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辞职涌现,智能手机未来一年路在何方?手机
2016年的智能手机行业可谓热闹非凡。
三星惊天一爆损失上百亿,苹果创新乏力表现平平,技术加持的华为虽国内海外遍地开花,却难抵蓝绿厂洗脑广告的狂轰乱炸,魅族、小米数款产品连发但难掩颓势,而乐视围绕贾跃亭的自爆而陷入接连不断的欠款风波,且看这占据市场头部的手机厂商就不难发现,行业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多方鏖战、轮番厮杀的竞争,不但没有随着16年有所缓解,反而愈加激烈。
最近有报道称中兴通讯将裁员约3000人,约占中兴通讯当前全球员工的5%,英媒更是强烈建议其出售手机业务;而酷派近日也被爆出旧臣老将清洗一空、离职加盟新手机品牌的消息,同时乐视自顾不暇的局面更是助长了唱衰酷派的舆论趋势。
曾几何时,这两个“中华酷联”时代的佼佼者,似乎最终走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这是否预示着2017年智能手机行业将加速洗牌?那些落后于市场需求的传统手机品牌是否也会如传闻般,狠心出售手机业务呢?
去年有了黑莓这个先例,再加上行业形势的愈发残酷,手机厂商未来一年恐怕不容乐观。
风波未止,是自食苦果?还是生存艰难?
元旦之后、春节之前的这段时间一直都是大型事件的频发点,而将起始的祸福作为未来一年的预示,是国人的传统。但是纵观最近的手机领域,无论是对厂商还是消费者而言,这一年的开端大部分似乎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三星、中兴间接或直接地裁员,酷派高管离职,相生相伴的乐视手机更是被接连起诉,而魅族和360手机也不合时宜地轮番涨价,这些集中时间的信息除了透漏了各方的生存境遇,其实说到底也是在收拾去年的乱摊子。
Note7爆炸后,主流舆论认为三星尚未达到伤筋动骨的程度,甚至凭借芯片、半导体等零部件业务还有抢眼的表现。三星电子公布的盈利预测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公司营业利润将达到9.2万亿韩元(78亿美元),创下三年来最高水平。没有致命性亏损反而增长了利润,其实应该归功于三星电子综合业务的雄厚实力。
但从架构调整这件事来看,依旧说明了爆炸事件对三星有着深远的影响。所谓中国区裁员,很容易让人觉得是从员工成本角度来减少爆炸带来的损失,除此之外并无合适的理由来解释裁掉各级分公司的原因。这无疑意味着,看似没有伤筋动骨的爆炸事故,后遗症正在三星内部逐步显现。
而中兴大面积裁员,更是和内部战略失误有很大的关系。当初曾学忠掌舵之时,中兴放任努比亚品牌独立,两款主打性价比的手机品牌在小米的攻势之下沦为市场边缘,曾经夸下海口的自主研发芯片到现在也没能面世,再加上去年与美国在伊朗问题的贸易摩擦,更是影响了拓展海外市场的步伐,这些事件或多或少地加速了中兴品牌的衰落。
其实智能手机早已不是中兴通讯的主营业务,而错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兴,即使在未来要想赢回市场份额,也已经无力回天。对于中兴,正如英媒所说的,通过将手机业务剥离进而集中重点于网络业务,未尝不是可行之道。而想要重新分得只能手机的一杯羹,最终只能竹篮打水。
而魅族和酷派又是怎么回事呢?前者来源于“发布会之王”和“正成为下一个小米”的困扰,后者来源于收购后的资源整合问题。尤其是酷派,不仅受到乐视资金链断裂的波及,而且内部员工还惨遭清洗,想借助酷派品牌、渠道、研发和生产能力实现强强联合的最初愿景,在乐视空降兵和原高管暗潮汹涌的斗争中功败垂成。
总而言之,新一年的开始,手机圈每一次裁员都宣称为正常人事流动,每一次的涨价都是原材料贵了惹得祸,虽然只字不提业绩不佳,但彼此大约都心知肚明,留给大家的时间不多了。
2017会成为手机品牌生死攸关的一年吗?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首先从宏观角度来看。据国外媒体报道Gartner发布报告称,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增长将继续放缓,两位数的增速将不复存在。它预计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将达到15亿部,增长仅为7%,远低于去年14.4%的增长率,而到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也仅仅是达到19亿部。
同时据德国市场调研公司GKF预测, 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将同比下降3%,降至4.34亿部。虽然不同调研公司的数据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别,但无论是增速变缓还是直接下降,都预示着2017年智能手机市场将面临着一年比一年严峻的形势。
而这还不是手机厂商们最关键的压力来源,更大的压力来自上游厂商的强势扩展。
