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移动互联网上的违章建筑业界
也许是用的人太多,每次微信的新功能总能带来话题。1月9日,微信“小程序”上线第一天,迅速引爆网络,不到一天, 100个小程序的名单出炉,各种小程序开发攻略已遍地都是,微信官方没有“小程序商店”,但第三方的小程序商店已经上线了好几个。
小程序有多火?在360搜索指数“微信小程序”的数据显示上线仅一天时间,“微信小程序的”搜索指数高达7万,与平时几百的搜索指数相比,一天功夫就上涨了数百倍,可谓是一飞冲天。
小程序有多火?在360搜索指数“微信小程序”的数据显示上线仅一天时间,“微信小程序的”搜索指数高达7万,与平时几百的搜索指数相比,一天功夫就上涨了数百倍,可谓是一飞冲天。可以想象,随着越来越多小程序的上线,微信小程序会火爆一阵子,就像当年微信朋友圈、红包和钱包功能一样。
微信推出小程序,到底意欲何为?
微信之父张小龙对于小程序的表述总是很低调,除了“无须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须卸载”之外,张小龙对人们关心的几个问题,回答了好几个NO。没有入口,没有小程序商店,不是订阅号,不能推送消息,不能分享朋友圈,不能做游戏,不能被搜到。这让人感觉到,这个小程序跟独立APP差得太远了!但是,还是有媒体看出了端倪。
第一 小程序的发布时间1月9日,恰恰是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十周年的日子。要知道,iPhone是移动互联网的开山之作,彻底颠覆了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是里程碑式的产品,而一代iPhone更具有纪念意义。微信的小程序上线选在这一天,说明微信对于该功能给予很高的期望,甚至可以比喻成腾讯的“iPhone”级产品。
第二 从《信息唾手可得》到“触手可及”。《信息唾手可得》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互联网刚刚出现的时候写的一本书,他认为互联网会给大家带来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信息唾手可得。在这个概念在小程序的发布会上,被张小龙引用并演绎成了“唾手可得”,即“所有的应用程序应该是一种无处不在,但是又可以随时访问的一种状态”
第三 线下与二维码。在张小龙说的N多个“不”以外,专门举了“餐馆”和“二维码”的例子,去解释什么叫做“用完即走”。事实上,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超市和餐馆,绝大多数已经支持二维码付款。小程序的使用场景应该与此类似,扫一下就能打开一个应用,然后进行点餐,支付。
当然,还有很多二维码与微信并无关系,比如最近比较火的摩拜单车,饿了么,百度外卖,这些O2O的场景,最容易通过二维码和微信打通。而微信也并不满足于支付,而是把潜在的O2O(餐饮,零售)的APP都通过小程序和二维码接入微信平台。
所以,小程序不是个小事情,它承载着微信和腾讯的巨大期望。一个显而易见的作用,就是替代应用商店,APP占用空间,占用内存,还需要下载,花费浏览,变身小程序,“无需安装、无需卸载”,手机上装那么多APP有啥用,还不如都换成了小程序,省空间,省桌面,省流量。当然并非所有应用都能变成小程序,但根据长尾理论,长尾APP的数量规模在所有APP的80%上下,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对于苹果APPstore的威胁可想而知。
APP思维:是开放,还是圈地
APP思维是一种开放思维,在软件和互联网发展历史上成就了不少成功的产品。
微软公司以Windows成名,在桌面软件方面主要Office办公软件系列,还有个别游戏,但真正让人们无法离开Windows平台的是,数以万计的优秀软件和游戏,以及硬件厂商和外围配件。开放的平台成就了微软。也正因此,Windows平台在苹果和谷歌已经如此强大的今天,仍然很难将撼动微软在PC领域的地位。
同样,苹果和谷歌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崛起,靠的也是APP思维。iPhone的触屏设计的确很酷炫,但如果Appstore里没有现在上百万计的APP,苹果手机也不会有当前的成就。谷歌在开放思路上走得更远,他们直接把Android开放给每个手机商,安卓手机遍布全球。
在社交软件领域,Facebook也玩过开放和Web app,刺激了用户的高速增长。在软件领域,Chrome同样是一款开放的软件,和火狐一样,谷歌允许程序员在Chrome平台上开发插件,让浏览器变得强大。国内的360浏览器,开发的专门抢票插件,每年为数千万用户抢到火车票,成为抢票神器,倍受用户欢迎。
腾讯也搞过开放平台,比如在学新浪微博开放了腾讯微博,学开心网,开放了QQ空间,但让感觉不够彻底,缺乏诚意。腾讯最擅长的开放,应该是把腾讯面板开放给内部的抄袭项目,通过QQ庞大的用户倒流能力,带出了一批腾讯QQ系产品,比如QQ音乐,QQ空间,微博等等。QQ面板上每增加一个图表,腾讯帝国就在互联网中圈了一块新地。
