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林志颖为什么总能提前拿到苹果最新产品业界
近日,iPhone6的流言、谍照已然满天飞,一直热衷于晒出苹果最新机款的小志此次同样没让网友失望,关于iPhone6的微博发出后,网友纷纷评论转发“你们猜对了,又是他”、“又拿来个模型”、“苹果公司真的不会把你抓走吗”。
猜想1:跟郭台铭“有一腿”?
林志颖为何能够屡屡拿到第一手资源、数次提前晒出即将推出的苹果机?有网友推测是由于林志颖和苹果的制造商、合作伙伴富士康老板郭台铭交情深厚,加之小志本身就经营一家科技公司,研发生产相关数码产品,与科技产业龙头有交集也在情理之中,从特殊渠道提前获得产品并非难事,为此网友猜测添上了几分可信度。
猜想2:品牌营销宣传?
部分网友则认为如果小志曝光的是真机,此举应该已经违反了保密协议,所以这很可能是一种炒作,小志微博中的测评显得非常“专业”,所以不排除这很可能是苹果本身的一种营销手段。最让人惊讶的是小志早在2010年便在微博爆料新产品“m ini iPad”,当时不少网友发现配图是经过处理的,于是质疑其消息的真实性,但两年后苹果正式推出该产品时,大家只能感叹小志的“未卜先知”。不过库克曾经承诺,苹果公司将在保密方面“双倍下注”。因此这一猜想基本可以排除。
猜想3:某宝买来的模型机?
也有网友称小志此前晒出的iPhone5、5c被扒出是模型机,上某宝就可以买到,质疑是林志颖单方面炒作吸引关注。小志对于模型机一说也曾给出回应:“首先我想告诉大家这的确是一个样品机,我并没有说它是一个真机,我跟大家一样是个果迷,我也是从各大网站搜集了很多它的资料,直到我在开发iphone周边商品的厂商那里拿到样机。”但网友似乎对小志的回应并不满意,此次小志曝光iPhone6依旧有人吐槽“又上某宝了吧”、“敢不敢开个机看看”。
6月11日,专注曝光苹果产品的林志颖再次晒出了iPhone 6,并配以看似非常geek的文字解释:4.7寸银幕,电源右移,天线包覆在外不再内藏,去除之前的直角设计,手感比较圆滑,屏幕变大,很好握,更方便常刷文字视频的低头族观看。
当大家还在纷纷猜测手机真伪的时候,香港科技网站Stevenotes声称,一位不具名的苹果内部工作人员证实了林志颖手中拿的确实是用来测试的苹果真机。
这并不是林志颖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提前揭开苹果新产品,2010年林志颖在个人微博上放上了iPad mini,而正式的iPad mini还要等到两年后才最终发布出来。随后林志颖开始了他每年一次的曝光秀,2011年他率先放上了白色机身的iPad 2,2012年5月公布iPhone5的拆解照,2013年他又再次手持iPhone 5c出现在微博上。虽然这次的iPhone5c后来被证明是样品机,但已经足以激发起公众对林志颖为何能屡次披露出苹果未发布新产品的好奇心。
而滋生这些好奇心的土壤,其实正来自于苹果公司多年来一直对外宣传的、严格的保密策略。无论出于保护自身创造力的目的,还是仅仅只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营销手段,苹果构建出来的神秘感早已在消费者的心里投下了一道阴影,这让任何关于苹果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捕风捉影,都成为一种触碰“禁忌”的尝试,而打破“禁忌”往往更能吸引关注。
2010年林志颖在个人微博上放上了iPad mini,而正式的iPad mini还要等到两年后才最终发布出来
保密:恐慌中的沉默
如果苹果真得拥有一种贯彻到底的企业文化的话,保密绝对是最核心的制度。
从乔布斯时代开始,苹果公司就始终在自己的企业内部执行着极其严格的保密政策,这些措施像一张张织得严丝合缝的大网,笼罩着苹果的每一个部门和成员。安全简报会是新员工入职的最重要一课,这也可能是所有苹果员工都无法忘记的一节课,它在私底下甚至被员工称为“恐慌中的沉默”。对于他们来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泄露苹果秘密的惩罚,都只能是立即解约。
《财富》杂志在2012年的一篇文章中说:大多数情况下,苹果依赖于自己员工的自觉性。但在有些情况下,苹果会关注员工外出之后所说的话,甚至他们在只是想要出去喝杯啤酒的时候。
公司内部人士称,苹果的便衣安全人员就潜在的酒吧附近,曾有苹果员工因为在那里高谈阔论而被解雇。无论这次传闻是真实存在还是杜撰,苹果员工津津乐道这个事实就足以说明一切。
