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苦逼的产品经理的自我充实之路营销
当今的互联网创业型公司,都有一个比较时髦而自嘲的词汇,就是产品经理,习惯称自己为产品经理的人,一般有两种,一个是找工作的,以前如果不是技术大拿,但是参与过产品开发的,而且还是有主导作用的小型互联网公司出来的人,角色的转换就是产品经理。另外就是已经做的很牛的,有市场比较成熟的产品,而且用户基数比较大的,这类群体的一般以创始人为代表的,自称自己本质上是一个产品经理,周鸿祎是比较杰出的代表,因为他在很多场合都给自己这么定位的。因为360的成功,无论是以前有没有傅盛这些人功劳,但是作为决策者,这些创始人将自己定位产品经理,也说明了一点就是对产品的极致的追求,了解产品的每个细节,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去做产品,从用户的角度去思考产品的受众群体的心里变化。另外还有陌陌的创始人唐岩也是一个超级产品经理,他对于产品的细节也达到了非常苛刻的要求,陌陌近期的光鲜的财务数据足以说明了,在社交类平台是怎么将用户需求一点点做到极致的。
第一部分,首先比较浅显的唠唠,作为一个产品经理需要必备的
1、洞察用户需求
这里的用户需求既不是自己的需求,也不是随便问几个人的需求,而是产品面向的用户的需求。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自身的思想,把需求局限在自己的认知上,自己想出的一个需求就认为这就是用户的需求,这种想法千万要不得。洞察需求可以分两个方面,洞察自我和洞察他人。
洞察自我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把自己当做是普通用户,甚至是小白用户,这个实际上在周鸿祎的新书里就有说过,这个比喻有点不太恰当,但是确实确实从大多数用户的角度出发的,像小白一样去使用产品,像小白一样去思考,然后得到用户的需求。
当然光自身去体验还是不够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我们还需要到群众中去洞察他人。
问问朋友的想法,做做问券调查,都是很必要的。在这里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并不是用户所以需求都是真实的需求和本质的需求,我们需要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挖掘其本质的内涵,结合人性的考察,提炼出真正有价值的需求。
不了解用户需求,做任何产品都是盲目的,不要让我觉得,我感觉等词汇在你的产品设计过程中出现,只有尊重大多数用户的意愿,才是广大人民的普遍需求。
怎样才能更加深入的洞察用户的需求呢?总结了下面几点。
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了解人性本质上的东西。比如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七宗罪”中人性的弱点。人的任何需求都是本性上的体现,只是将本质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而已。比如人有渴望被尊重,虚荣的本性,那么很多产品的虚拟头衔就很好的满足的用户的需求,qq在这方面做到了极致。
把自己当做真正的用户体验产品。让自己在真实的情景下,像一个普通用户一样去使用一款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就会发现哪些地方设计的很好,哪些地方用起来不方便,自己还有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比如Uber现在很火,我就下载了Uber亲自体验了这款应用,然后再对比其他的打车软件,心里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比较了。体验之后发现Uber做的确实很好,服务也不错,所以发展的这么迅猛也是有原因的。
互联网获取信息。在网上信息如此丰富的今天,在网上能找到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可以通过搜索用户对某款产品的评价,了解其他用户的使用情况。在应用下载的页面的评价模块里,也能找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2、逻辑思维
作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必须有一个非常清晰的逻辑思维。这里说的逻辑思维,不是去听罗永浩的自媒体哦!逻辑具体可以提现在3个方面:思考、表达、整理。
首先要勤于思考
勤于思考不是凭空想象,前提是要摄取大量的知识进来,读书、分析成功案例,才能将让的思考有方向,如果没有边际的想象,那就会如同马云老师说的,昨夜千条路,早上起走原路。因为只有首先逻辑清晰地思考,才能够有逻辑的说出来和写出来。
