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幅超40%!市值狂泻200亿的贝因美是否还能翻身? 圈
在A股,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增持已屡见不鲜,不少投资者对大股东、高管增持的股票情有独钟。然而,大股东、高管增持真是拯救股价的灵丹妙药吗?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活生生的案例:贝因美(002570.SZ),这家曾经颇具知名度的母婴行业龙头,大股东开始增持的半年多时间内,股价仍然下跌超40%。彼时,因为大股东增持的信息而跟随入场的小散们,同样 套牢。
在去年绩差中小创股票跌跌不休的行情之中,大股东和高管不断现身增持。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增持行为?股价大幅下跌之后,大股东和管理层增持一定是好消息吗?
就从贝因美最近半年的股价走势说起。
跌幅超过40%!大股东与高管增持 被套
2017年5月—2017年11月期间,贝因美控股股东—贝因美集团(截至目前,持有贝因美34.21%的股份),累计增持1176.9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5%。
不过,贝因美集团的这次增持,却已被 套牢。目前(2018年1月2日),贝因美股价为7.12元,而据公告,贝因美集团增持公司股份的均价为13.2元,当前股价已较增持价大幅下跌了46.07%。
不只是大股东增持被套,公司高管增持也被套。2017年11月,贝因美总经理黄焘,副总经理张鸿钊,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鲍晨等分别增持5.5万—10万股,增持均价均超过10元。
虽然价格低于大股东,但高管增持部分同样 被套。
2015年年中时,贝因美市值曾超过300亿,但到目前,这一数字已不到75亿;短短两年半时间,公司市值已蒸发超过200亿。
补充质押:大股东距离强平还有多远?
贝因美集团在增持公告中称,增持公司股份,是基于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不过,久经考验的老股民都知道,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的原因,往往没那么简单,比如,质押股份面临强平时,大股东也有动力增持股份来维稳。
从已经公开的数据来看,贝因美集团尚未有强平的风险。但股价的下跌,已使得其不断补充质押股份。据公告,贝因美集团于2017年12月27日,进行了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补充质押,补充质押公司股数2000万股。
这已不是贝因美集团第一次补充质押,2017年11月底,贝因美集团就曾补充质押了3000万股。截至目前,贝因美集团已将68.6%的公司股份质押。
贝因美公告称,股份补充质押不涉及新增融资安排,截至目前,贝因美集团所质押的股份不存在平仓风险。从不到70%的质押率来看,贝因美集团在当前股价水平上强平风险的确不大,但如果公司股价持续下滑,则其面临强平的风险则可能会增加。
贝因美股价为何如此跌跌不休?要从这几年惨淡的业绩说起。
巨额亏损:卖掉29套房子,难挽颓势
贝因美成立于1999年,公司主要产品为婴幼儿配方奶粉、米粉等。2008年,席卷中国的“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多个国产奶粉品牌陷入其中,贝因美是少数几家未检出三聚氰胺的奶粉企业;让其他乳品企业深陷泥潭的三聚氰胺事件反而成了贝因美发展的良机,随后公司业绩迅速增长。
2011年4月,贝因美在深交所上市。上市后,公司业绩仍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增长。2013年,贝因美总营收为61.17亿,净利润为7.21亿,营收与利润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不过,从2014年起,公司业绩急速下滑,2016年甚至出现巨额亏损,亏损额高达7.81亿。
2017年前三季度,贝因美净利润再次出现亏损,亏损额为3.83亿。连续两年巨额亏损,给贝因美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随后,贝因美公告称,公司已启动闲置非经营资产处置计划,通过改善经营状况及盘活资产,力争减亏。
2017年10月和12月,贝因美两次发布公告,公司将出售位于上海、杭州、重庆等地的29套房产,房产评估总价为1.87亿元;并预计将至少产生5860万收益。
不过,对于巨额亏损的贝因美而言,卖房产显然可以带来现金流,却难以挽回公司当下的颓势。贝因美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17年公司净利润为亏损3.5亿—5亿。
消费品生命线:贝因美存货周转率仍在下跌
对于投资者而言,贝因美已有业绩都已是过去,当下的股价,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当前的处境。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贝因美的业绩会否出现反转?
对于消费品企业而言,周转速度相当关键,要害的指标就是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和预收款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来观察其产业链上下游地位。
据财报,截至2017年9月底,贝因美应收账款为11.09亿,虽较2016年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公司2014年之前的水平。此外,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76,虽较2016年同期出现回升,但仍处于低位。
而从存货来看,截至2017年9月底,公司存货为8.13亿,与2016年底相比,上涨26.24%。同期,存款周转率为1.09,创下上市以来新低。
三季报数据较为粗略,2017年中报显示,贝因美存货中,超过一半为库存商品,且库存商品较2016年底增加了15.46%。不断增加的存货和低周转速度,对贝因美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消费品企业的预收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2017年9月底,贝因美预收款为0.83亿,与2012年之前相比,仍处于低位。但与过去两年相比,已出现企稳回升的迹象。
从贝因美当下的财务指标来看,公司经营状况低迷的状态仍未出现明显改善的迹象,消费品常用的先行指标也无法支撑贝因美业绩即将大幅回升的判断。
2017年级差小票跌跌不休,2018年市场很可能会继续分化,强者恒强,弱者更弱。在这样的市况之下,大股东尤其是高质押率公司的大股东增持维稳股价的案例,可能会越来越多。
开年讲这个案例算是提个醒:不要一见到大股东和董高监增持就不顾一切跟着冲锋陷阵。
财技深如海,股市套路万万千。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