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网络芯片绝世高手的结局业界
文/陈翔
网络交换芯片,一个只有思科和博通对峙的高冷江湖。
如果此时,一家中国企业突然宣布获得技术突破,你会怎么想?又一个大学教授撰写的论文,或是另一个商业市场难以复制的“玩具”?但这次,巨头也不得不开始认真应对——它,已经被看作全球网络企业的另一种差异化选择。
这不由得激起了人们刨根问底儿的好奇心:在这个产业链的顶端,需要什么人有怎样的勇气才可能去挑战原有的格局?
但在基础芯片领域创业,却是截然不同的三个词,核心、垄断、专利……
在计算芯片市场,英特尔一家独大的局面数十年来几乎从未被撼动;在通信芯片市场,高通的专利壁垒在全球也屡屡遭遇垄断罚单;而在网络交换芯片市场,思科和博通则称霸了整个江湖。那么,这家中国企业来自何方?
毕竟,英雄总有出处。
英雄总有出处
不论外在条件如何,在产业链顶端创新首先需要的不是情怀,而是技术实力,这意味着基因必不可少。
基因?似乎是很玄的东西。
回溯二十年前,随着互联网高速公路的兴起,网络通信进入以太网一统的大时代。那时,在路由器市场,只有Bay与思科旗鼓相当;交换机市场,则是3Com、Bay和思科三分天下;那时,华为的数据网络还没有“出道”呢……尤其在产业链顶端的网络交换芯片领域,全球只有3Com、Bay、思科这三大巨头的五大团队。可以说,如今的网络芯片研发人才,几乎都绕不开当年这五大团队的绝世高手。
这就是基因。
匆匆那年,这些绝世高手如今的结局如何?
Bay团队做出了当时最好的芯片,但结局却令人惋惜,在公司1998年被北电网络收购后,他们也最早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北电网络的数据业务随后又被朗讯分拆出来的数据网络部门Avaya公司收购,至今仍活跃在全球网络设备市场。
3Com团队同样命运不济,由于公司做出了新的战略选择,将销售量更大的网卡作为战略重心,交换芯片团队中的核心人员不得不选择离开。其中的大部分绝世高手来到了博通,也成就了博通当今第二大网络交换芯片厂商的霸业。3Com则几经辗转,最后被惠普收购。
其余三大团队都来自思科,分别是Cat3K、Cat4K、Cat5K产品线的创始团队。在2000年之后的网络大时代下,这些绝世高手谁也不愿“寄人篱下”,纷纷选择重新创业。
Cat5k团队来自思科收购的Crescendo,他们创立了Andiamo,后被思科以70亿美元收购。有意思的是,至今他们仍旧周而复始地实践创业梦想:二次出走成立Nuova,被思科收购,三次出走成立Insieme,被思科收购,现在正准备四次出走。
Cat4k团队来源于思科收购的Granite,其创办人是鼎鼎大名的Andy Bechtolsheim,他也是Sun的创办人(后被甲骨文以74亿美元收购)和Google的天使投资人。他们离开思科后专注于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创立的Arista目前正与思科抗衡。
Cat3k团队呢?它和故事的主人公息息相关。换句话说,如今获得网络芯片技术突破的中国企业,它的基因来自Cat3k团队。
高手必会回归
这是一个绝世高手沉寂十年后再次回归的故事。
孙剑勇,当年思科网络交换芯片Cat3K团队的核心技术高手,2001年随Cat3K团队离开思科成立Greenfield公司,他也成为这家创业公司的工程研发总监。
为何思科的Cat3K、Cat4K和Cat5K团队都选择创业? 2000年前后,这些绝世高手不仅身处一个前所未有的网络大时代,也同样亲历一个跌宕起伏的网络创业黄金时代。但随着网络设备的成熟,市场进入思科一家独大的寡头竞争阶段,这些创业企业的命运也颇为相似,不是挑战思科就是被思科收购——Greenfield属于后者,3K团队也随即在思科内部解散。
但这次,孙剑勇选择继续出走,这次他要自己创业。
在绝世高手心中,人生就是要击败对手,或者被对手击败。
带着这种情怀,孙剑勇作为“千人计划”专家回到了中国,于十年前在苏州创立盛科网络,立志要做世界上最好的网络交换芯片。十年蛰伏,盛科终于在沉默中爆发,近日发布了1.2T高密度万兆交换芯片“智桥”以及白牌交换机“睿云”,标志着中国企业在网络交换芯片上前所未有的突破,也重新将孙剑勇拉回业界视野。
这样的突破到底意味着什么?
