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酷手机“全球首创”的“太空水冷散热系统”到底是个啥?业界

雷锋网 / 自然卷 / 2015-08-27 11:17
没有远赴上海或者印度客场作战,也没有重新定义7:30,8月26号下午两点,老周如期而至出现在了东五环旁边751绿罐的舞台上。

——本文作者为根本停不下来的名嘴君

没有远赴上海或者印度客场作战,也没有重新定义7:30,8月26号下午两点,老周如期而至出现在了东五环旁边751绿罐的舞台上。

把360天机做了N久的BYOD系统用在奇酷上了,牛掰;手机盗抢险跟个人资料安全扯到一起,管他呢,反正牛掰;360 OS真轻巧还不卡机,牛掰;1200万找夏普定制的TFT窄边框屏幕,牛掰;航空铝镁合金全金属一体机身,牛掰;彩色+黑白夜视智慧双摄,牛掰;指纹、快充、HiFi,牛掰;全球首创太空水冷散热系统,牛。。。。。等等,这是个什么鬼?

别急,我们来看看奇酷手机官方微博放出的图片:

我们知道百分之九十九的发布会PPT都是第三方外包公司制作的,甲方只需要给出一个基本文案和提纲就OK,而一般第三方外包公司的设计人员以及清纯如作者的文科生是绝对搞不懂什么“太空”“水冷”“卫星散热”这些看起来很专业的术语并制作出这种看起来像是黑科技的示意图。于是我们推导出这张图片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可能性来自于“百度图片”。

以下是以图中出现的:饱和蒸汽、工作液体、吸液芯为关键词得到的百度图片搜索结果(请自动忽视相关搜索一栏中不文明字眼,作者已报警):

啊哈,Gotcha!这是什么呢?我们到源网页看看:

(源网页截图来自太平洋电脑网)

原来”太空水冷散热系统“的全称叫做”热管“!!!

那么,什么是热管呢?

相信绝大多数玩儿过PC攒机的读者都有些了解,高端玩家超频搞水冷、干冰、液氮,而对于一般超频用户来说,热管散热器是一种相对成熟以及较高性价比的选择。它长这样:

热管的原理说起来简单,和你家的冰箱压缩机并没有多大区别:热管内为负压状态,沸点极低的液体从热源端吸热相变成气体-->气体在热动力下向散热端移动,冷凝相变成液体-->液体通过吸液芯的毛细作用回流到热源处,然后再次吸热相变成气体。

而热管从PC上搬到手机上,遇到的最大挑战是热管的制作工艺,这里不得不提到热管的内部结构,我们先来看一下PC上拆下的热管散热器的横截面:

这些在铜管内壁的沟槽和细小的海绵一样的组织就是上文提到的吸液芯。

为什么老周的手机要用热管散热?

这几年随着手机处理器频率的提升,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功耗加大,发热量加大这些“副作用”,例如大家熟知的高通骁龙810散热问题。

那么怎么解决手机的散热问题呢?装风扇--别逗了好嘛!

1、利用金属良好的导热性,很多厂商采用金属机身或金属背板,比如iPhone6:

2、利用石墨优良的导热性,在主板和机身之间贴上一层石墨贴片,比如小米1:

3、利用中低温相变材料主动散热结合石墨贴片,比如采用低温相变类液态金属的OPPO R5:

4、更彻底得使用热管散热技术,直接将热量导出到手机表面,比如我们今天的主角奇酷手机。

“为什么别的手机不用热管散热呢?”“谁说的!?”

由于手机厚度控制和内部结构限制,PC上“粗壮”的热管必须被加工成内径只有零点几毫米的铜管,而铜管必须保持有一定的厚度才可以被弯折成贴合手机内部的形状

,于是这对热管的加工工艺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但热管厂商并不是没有未雨绸缪,0.8毫米的热管13年就已经开始量产。

并且从拆机图我们可以看到,索尼在Xperia Z2中已经使用了热管进行散热,但是可能由于工艺不成熟或者散热效率的问题,索尼并没有高调宣扬。

另外平板电脑阵营里,Surface pro 3采用了热管+风扇的散热方案:

好消息是,援引台湾行业媒体报道,目前日本古河电工、台湾超众、台湾泰硕、台湾双鸿等热管厂商已经都有了生产0.6毫米毫米热管的能力,古河和超众甚至已经在试产0.4毫米的热管。

所以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其他手机厂商发布会上看到某人说他家采用了”宇宙首创水冷散热系统“,也不需要感到惊讶。就像老周在发布会上说的那个段子--

“当年有一个江湖大佬就欺骗我,他说老周你看我这个手机的后壳,是什么聚碳酸酯,后来我们硬件的同事说,就是塑料!”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