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书也好掌阅也好 别再谈谁才是阅读趋势了互联网+
一直以来,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宿命式问题,比如视频网站和电视台的关系,比如电商的自营和第三方问题,比如纸书和电子书(电子书阅读器)的问题……其实,这些梗好老,但依然有人愿意聊。
但是,最近一个数字阅读领域的专业人士却说,这个话题真没有必要讨论了,因为这只是一个载体的讨论,但人们却总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着魔,其实存在即是合理。这也是行业内很多人的心声,有闲工夫讨论这个,不如去把内容质量做好,把内容做好后,用户爱买什么载体,就买什么载体好了。
而实际上,做书人更应该看到很多大的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情况,我感觉在我30多年的经历里,还是有很多“这种”情况出现的,比如:一直很喜欢看书,突然由于毕业工作,就不看了;一直喜欢某个网站,然后有一天有了个新渠道,就不去看了;一直喜欢听某人的歌,听了很多,突然就一首都不听了……
可以肯定,我们绝大多数人在上学时期,都是天天看书的,不管是教科书,还是课外书,但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开始后,很多人就不看了,这就好比过去从太平盛世到兵荒马乱时候,人们很多习惯就改变了,而现在是年轻人直接到大城市打拼,环境完全改变,压力也不小。在这种很多人一毕业就与书说再见的情况下,谈纸书和电子书的趋势,很是无聊。
人们常说起太极,黑中有白,白中有黑,而电子书和纸书又何尝不是如此。之前听人说过,看完了一本纸书的人,其中有小部分人会去买电子书,而后这次又听一个出版人谈起,买了电子书的人,其中30%的人会买纸质书。虽然缘由没说的很详细,但一个明显的原因就是,喜欢一本书的内容。
这几日,我也遇到了一样的情况。先是在掌阅iReader的新书推荐中瞄到了一本封面雅致的书,叫《时光映画:镜头中的二十四节气》,凭借多年来摄影练就的审美,觉得书的封面告诉我书中可能有我需要的内容,于是下载试读起来,发现画册很有意境,讲得又是祖先留下的节气的内容,于是2块钱直接购入。
而后,突然想到,这本书很精美,是否纸质书也值得入手呢,于是去电商网站翻找,发现竟然是两年前上架的作品,而其电子版则刚刚上市。不由感叹,如果他能早点推出电子版,也许我就能早点看到,然后第一时间支持他的纸质书。如果他因此纸质书卖得不错,也许他还会拍第二本,然后第三本。或者这出版社再出一版北京的24节气,东北的24节气,陕西的24节气,都很不错……
记得几年前,第一次和媳妇回黑龙江过年,我被那里的袅袅炊烟,天寒地冻所触动,拍了几张照片,但想不到的是,现在对那里的很多记忆,都是从那几张照片扩展开来的。而书也一样,就是我们生命中的一张张照片,你遇到了,你看了,你获得了启示,你存留了记忆……你没看到,你记忆的书架中,就又少了一本触动你心的内容……
还讨论什么纸质书、电子书?我要的只是书的内容,并把喜欢的内容,存在我记忆的书架中。
看书就好。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