关于怎样培养自己有逻辑地思考问题,我采用的方法是从总到分这样一个结构:即先说出几条总结性的结论,然后再对每条总结进行详细地展开详细描述。这样思考的好处是,遇到一个问题首先可以全面的把握问题,避免陷入到一些细枝末节上,这样思考问题也会比较全面,表达的时候也更加清晰。详细的方法可以参考《金字塔原理》这本书,这本书是我在面试阿里巴巴的时候面试官推荐的。书中很详细的阐述了怎样将逻辑思维运用到思考以及写作中。
3、要知道如何表达和整理出来
在说话表达的时候,采用清晰的逻辑结构可以让听的人更加清楚的明白你的意思,而且还会对你这样结构化的思维表示赞赏。尤其是在面试中,当面试官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在脑海里有逻辑的思考,答出问题考虑的几个方面,然后再针对这几个方面逐一的解释。可能当你答这几个方面的时候并没有想好具体怎么展开解释,但是你可以在一边回答的时候一边想后面怎么答。所以为了保证给自己留下思考的时间,语速不能太快,但是在面试中往往容易紧张,导致语速过快,我觉得我自己语速就有点过快了,还需要多多练习啊。
第二部分:用户的认可,只能说是你阶段性的成功
当你的产品有了一定用户原始积累后,这时候的产品只是需求的一个载体,我们可以通过几个词做一下简单的概括,简单、极致,快迭代,创造。
简单这个很容易理解了,上面已经提到过了,让小白用户会用,前提条件是你产品符合他的需求,只有用户去体验了你的产品,才能谈到所谓的服务,用户如果接受了你的服务,这里的服务包括免费的,也包括增值收费的服务。当我们有了一批这样的用户的时候,问题也就出来了,产品的完善,迅速迭代更新。不要让用户的抱怨时间过长,可以制定一个标准,用户的问题能处理的,多长时间予以解决,因为涉及平台战略性和技术开发性的问题,只要用户的建议有建树,就要有一个合理的解决方式。
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互联网产品确实很难做到,这里面无法做到快速反应的,很多都推到了技术性问题,实际上所有是技术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因为如果用户提出来的东西,一个非专业技术能想到的,产品经理是应该可以预期到的,我们列举一个小例子,现在提供自媒体功能服务的平台,这里不具体说那家了,两个平台都是以推荐引擎(兴趣引擎)作为用户获取新闻的方式,某头条的后台功能相对完善,但是新闻推荐没有任何指引,内容推荐规则没有任何规律,对于内容质量的识别判断有待完善,如果你是自媒体人应该可以理解,就是当一个作者花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写的一骗原创类文章后,获取的推荐数量和流量竟然无法达到和一些标题党、名人效应的的文章的效果。哪么难道是我们的用户就喜欢这些没有质量的内容么?如果是这样的,新闻或是信息推送的本质就变了,因为用户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是永远不变的道理。无论是娱乐的、科技的、生活类的,如果为了博得一时的关注,时间长了用户就会觉得没有价值。而对于用户来说,时间的浪费就是最大的浪费。
另外一个就是以兴趣引擎为根本的,这里就重续上面的问题,因为问题也同样存在,我们从自媒体作者的角度来评析下他们的产品经理在做这个面向自媒体用户的后台功能所没有想到的,自媒体作者的基本需求是什么,写文章的基本目的是自己观点的传播,这都是所有产品经理应该想到,然后就是传播的效果,如果写一篇文章石沉大海,就没有意义了。平台也关注到了这点,就有了系统的推荐量、展示量这些功能,而这些数据恰恰是自媒体作者需要看到的,而平台的产品经理们,却连后台数据关于新闻的总量、阅读数据等基本数据都没有体现出来,当然无论是处于技术原因,还是其他的,这个就是在产品经理在最初没有充分了解自媒体用户的需求而导致的。而这种缺失,有的时候会让你的忠实用户而将重点转换到其他平台。
最后,这篇文章也是写给自己的,作为一个产品人,就如同当初做《局外人看圈里》这个自媒体的初衷一样,以局外人的角度看圈里,是因为不要以所谓专业者的角度去看待互联网,因为这样会让你的所谓的专业性而迷失自己的判断,以从业者的敬畏做产品,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始终保持对用户的敬畏,这个敬畏包括你对行业的,更多的是对用户的,因为用户选择的多样的,你没有体会到他的存在,他就会离你而去。
做出一个产品容易,做好一个产品就要看你的产品经理的能力,做好一个用户认可的产品,最终要看的是产品经理和团度的协作能力!是做产品还是残品,这个中间有三分运气,七分努力!
《局外人看圈里》关注最前沿的商业资讯,分享最具代表性的项目案例。
微信公众平台关注:mayuhua1981 欢迎微信交流:17909852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