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顺丰在无人机项目里嗨,到底有没有未来?
近日,物流公司Matternet宣布在瑞士建立一个永久的自主无人机网络,用于将血液测试和诊断结果在医院、诊所及实验室之间进行运输,医疗用品将在30分钟内送达。至此,国际上又一家无人机在物流领域开始施展拳脚。
最早关于瑞士该项目的消息可以追溯到2015年,该项目到现在才能获批,也足见在比较重视无人机配送发展的瑞士也没那么容易通过。国际巨头在无人机快递方面的研发已经到了实际运营的阶段,目前多是因为政策限制无法实现规模化应用。
综上可以看出,关于无人机快递的研发自2013年以来,陆续增多,而且其发展路径也基本相同。对于专注于物流运输的企业,如UPS、DHL,他们的无人机是其基础设施,在运送物品上,主要先从药品运送切入(瑞士的这个永久无人机网络项目也主要是针对医药运输的末端配送),且开始尝试从公路和空运的联运。
对于以电商为重点的沃尔玛和亚马逊来说,他们研发无人机除了要提升包裹运输效率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空中运输基站”,并基于此来改善整个运输的供应链。
尽管有机构称无人机市场是个千亿规模的市场,无人机物流有几百亿的规模。目前,国内的快递无人机,在业内人士看来仍是相关企业加强科技范儿的“噱头”,就是以智慧物流著称的菜鸟还处于观望状态,
但是,国内以顺丰和京东为代表的企业,在无人机快递这个黑科技项目上,无论是切入研发的时间,还是具体实践上,他们也算是与“世”俱进了。并在近两年开始大力投入,通过和地方政府合作,争着打造“中低空通航物流网络全国示范基地”。2017年,顺丰和京东先后获得了无人机的允许,算是让国内的物流企业看到了一些希望。但是细看京东和顺丰的无人机快递计划则有较大的不同。
无人机对京东意义非凡
无人机项目对于京东的重要性,刘强东曾在接受央视媒体采访时表示,用无人机来取代 进行从城市到农村的包裹运送,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而这会对京东的资产负债表非常有益。
京东正在向“天网+地网”的智慧物流体系建设迈进,对于京东而言,无人机是其部署智慧物流体系的重要一环,并且将其作为零售的基础设施推动智慧供应链建设,提升物流效率和体验,迎接“第四次零售革命”。目前,京东无人机发展策略是通过干线+支线+终端配送,打造空中物流网络。
干线无人机配送:通过干线无人机,实现载重50~60吨,覆盖1000公里半径的中心仓到分中心仓的干线物流快速调拨。
支线配送是分中心之间和分中心到场站的小批量快速转运针对高值货物,京东规划是载重200公斤~2吨级别,覆盖半径大约在500公里左右。
终端主要解决的是偏远地区和道路交通不便情况下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无人机载重量约10~50公斤,覆盖半径10~50公里。
目前京东的无人机末端配送还是B端到小B的配送模式,通过其现有配送站周边建立无人机起降点,搭载货物的无人机飞到乡村或者超市合作伙伴手中,再由相关合作者将商品送达到用户手中。
顺丰无人机重点在特定用途
2016年顺丰副总裁许志君首次对外公开顺丰的无人机计划,他表示,顺丰从中短的3-5公里和5公斤以下,过渡到中长距离,还有3吨以下,这部分无人机技术正在研发当中,2017年7月,已有媒体曝光顺丰第一代载重数百公斤的大型无人机。
无人机对于顺丰而言,主要是与其特定的行业解决方案相配合,提高其在各行业的综合物流效率的提升,其目标是形成的由货机、大型无人机与小型无人机共同构建的顺丰“三段式空运网”,机动匹配并覆盖国家干线、城市干线及偏远地区最后一千米的运输需求,实现36小时快件通达全国。
目前,顺丰的无人机团队主要致力于研发满足物流行业特定用途的无人机系统,并进行持续的实验和运营。
京东X事业部肖军曾这样表述,京东和顺丰无人机项目的区别:干线京东不是采用航空货机的方式,而是无人卡车;支线上,从中心仓到各省市的分拣中心采用支线的无人机;末端则使用无人机配送站点和自提点的结合方式。
重型无人机是未来?
尽管顺丰和京东切入无人机目前的目的和角度不同,但是,双方都在加强重型无人机的研发力度。
在5月22日,京东对外宣布,将开发能够运送 1 吨重以上货物的无人机,计划向陕西省提供服务。而顺丰的重型无人机实验飞行的画面也已经曝光。目前业内人士对于吨载级的无人机产品的应用前景几乎达成了共识,吨级载重的无人机能够联通不同节点之间的快速物流转运,是真正改变物流场景的核心武器。
电商产业园+仓储自动化设备+城市转运中心+干线大型无人机+快递柜末端,将成为物流快递的新型基础设施和关键硬件。让吨载级无人机,主要用于返与网点与中转站,或者网点与网点之间,偏僻的地方,个别件用小型无人机一派送,但是末端虽然有智能快递柜来帮忙,仍然少不了快递员来助一臂之力。
但是,要实现这些之前,无人机快递仍需要面对政策限制、不同气候下避障性能如何保障、无人机停靠位置设置、荷载重量等种种政策和技术的不稳定问题。虽然京东和顺丰的无人机项目,已经获得了部分区域航空政策方面的允许,但是离真正的常态化运营,不仅仅是足够的时间来让技术成熟,还有政策。
来源:亿欧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