有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五的三星、苹果、华为、OPPO和vivo,总计其2016年出货量在8.23亿部左右,而据多家调研机构数据预测,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在14.6到15亿之间。这意味着2016年前五名合计出货量占据总出货量的56.40%,而在2015年,前五名合计出货量占总出货量的54.46%,在2014年的时候,该比例是53.67%。这说明即使在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头部品牌的市场份额还在逐年增长。
仅从中国市场来看这种趋势更是明显,从2016年第一季度开始,排名前五的公司合计出货量在国内市场总量市场的占比已经突破了60%,尤其是到了第三季度,占比已经攀升到了65.7%,而在去年第一季度的时候,该比例还只有52.2%。由此可见,在上游市场份额渐趋增长的情况下,其他手机品牌连维持现状都不可能做到,这也是近几年来不断有手机品牌倒下的原因。
从微观角度来讲,在手机市场落后了太久的手机品牌,已经很难找到有效的回归之路。中兴2015年全球销量达到5600万台,但国内的销量仅有1500万台,而且2016年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与2015年相比大幅衰退了36.5%,这样的下滑趋势保不住今年还会继续。
同病相怜,酷派自从并入乐视后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进一步陷入亏损难以自拔。据其公布的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净亏损20.53亿港元,同比下滑173%,其中来自4G智能手机销售之收入为50.6亿港元,与2015年同期相比下降36.9%。简言之,对照今年oppo和vivo的一路高歌,这些没落的“曾经领先者”,摆在面前的复兴之路是困难重重,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就是典型例子。
近日诺基亚6高调复活,但从定价、配置还有外观上这款手机都不具备突出优势,关注度很难会转化为购买需求,而且如果没有后续的惊艳产品亮相,这次重返中国的信号只会沦为昙花一现。而早前被联想收购的摩托罗拉,其新产品MotoZ虽被寄予厚望也没能掀起智能手机的新浪潮,模块化甚至是谷歌丢弃的旧梗。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王者归来的神话很难在现实中实现。
实际上这些把持传统品牌的公司,主流业务既然早已不是手机,与其放任其苟延残喘,还不如尽早做出决断,或者直接出售,或者以高昂的成本奋力一搏。
新材料、新工艺之后,新技术将成为手机发力点
押注未来一年的发展趋势,无论是对华为、oppo等新晋手机明星,还是对中兴、酷派等传统厂商都是最关键的着力点。回顾2016,以oppo、vivo为代表的发展模式,和以华为为代表的发展模式在国内市场的比拼最具启发性,比较两个打法不同的派系,我们可以稍微作出些许趋势判断。
蓝绿厂的崛起之道在于线下实体店的全线覆盖,因为,即使是清晰的产品定位和无孔不入的广告营销,也都要依赖于线下渠道的完善,尤其是在三四五线城市或县城,这种策略可谓是席卷之势。而华为则明显不同,依托一二线城市的信誉度和最为核心的技术优势,获取了相当可观的利润,这也是其他手机品牌无法比拟的。而从时效性和持久性来看,渠道和营销的结合可能并不如技术带来的市场稳固。
事实上,蓝绿厂去年的成功更具偶然性,它赶上了线下渠道发挥作用的好时机。3G时代运营商渠道为主流,中华酷联一度辉煌;运营商补贴减少,互联网渠道一经尝试便引起了小米的短期爆发;但自2015年线上渠道弊端日显,布局线下渠道的优势便衬托出来,也迎来了万物繁盛的春季,Oppo和vivo趁此机会占据了还尚未发掘的小城市市场。但是,在技术和专利方面两者与其他手机品牌有着不小的差距,而借助于新工艺和新外观吸引消费者需求的方式,也会随着用户消费理性的回归逐渐丧失新鲜感。
根据腾讯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未来5年趋势白皮书,未来手机将配置更多的生物特征辨识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虚拟智能助手和AR/VR技术将不断增强人机交互体验,而可折叠屏幕、更快速度的处理器、下载速度和储存空间也成为智能手机技术预测的热点,这些新技术和智能手机的结合,被视作更容易突破同质化手机市场。从这点来讲具有技术和专利优势的手机厂商在未来更具优势。
对于试图在手机领域继续寻求突破和抵御困境的手机厂商来说,如果抉择之后可以依靠某个技术热点重新发力,也不失为一个可行性方向。但是,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和与之对应的资金支持,想要在风起云涌的2017年有所作为,并非易事,稍有不慎,可就就会功亏一篑。
总之,胜者为王败者寇,其实,没落之处有着更残酷的角逐,未来一年或许还有新的淘汰者,那么,谁会第一个倒下呢?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