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4年的小米,正在转折关头业界
7月22日,小米4手机在小米公司的2014年度发布会上如期发布。事先因为一块钢板的邀请函而让这场发布备受瞩目,小米称这是“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
但小米发布会还没有结束,就有一加手机CEO刘作虎在微博上吐槽,而百分之百公司创始人徐国祥也公开声称,小米4是倒退。
与小米4同时火爆的,还有小米的国际化之路。小米不仅从谷歌挖来了安卓的核心团队负责人Hugo Barra,并在7月15日启动了印度的预售。但手机市场与华为的电信市场、联想的PC市场完全不同,对于手机而言,国际化之路再想走“亚非拉”,恐怕很难走通。
正在打造产业生态链、走向国际化的小米,其实正处在转折关头。
艺术之路
事实上,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终究是惊艳的说词。22日小米4发布会前夕,一块钢板的邀请函在网上炸开了锅,在众人疑惑、期待的眼神中,小米CEO雷军在发布会当日揭开其神秘面纱—奥氏体304。
据称,小米4工艺复杂度极高,被定义为“小米公司创业四年的代表作”,早在2013年2月就在小米公司内部立项,经历18个月、6代工程机的打磨之后最终面世。
但这其中仍有一个疑问,奥氏体304到底是什么?小米为何要推其“上位”?来自百度百科的资料显示,奥氏体304不锈钢是一种很常见的不锈钢,业内也叫做18/8不锈钢,广泛使用于工业和家具装饰行业和食品医疗行业。
不明觉厉,原来是一种常见的不锈钢。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雷军并没有主打高性价比的手机硬件参数堆砌,而是花了很少的时间一笔带过地介绍了小米手机4的硬件参数。
分析人士认为,硬件配置在今天众多旗舰机型充斥的智能手机市场大同小异,已不再新鲜,小米手机所谓的高性价比口号已经成为过去式,而小米4的钢板艺术之旅却是个很好的噱头。
很明显,小米4需要有一个亮点来拔高,就是钢板艺术。令人担忧的是,科技领域的创新精神,是小米4所稀缺的,究其原因,小米4太像苹果手机了。
分析师简衡认为,小米的大幅度模仿苹果会带来其在自主创新能力上的衰退。行业手机资深人士、百加手机创始人徐国祥对时代周报记者直言,小米4是在倒退。他认为,现在手机的创新已经到了瓶颈期,硬件参数都差不多,长得也大同小异。那么下一步的创新点在哪里?仅仅是靠山寨,靠炒作和忽悠就能把事做成吗?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4G缺失
打铁还需自身硬。小米发布会的同一天,徐国祥在百加手机品鉴会上解密互联网手机3.0模式,倡导硬件零利润。
在他看来,诺基亚等传统企业的时候是1.0时代,而以苹果和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手机标志着手机2.0时代,如今,随着智能机的普及,消费者对手机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互联网手机即将进入3.0时代。
“硬件零利润将成为常态,只有善于整合整个产业链、为用户提供增值的企业才能真正取得生存空间。”徐国祥表示,下一步百加将继续坚持硬件0利润模式,从硬件之外赚钱。显然,这对于依靠硬件盈利的小米来讲,无疑是当头棒喝。
业内人士认为,单纯的硬件盈利无法持续,小米的硬件盈利模式已遇拐点。硬件零利润符合未来发展的趋势,百加手机在模式上的创新是值得肯定的,但依然要落实到产品上来。
而就小米4这款手机,前不久也在华为荣耀与小米之前爆发了一场口水仗,战火的核心就是4G。7月23日,“爱极客”在体验了小米4之后发布了一条微博,“从昨天发布会结束,算是体验了一整天小米4,性能依旧发烧,工艺确实精湛。”面对这样的评价,网友评价不一,而且自然有人会拿前不久刚发布的荣耀6与小米4进行对比,结果在回应网友时,黎万强说道:“就那个海思芯片你就别期望太多了。”
黎万强言外之意其实很鲜明,就算是荣耀6其它方面再强,但仅是海思这款芯片就差强人意。小米副总裁把矛头直指华为的看家法宝,于是,荣耀产品领域部长吴德周在微博上公开回应:“对不起,做钢板太难,当芯片的搬运工太难,做3G手机太难,做跑分软件太难,华为只好研发最容易的性能最高网络连接最快的4G LTE-ACat6系统芯片麒麟920,比不上小米只支持3G的8274芯片,见笑了!”