微信的公共号算是一种媒体开放的形式,让所有媒体(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在微信平台有个公众号,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辛勤内容耕耘和自己人脉,去传播信息,增加粉丝,提高影响力。现在,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号,完全可以和国内最火爆的社交产品(微博)的影响力一较高下。微信小程序项目如果进行顺利,可望成为继公众平台之后,更有粘度的产品,它所创造的平台价值,甚至有可能某些二三线操作系统(如黑莓、winphone)的价值。
腾讯的第N次跨越
微信诞生之初就受到移动运营商的关注,这些运营商企业也推出类似的产品,但大多无疾而终。最近,国内三大运营商的财报都不太好看,除了“用户饱和”“营改增”因素之外,“OTT”业务导致语音收入下降,是很重要的原因。
OTT是什么?根据360百科,OTT 是"Over The Top"的缩写,是指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这种应用和目前运营商所提供的通信业务不同,它仅利用运营商的网络,而服务由运营商之外的第三方提供。
目前,典型的OTT业务有互联网电视业务,苹果应用商店等。OTT来源于篮球等体育运动,是"过顶传球"之意,指的是篮球运动员(player)在他们头之上来回传送而达到目的地。
微信的壮大从某种程度看,就是用自己的“微信”的图文、通信服务替代了运营商的语音服务,让用户更加依赖微信通信,手机短信和通过功能反而成为辅助功能,至于运营商的彩信更是没有生存空间,最终把运营商打回原型,成为“基础服务商”或者“数据提供商”
腾讯总是通过跨越和干掉一个个行动迟缓的超级企业,然后成就了自己。微信的思路从某种程度是来自QQ,当年人们借助QQ发短信,取代了收月租费的“传呼机”;通过免费的语音聊天和视频聊天,部分取代了电话。不同是,微信干掉了移动运营商,而QQ是干掉了固话服务的电信运营商。
不止如此,微信和支付宝的红包大战,让大街上除了微信就是支付宝的二维码,一家家银行在二马的支付战争中,沦为看客;滴滴和快滴的返利大战,让传统出租车行业举步维艰。
微信小程序或许将迎来又一次跨越,让程序员跑在微信搭建的平台上,而不是本应该属于他们的操作系统上。
而这一次面对的对手将非常强悍。在iOS上遇到的苹果,而在安卓系统上,将直面谷歌和一众应用市场。腾讯和微信是否能够幸运地实现下一次跨越,真正跳过苹果Appstore,苹果真的会像当年的传呼机、和移动运营商和固话运营商、还国那些不思进取的银行和出租车公司,让微信的小程序从头顶跨过?
我想,这很难,但我也很期待。
彪悍的苹果一言不合就下架
微信这次要面对的是对市场反应非常敏感的苹果公司和谷歌公司,而苹果向来以做法强悍著称。苹果appstore曾经多次下架知名APP,从腾讯到迅雷,从玩O2O的美团,到资讯app今日头条,没有一个躲过苹果的毒手,真可谓“一言不合就下架”
这还不是最狠的。曾经在PC浏览器风靡的Flash是由知名软件公司Adobe开发的,苹果也不留一点面子,借口Flash不安全,费电,直接在苹果的手机浏览Safari不支持Flash,这意味着苹果彻底关闭了Flash在智能市场的大门。
但笔者认为,如果苹果兼容Flash,已经存在的无数个免费Flash程序和游戏,让苹果AppStore的价值大打折扣。说白了,人们只要下载一个支持Flash的浏览器,从网上下载免费Flash程序和游戏,哪还用的花钱买AppStore里的应用呢?!
现在小程序面临的恰恰是当年flash的局面,要知道flash的用户绝不比微信少,仍被苹果驱逐门外,微信又怎能逃得过这一劫呢?!互联网生态如果比喻成一座宏伟的楼房,苹果是这栋楼的管理者,而微信虽然用户多,也仅仅是最顶层(应用层)的使用者(酒店)而已,如果不顾楼主的感受,在楼顶开个大Party,或者也盖两层小洋房别墅,吸引其他的客户。苹果面对这样的“违章建筑”,一定选择毫不犹豫地拆除,在appstore里下架微信。
微信下一步推演
也许张晓龙造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在小程序发布和上线时,非常低调避谈“应用”,用小程序弱化之,还借用苹果iPhone发布的照片,向苹果致敬,颇有点刘备对曹操使用的韬晦之计。从未来看,微信应该会很留意以下几点:
1 保持经常性与苹果的沟通,弱化小程序的app属性,强调在线,轻巧,避免微信被下架
2 在很长时间内,专注免费小程序,避免小程序收费,给苹果appstore带来的冲击,惹怒苹果。
3 考虑到谷歌对安卓市场开放和放任,微信小程序在安卓端研发速度和产品升级速度较快。
4 加快线下推进小程序的BD与合作,与餐饮,零售企业O2O服务企业的 合作。甚至专门针对不同企业推出小程序模板。
5 组织线下开发者的活动与学习,与腾讯云服务打通,为小程序提供相关的配套服务。
【来源:艾瑞网 作者:米晓彬】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