一位前高管也表示:“有些事情必须非常、非常保密。我们曾参与过一个项目,我们在每层楼都安装了特殊的锁,并通过一扇又一扇的门将每个团队分隔开来。你必须签定特殊的协定,认定自己正在参与一个超级保密的项目,你不得与任何人谈论,包括你的妻子和孩子。”
苹果公司在自己的企业内部执行着极其严格的保密政策,这些措施像一张张织得严丝合缝的大网,笼罩着苹果的每一个部门和成员
正因为如此严苛的保密制度,使得苹果公司一直非常反感信息被提前公布,苹果负责产品营销的高级副总裁菲尔施勒尔(Phil Schiller)曾把苹果产品发布与好莱坞大片周末上映相提并论。苹果需要用这种漫长的信息空白,来填补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期待值,所以泄露新产品的细枝末节都被苹果视作一种损失,更何况提前曝光的产品往往处于尚待改进的不完美状态。
虽然苹果一直号称着改变世界,但实际上它的科技工作者却变得日益壁垒分明。苹果的保密政策为它赢得了很成功的品牌形象,也带来了非常负面的影响,一方面员工内部之间的不透明造成了圈子的形成,另一方面反而助长了人们追求泄密的动力。
泄密:与保密如影随形
事实上,苹果新产品信息被提前公布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2004年乔布斯就曾对匿名人士提出起诉,在这份长达七页的诉讼书中写着:一个未经确认的个体,单独行动或者与他人合作,近期盗用并通过网络散布了苹果的商业秘密。只是由于网络传播的复杂性,始终没有找到能够为此事负责的人。
而自从蒂姆·库克担任苹果的CEO之后,新产品在发布会前被泄露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这也让库克决定采取比乔布斯时代更加严厉的保密手段,但是目前看来这些手段都收效甚微。
两年前美国知名科技网站Ars Technica的专栏作家Jacqui Cheng曾经就苹果新产品为何被泄露做过调查,她在文章中指出泄露不是来自于公司内部,而是苹果的全球供应链。苹果的内部员工认为海外的供应商对公司没有同等程度的忠诚感,以及创造新产品的成就感。
“你有上千的人在制造某种东西,他们对产品的保密没有兴趣”,一个员工说。“随着苹果扩大海外制造的规模,泄露将会继续增多,我们的工业设计将越来越难以保密。”苹果最大代工厂商富士康在2007年生产第一代iPhone时的员工规模还不到5万人。而现在,随着苹果同旗下众多供应商公司关系的日益复杂,这一人头数字估计已经超过了100万人。林志颖在很早之前已经坦诚,他是通过苹果周边的供应商拿到的新产品。
不过这显然无法说服公众,其中最大的原因来自于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和林志颖的关系。但是富士康不可能冒着风险将信息直接泄露给林志颖,此前有媒体推测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台湾苹果概念股与资本市场合谋,投资机构又借利益人之手授意林志颖发布谍照,在名人效应的叠加之下,完成了他每年一次的曝光。至于这一切的原因,无非是苹果越来越依赖中国市场,如何在竞争逐渐白热化的中国市场稳固地生存下去,不只是苹果公司的考虑的问题,它牵涉着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苹果供应商工人在上海组装MacBook Pro显示器
除此之外,苹果公司自身也有“自曝”的传统,苹果前高级营销主管约翰·马特拉洛(John Martellaro)撰文透露,苹果经常需要通过非官方渠道披露信息。苹果已经干过很多年这种事情了,这样可以维护苹果从不讨论未发布产品的声誉。“比如一位高管会跑到我这里说:我们需要泄露一些具体信息。约翰,你在大媒体有没有可信的朋友?如果有,给他或她打个电话谈谈。他想漫不经心地透露这个消息,并暗示最好能够将信息发布出去。”
暂且不论这位前主管说出这番话的动机,苹果的保密和泄密在某种程度上,都涉及着各种利益的考量。至于林志颖,其实在他之前,中国的很多网站和论坛上都已经贴出过iPhone6的产品细节,真机还有几个月才发布,网络已经制造出了各种小高潮,不过能让别人如此自发的high起来,也着实证明了苹果的力量。
现实就是,只要苹果一直将保密作为自己的特色,泄密就会永远这样跟下去,如影随形,大家以后见到的时候也不用再大惊小怪。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