2014年全球交换机市场达到220亿美元,思科占62%,依托思科自研芯片;其他交换机厂商占38%,主要应用博通芯片。除去思科自研芯片,2014全球交换芯片市场约15.48亿美元,其中,千兆芯片是主流约为10.15亿美元,万兆则是高端产品和未来发展方向。SDN和大数据、云计算为更高带宽网络创造了新的市场,盛科不仅成为这个高度垄断市场上交换机厂商的另一种差异化选择,万兆芯片的发布还做到了前瞻技术市场的卡位。
在白牌交换机方面,超大型数据中心越来越多地开始采用白牌交换机。可以看到,由Facebook等公司发起的OCP组织在极力推动白牌的发展,从服务器、存储、一直到交换机,这是IT产业发展的必然。盛科的“睿云”白牌交换机参考系统,不仅瞄准这一全新的市场,也是SDN引发产业链从垂直整合向横向分割变革的必然趋势。
此外,还有十年前不可能出现的外部环境:一方面,国内重要支柱产业和骨干网络提出了更强烈的国产化需求;另一方面,思科的交换机也开始使用博通芯片,使得博通商业重心正在从支持思科的挑战者向支持思科演进,反向加速了其他交换机厂商对盛科芯片的认可。
用孙剑勇的话说,“我们已经在跑道上跑了十年,现在才刚刚离地。”
一笑泯恩仇
人,总是被经历所成全。
十年,挫折和诱惑共生,寂寞和执着并存,恐怕也只有绝世高手才有底气选择十年回归。
2005年,网络创业黄金时代已过,盛科网络在那时成立似乎已不合时宜。“第一,博通的芯片功能不如我们在思科做过的芯片,我们可以再一次做得更好。第二,既然盛科的芯片更好,那么在硬件产业链东移中国的大趋势下,就一定会有人用。”十年前,正是这样简单的工程师思维,支撑了孙剑勇创业的信念。
“实际上对于初创企业来讲,这两点没有一点是成立的。”回顾这执着寂寞的十年,他自嘲一笑。
所谓一笑泯恩仇也不过如此吧。
事实上,刚刚发布的万兆芯片已经是盛科的第四代产品。2007年,盛科的首款芯片问世,功能设计卓越,但工艺落后主流产品两代。最新的制程工艺合作伙伴需要盛科首先证明自己,需要芯片上量,而工艺落后的产品又注定市场狭小,这几乎就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怪圈,也注定了这款芯片的命运最终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一直到2011年盛科研制出第二代芯片,才算得上与博通主流产品基本对标。这时,盛科开始面临第二道难题:如何将产品卖出去?“一个好的产品一定会有用户自己找上门来。”这是孙剑勇最初的设想,但事实却如此残酷。网络设备商不敢尝试新的芯片供应商,最终客户也不愿冒险接受一个全新芯片的交换机。相比市场垄断,这种生态圈中的头脑垄断才是最难逾越的障碍。
去年,盛科发布了第三代千兆芯片产品,在功耗上优于同类产品25%。这种大尺度的超越也因此使得盛科在产业链建设上斩获了初步成果:不仅被主流网络设备商的交换机所应用,甚至影响到了客户的客户,即最终客户对盛科芯片的认可。如今,盛科已经取得了253项专利,迈入万兆芯片行列。
去年,盛科发布了第三代千兆芯片产品,在功耗上优于同类产品25%。这种大尺度的超越也因此使得盛科在产业链建设上斩获了初步成果:不仅被主流网络设备商的交换机所应用,甚至也赢得了最终客户对盛科芯片的认可。如今,盛科已经取得了253项专利,迈入万兆芯片行列。
十年来,也不断有国内外网络企业抛出橄榄枝,希望并购盛科。不妥协、不示弱、不回避,孙剑勇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执着于击败对手,或者被对手击败。
有些人天生就是绝世高手,孙剑勇应该算其中一个。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