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将面市 传统制表业有必要惊慌吗?业界
传统制表业有必要惊慌吗?
阿怪
Apple Watch在巴塞尔钟表展前终于露出了科技獠牙,它那酷似传统手表的设计,让一众看客嘀嘀咕咕,有了Apple Watch,高大上的瑞士制表业是不是要玩完了?
一部分消费者觉得Apple Watch一定是来革瑞士手表的命的,就像当初苹果手机干掉了诺基亚等老牌制造商一样;瑞士制表商们,正面临着自上世纪日本人创造的石英狂潮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
这样想也没错。但Apple Watch是智能手表的创始者吗?并不是,不说遥远的瑞士表展,就说年年在华夏大地的深圳钟表展,中国制表商人也早开始了智能手表的探索旅程,眼花缭乱的科技功能,搭配令人尴尬的电池续航能力,智能手表在最初,都像是一款探索玩具。
但苹果不一样,它是消费领域的大拿,具有傲人业绩的科技公司,当我们的电子产品,已经从Mac Book到iPad、iPhone时,Apple Watch只不过会是我们被绑架使用的一款新的电子产品而已。它售价亲民,设计具有现代感,而且,它的电池续航能力可以达到令人惊喜的18小时!
但是这样一款产品,真的可以撼动瑞士制表业吗?
瑞士制表业的大佬们笑而不语,倒是瑞士钟表业工业协会会定期公布一些官方数据,有一项枯燥数据但却又最能代表现实的是,全世界售价超过9000欧元的手表,瑞士制造占95%,翻译过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高端手表的制造,目前还真不是科技企业想玩就能玩的。
价格是最显而易见的分水岭,钢带的Apple Watch,除去人们戏称为土豪金售价12万元人民币的表款,剩下两款售价均不到万元。从价格区间上说,真正该感到担心的不应该是巴塞尔表展1号馆里的代表传统制表精髓的一众品牌,而是那些售价在3000元左右,使用粗制滥造机芯,糊弄大众消费者的手表品牌。靠过去薄利多销的盈利模式,在未来可能要一去不复返了。
多数能够代表瑞士制表业精髓的品牌,看上去对科技无动于衷。在巴塞尔表展之前1月的日内瓦表展上,只有万宝龙,推出了一款售价250欧的智能表带,而剩下的品牌,伯爵在一如既往地打造超薄机械表,努力刷新“没有最薄只有更薄”的极致追求;积家除了做超复杂功能星空腕表,把表盘变成幽蓝的天空,还认真的寻找新材质,把陨石搬上了表盘。展馆里的氛围,除了慨叹生意近两年因为亚洲原因不大好做,没人把智能手表当做竞争对手。
但瑞士制表业却并非跟科技毫无关联,笔者曾在一家以制作高级复杂功能腕表的厂牌机芯工厂,看到制表师们已经习惯用电脑对手表进行设计,并运用最先进的3D打印技术,对表壳进行打印,宣传册子里两鬓苍苍的制表工人,通常只会在最需要人工技术的高复杂功能腕表车间可见。科技是基础,而手工则是高级制表业的核心价值。
如此看来,高端钟表和智能手表实在不是一种产品,后者也许拥有一个手表的外壳,却缺乏传统手工的灵魂。一盘棋要下得好看,要棋逢对手,两者实力相差太悬殊,又有什么比的必要呢?
很多品牌一定明白这个道理,在经历了石英危机之后,他们变得淡定了许多。当年石英危机来势汹汹的时候,连百达翡丽都推出了石英表以顺应市场。然而当他们明白,这是个人们可以随意获取时间的世界后,他们意识到手腕上的工艺意义绝对无可取代,在百达翡丽展馆外,人们常常为上百年历史的精美珐琅钟驻足,而在去年百达翡丽175周年推出的5175依然吸引了绝大多数买不起的人膜拜;从石英危机里重新站起来的经典宝珀,如今最自豪的一个品牌理念,就是从未推出石英表。要让以上这样的品牌,推出类似苹果表一样的可穿戴设备?天,那画面太美真不敢想。
当然,巴塞尔表展上也有不少先锋的牌子,例如豪雅,在表展上宣布与Intel和Google合作,这个曾经以“运动”“先锋”而吸引人的品牌正在开辟新的市场空间。听说品牌CEO在表展上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谈到去年业绩时在Bad前面连说了十几个Very,难做的生意让它不仅开始调低了产品的价格,更在未来打算变得科技化。在Google Glass进入大众市场困难重重时,很多人为豪雅的这一策略叫好,的确,它赚人眼球,但接下来呢?会有人特意为科技化的豪雅买单吗?许多人脑海里的豪雅,难道不是那个在计时领域可以达到1/10000秒的专业计时品牌吗?
但没人能阻拦资本的步伐,百年灵和宝格丽另外两个中高端腕表品牌也推出了相应的智能手表,看着他们的举措,我常常想起一个曾参观过劳力士工厂的好友向我发出的感叹,“那儿就像一个巨大的建自未来的科技工厂,但是他们的产品100多年来竟然一样传统而经典。”而当今天科技再次把手表变成酷炫的快消品后,人类手腕上仅有的那点情怀,或者说是随身而行的人文需求,谁来满足?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