重的部分,如果我们能够重新对互联网金融的组成成分进行重新解构,调整当前出现问题较多的部分,无疑能够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找到全新“支点”。
作为下一个科技浪潮的主要代表,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等新技术这些都能够成为促成这种改变的力量。利用这些要素与金融发生“化学反应”,最终实现互联网金融自我解构的目的,将会促进互联网金融新一轮的发展。
无论是从互联网金融对于市场的影响,还是从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土壤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都处在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在这个初级阶段,出现诸如此类的问题和困境都是每一个事物发展必经的阶段。
无论互联网金融当前面临的环境如何,我们都不应当将其看作是互联网金融末日来临的标志,互联网金融给整个金融市场带来的有益改变远比负面影响多得多。如果一味地关注互联网金融末日来临,就会失去很多看到它有益方面的机会。同样地,我们只有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下选择风雨兼程,才能有机会看到彩虹。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作者: 孟永辉】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