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固然炫酷,但你还需要知道这些业界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虚拟现实以及增强现实技术得到诸多风险投资者以及技术公司的青睐,但大多数人仍然不知道它们究竟是什么。公众所知道的,仅仅是电影中《终结者》或者《钢铁侠》所使用的增强现实技术,或是《黑客帝国》或《电子世界争霸战》中的虚拟现实技术。但问题恰恰在此,大多数人对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的期望来自于这些炫酷的动作电影。而在另一方面,高科技企业为介绍技术概念而开发的DEMO或演示视频,往往是这些技术现阶段所无法企及的。因此公众对于真正的虚拟现实以及增强现实技术一直有失望的态度,尽管技术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虚拟现实——模拟世界
如果你生活在上世纪90年代,那么就会迎来关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第一次浪潮。从任天堂开发的虚拟现实游戏设备Virtual Boy以及好莱坞诸多的虚拟现实题材电影,都把公众带入一个关于虚拟现实的世界。你可以在《异度空间》中成为数据天才或是在《黑客帝国》中通过脑后人机接口学习功夫。诸如此类电影的共同点是人类通过多种设备与模拟世界进行交互。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曾预测,《黑客帝国》中相应的虚拟现实体验将于20至25年内实现。但目前关于模拟世界的虚拟现实体验更为接近通过虚拟现实设备HTC Vive使用虚拟现实绘画应用Tilt Brush所获得的体验。这种体验是结构化的,更依赖于预设的物理空间。虚拟现实体验要达到《黑客帝国》电影中的效果,诸如手势跟踪,全身触觉反馈、空间映射等各项技术仅需要进一步发展。
虚拟现实——协作以及自动化
另一个关于虚拟现实的流行概念是使用眼睛协同进行虚拟现实任务。迈克尔·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的小说以及电影《凯美迪(Disclosure)》中都描述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入虚拟系统进行任务写作的概念。而2008年的电影《睡眠经销商》则描述了进行虚拟协作的另一种方式。目前, 虚拟现实平台AltSpaceVR正在试图通过虚拟空间实现合作。当前的遥控无人机技术、手势远程控制机器人以及手势共享交互等相关技术的进步,使得电影《睡眠经销商》所描述的技术前景正在逐步接近现实。
增强现实——手势控制
利用增强现实技术与虚拟对象进行交互,最有代表性的电影莫过于《钢铁侠》。电影中托尼·斯塔克(Tony Stark)启动J.A.R.V.I.S系统,并仅仅用手势完成任务。其中他隔空与虚拟物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全息技术目前从技术层面还无法实现。但目前谷歌、三星等科技公司正在开发相关的增强现实眼睛。此外,电影《少数派报告》中的手势接口技术近期已经成为现实。电影顾问科学顾问及发明家约翰·安德可夫勒(John Underkoffler)的公司Oblong已经开发出类似于《少数派报告》中的体感手套技术。这种名为HoloLens的技术可让用户使用手势在眼前的虚拟界面上点击操作,与虚拟系统进行交互,虽然诸如微软Kinect之类的技术可以让用户与虚拟系统进行交互,但要想让虚拟物体跟随手指操作同步移动,相关技术仍需要数年的发展。或许几十年以后,用户可以使用增强现实系统达到《钢铁侠2》中所展示的效果。
增强现实——平视显示内容
在过去二十年中,《钢铁侠》、《终结者》等诸多电影和视频游戏都为我们展示了平视显示器的技术表现。谷歌曾展示了具有前瞻性的平视显示系统概念,但离完全市场化仍旧需要时间。诸如Daqri使用平视显示技术用于模拟培训,而Skully则专注于开发平视显示技术的摩托车头盔。
与此同时, 制造厂商也在将增强现实技术整合到 的前挡玻璃,相关的平视显示系统研究处于概念阶段。瑞士公司WayRay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其将导航全息影像从仪表盘上的一个小装置上投掷到挡风玻璃。但其目前的产品仅可用于信息的静态显示,尚无法实现电影《终结者》中所展示的目标实时检测和识别。而这恰恰是推动相关技术市场化的关键问题。
增强现实——基于位置的广告或虚拟信息
基于位置的虚拟显示信息在科幻惊悚电影中屡见不鲜。从《极度空间》中的增强现实信息到Keiichi Matsuda所创作的增强现实应用广告,这些都描述了在公众身边可能的基于地理位置的虚拟现实信息。
事实上,在目前的环境中,移动地理围栏以及地理位置确已存在,而基于下一代GPS实现更为精确的虚拟现实信息实现也仅仅是时间问题。虽然其类似于平视显示系统,但依旧有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基于 应用的平视显示技术往往可以采用功能强大的成像设备用于目标的实时检测以及识别,但基于位置的虚拟信息技术仅能通过个人头戴设备来实现,而其处理能力往往有限。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如何做到对虚拟物体或信息的精确定位是技术发展的关键。
尽管现在关于虚拟现实以及增强现实技术的电影概念让人眼花缭乱,但事实上我们的技术能力将远超于现实。高科技公司往往会利用相关电影或概念来炒作技术,这也导致了消费者因期望过高对现实技术产生失望。我们所要做的,是要在现实技术发展与未来期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否则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就成为了《土拨鼠之日(Groundhog Day)》的情况,陷入繁荣与萧条的周期性循环而停滞不前。
【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