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电商成长的一种洗礼?互联网+
“没有经历过‘双11’的洗礼,就不是真正的电商人!”11日凌晨,在中山美居电商产业园采访现场,偶然听到这句话,便一直在心里念叨。
“双11”,就像每一个电子商务从业者的成人礼,只有经过一番鏖战,无论输赢,至少知道了游戏规则,也大抵明白了自己是不是做电商的料。
从个人到企业,从企业到产业,似乎也有相同的思维逻辑。孙炜是中山电子商务协会的秘书长,也是一位对电商颇有思考的资深从业者。在采访中,他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12年的时候,北部镇区一家电企业的老板曾找过他,请教如何做电商。后来,该老板便自己拉起一支电商团队,在东区租了一层写字楼,决定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在该年度的“双11”更是提出了上千万元的销售目标;一年之后,由于团队的不专业和电商激烈的价格战,该公司的电商销售额度还不及电商团队的工资,无奈之下关门歇业,草草收场。
其实,这家企业的做法颇具代表性。对中山企业而言,核心优势在于强大的组织生产能力、完善的供应链管理和优质的产品服务。也正是有着这样的优势,很多企业家便认为电商也不过是一种销售渠道,一如传统的经销商渠道,凭借优质的产品和强大的生产能力,自己做电商还不是手到擒来?结果吃苦头的企业并不在少数。
至于“双11”更是如此,在前些年追求交易记录和行业江湖地位,成为众多电商企业的心头之好,面对“双11”的狂热也便因此而起。然而,随着交易额的逐渐升高,企业的盈利并没有持续增加,反而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库存压力和推广成本。
于是,中山的企业开始反思,对“双11”的态度也从盲目狂热逐步转向理性从容;电商业态也从传统平台拓展到跨境电商,再到垂直细分领域;而经营模式从直接自建团队到委托代运营公司,再到整合运营模式。甚至已经有企业意识到,需要按照电子商务自身的互联网逻辑来重新规划产品,重新打造企业的管理链和供应链。
成长是必然要付出代价的,对于人如此,对企业和产业更是如此。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