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5现货发售争议不断,但“饥饿营销”却被效仿营销

搜狐科技 / YY胡 / 2016-03-22 10:54
骁龙820加上诸多“黑科技”,小米5可以说是很有亮点但也颇具争议的产品。但一切华丽的参数和炫酷的名词最后都要落到实际的用户体验上。小米5好不好用,真正上手了才知道。...

骁龙820加上诸多“黑科技”,小米5可以说是很有亮点但也颇具争议的产品。但一切华丽的参数和炫酷的名词最后都要落到实际的用户体验上。小米5好不好用,真正上手了才知道。小米5在3月1号首批发售,虽然后续又开放了几轮购买,不过瞬间售罄几乎成为了必然的景象。

饥饿营销还在继续?小米5能走多远

在小米5发布会结束之后,小米总裁林斌表示,小米5将使小米彻底告别“饥饿营销”。但是现在小米彻底告别饥饿营销的口号却不攻自破了,还把锅成功甩给了物流,怎么感觉有些欲盖弥彰,这个理由也太过牵强了,难道不是因为代工厂?

从这次小米5的价格也可以看出来,小米5的配置可以说不低,但很显然,仍然走的是性价比路线。而且从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小米的“饥饿营销”仍在继续。就拿此次小米5的线下现货改为全款预售的事件来说,不禁想问,这难道不是线上饥饿营销的一种延续吗?

“饥饿营销”是一次“欺骗”消费者的营销模式

一定程度上来说,饥饿营销的主观动机是利益驱动,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营销策略。饥饿营销就是通过调节供求两端的量来影响终端的售价,达到加价的目的。巨额获利才是商家的本质,最终的受害者却是消费者。

饥饿营销之所以取得成功,从本质上,是商品的生产企业先天拥有产品信息,然后变相地利用信息不对称的这一企业短期优势在“忽悠”消费者。然后再利用消费者的求购心切、求新求快的心理劣根性,从而达到预期营销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实施饥饿营销的商家或者企业,是在恃强临弱。

因为饥饿营销,小米也吃过苦头,因为“1分08秒已售罄”、“0分25秒已售罄”虚假宣传。台湾公平交易委员会(公平会)昨日指出,台湾小米在去年12月三次的网路限量销售中根本没卖完货却宣称卖光,商品数量广告不实,决定开罚60万元(新台币),创下因为“饥饿行销”而开罚的首例。最终台湾小米公司回应指,将修正此后开放购买的机制。

“饥饿营销”为何被更多科技企业所效仿

说到科技企业的饥饿营销,小米并非开山鼻祖。比如苹果产品的饥饿营销是做得比较早的,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管国内外,苹果的品牌认知度已经深入人心。只要它有新品上线,都会聚集一批果粉排队等抢购。以iPone 4S为例,iPone 4S 2011年10月14日在美国开售,无锁版32G售价是749美元(约合人民币4774元),而当时中国大陆市场虽然三个月后才发售这款产品,售价却高达5888元。

就国内手机行业来说,自小米手机开始,期货、饥饿营销就成为国内手机厂商的保留节目,成为了一股“歪风”。华为、魅族、乐视、OPPO、联想、中兴等都曾经纷纷加入其中,并一直延续至今年,让消费者又爱又恨。

究其原因,在于随着人们对产品越来越关注,新闻媒体为顺应时代的潮流也开始学会运用饥饿营,不断进行对产品进行大肆宣扬。众多亚洲企业其实已经十分厌倦小米的销售数字,但“小米创造3分钟内售罄20万台智能手机的销售记录”的标题也依旧很容易成为头条新闻。“米粉”们需要提前三天预订手机,在抢购开始时,“米粉”在按下抢购键的同时往往会发现,小米官网上会出现“已告罄”的小把戏。

并非任何企业都适合采取饥饿营销

在饥饿营销热闹非凡的当下,很多企业都忽略了它的缺点:首先,饥饿营销属于短期策略,而品牌是长期策略,如果每次都让消费者费劲千辛才能买到梦寐以求的产品,那么他们就会对品牌产生消极评价,这样就消耗了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其次,饥饿营销相当于企业对市场供求的一种故意操控,长期为之,会损害企业诚信形象;再次,将销售规模通过拆分,分批次销售,拉长产品销售周期的做法充满风险,容易丧失主动权和产品优势;最后,饥饿营销对产品、品牌等方面的要求高,这决定了并非任何企业都适合采取这种策略。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