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逆”生长:贸易额2016年破6.5万亿元营销
1月6日,开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先行试点的中国(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初步探索出的相关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向更大范围推广。按照合理布局、注重特色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东中西部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进出口和电子商务规模较大的城市,新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去年以来,政策对跨境电商的支持力度是空前的。”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现在稳外贸压力很大,过去出台的政策虽然也发挥了作用,但政策的边际效应在递减,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拿出切实有力的新招,其中一个重要选项就是支持跨境电商的发展。
政策持续加码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复制推广两点经验做法:一是构建包括信息共享体系、在线金融服务体系、智能物流体系、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统计监测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六大体系;二是建设线上“单一窗口”和线下“综合园区”两个平台,实现政府部门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汇聚物流、金融等配套设施和服务,为跨境电子商务打造完整产业链和生态圈。
“杭州跨境电商试验区设立的出发点是为了整个电商的发展,实际上各地都有积极性,而且有的地方条件也未必比杭州差。”白明表示,扩大试点是必然的,目前各地跨境电商呈蓬勃发展之势,推广杭州经验具备良好基础。他预计,考虑到东中西部均会有城市入围,新设的跨境电商试验区可能在10-12个左右。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李健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自从杭州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设立以来,各地也有这样的诉求,并且也都在鼓励跨境电商的发展,扩围也是顺应形势,此外,这也是顺应外贸调结构稳增长的需求。
实际上,2015年以来,政策对跨境电商的支持一直在持续加码。
跨境电商在我国已开始多点布局,到2015年底,已有10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包括上海、杭州、宁波、郑州、重庆、广州、深圳、天津等。
记者注意到,2015年以来,李克强已4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推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成长。去年年中短短一个多月内,有关部门还曾三度发文就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做出部署,包括提高通关效率、鼓励开展跨境电子支付、支持境内银行卡清算机构拓展境外业务等。
白明表示,在我国外贸发展面临较大压力的背景下,跨境电商有助于拓展新的外贸发展空间,并改变我国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处于较低水平的定位,从而实现外贸优进优出、升级发展。
在近期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商务部对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是坚定的“促进派”,下一步,将在总结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将该模式复制推广至全国。
逆势增长
跨境电商之所以如此受“重视”,源于中国外贸的“压力山大”,和跨境电商的逆市上扬。
在世界经济总体不振的大环境下,我国对外贸易正面临“寒冬”,进出口双双表现不佳。据海关统计,2015年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同比下降8.5%,其中出口同比下降3%,进口同比下降15.1%,全年进出口“双降”态势几乎已成定局。
另一项数据显示,今年的外贸仍将不容乐观,截至2015年12月,中国官方PMI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已经连续15个月低于荣枯线,显示外需依旧疲软。
与之截然相反的是,跨境电商却持续发展火热。据商务部预测,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将达6.5万亿元,2017年还将增长至8万亿元规模水平,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比例将会提高到20%,年增长率将超过30%。
据商务部统计,中国各类跨境平台企业已超过5000家,通过平台开展跨境电商的外贸企业超过20万家。2015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总额已突破2万亿元,同比增长42.8%,其中进口占15.2%,出口占84.8%。目前中国主要跨境电商平均年增长率在40%左右,其中跨境零售增长率达40%-50%。
跨境电商商品类别主要为经营手机、配件、服装、电子产品。跨境电商为大量中小微企业出口提供了便捷通道,成为新的外贸增长点。
“和传统外贸相比,跨境电商有自己的优势,所以增长比较快。”李健表示,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今年的第一个“稳外贸”政策,除此之外,今年稳外贸政策将会持续发力,主要方向还是落实过去提出的系列政策。
在白明看来,跨境电商更大的意义在于可以改变中国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的不利地位,过去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中较低水平的定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营销网络,而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营销网络。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