华为没有直接回应海思麒麟920芯片好与坏,而是语带双关地指出,小米炒作了“钢板的艺术”、制造了安兔兔跑分,结果不仅是“芯片搬运工”,最重要的是,搬运的还是3G芯片。可以说,吴德周最狠之处在于,把球直接反踢到小米的“4G痛点”。
目前4G已经来临,几乎所有手机厂商新推出的产品,4G都是标配。去年底,三大运营商已经获得了TD-LTE的4G牌照,迄今已过去半年多,市面上各种品牌4G手机纷纷出现。根据中国移动公布的数据,截至6月底其4G用户已经首次超过1000万。4G的需求显而易见,4G已经成为手机新产品的基本功能。
从小米官方介绍来看,小米4目前仍然不能完全支持4G。小米发布的消息称,小米4的移动4G版要到今年9月才发布。
国际化痛点
在小米4发布之时,雷军宣布进军国际化市场,第一站就是印度。
成立4年的小米,在今年遇到强大狙击—面对来自中华酷联们的竞争。据公开数据显示,小米为今年定下了全年售出6000万台手机的任务,然而上半年只售出了2610万台手机。
小米的市场增长遇到了瓶颈之时,小米的对策有两个,一个是向其他硬件领域扩展,如路由器、盒子,另一个就是向国际化扩展。在国际化上,小米锁定了新加坡和香港等与中国文化相近的东南亚市场,以及印度、巴西等与中国类似的金砖国家。这些国家人口众多,也属于发展中国家,拥有和中国手机用户类似的需求,有望复制其模式。
但是,手机市场与华为的电信市场、联想的PC市场完全不同,对于手机而言,国际化之路再想走“亚非拉”,恐怕很难。来自手机联盟的分析人士认为,首先,在国际化市场,小米的粉丝模式行不通,用户不认这个。其次,国外手机市场更以运营商通道为核心,小米的电商模式也在国外面临难题,而其在运营商渠道上明显能力不足。第三,小米国际化之路面临着专利问题。
专利问题也是国产品牌在海外扩张时面临的共性问题。华为就遇到过思科、摩托罗拉等国际厂商的专利诉讼,而三星与苹果旷日持久的专利官司也是业界众所周知。据了解,目前华为的专利数量为71903项,而小米的专利数量只有1141项,即使中兴也达到了55728项。小米在专利上的差距并不利于其走出国门。
联想在移动市场也是通过收购摩托罗拉手机,补足了自己的专利短板。对于小米来说,除了专利问题之外,想在国外复制国内的成功经验,非常之难。就以小米目前主打的印度来看,来自一线的印度市场调查显示,除了三星的品牌知名度外,印度人用得最多的是国内品牌的一款功能机。
反观另一个正在走出国门的一加手机,目前玩的就是类三星的打法。当然,所谓“类三星”的本质就是,在消费者的手机市场,消费者的心理认同非常重要,三星能吸引印度消费者的根本也是因为先拿下了欧美主流市场。
前几天,一加手机因为竹制限量版的推出,以差异化和独特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关注,美国《时代周刊》更是罕见地发表一加手机评测,这也是《时代周刊》首次刊登来自中国的手机评测。
而拿下欧美主流市场、形成高大上品牌的背后,是创新、是独特,小米手机有这个独特吗?当业界称小米4还在模仿苹果iPhone4之时,当一加刘作虎在发布会上的“手感太TM爽了”,被雷军换成“手感真TM好”而公开说出时,刘作虎只在微博上说了一个“靠”,但业界都知道了这抄袭的根源。
对于今天的小米而言,从手机、路由器、盒子到电视,再加上前不久推出的平板电脑、手环,所有硬件,小米都要占上这个坑。战线拉太长之下,显然无法面面俱到,难免顾此失彼。
而国际化是一场持久战,要想取得真正成功,需要的是技术、品牌、人才、资源等的综合实力。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消费者这一市场的特点。
成立4年的小米,正在转折关头。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