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钻进牛角尖 这些手机很难走出小众的怪圈手机
想要获取用户的目光,成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一个已经相当成熟的市场,或许将自己打造成一个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异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面对手机市场的一片红海,一个新生或者小众的手机品牌该如何突出重围,摆脱在死亡线边缘挣扎的窘境?对此,借用锤子科技老罗的一句话:“差异化”。
在同质化严重的环境里,对于那些自身体量比较小、各方面实力都处于劣势的小众品牌来说,寻求差异化,打造自己独有的特点,试图借此来实现弯道超车确实是不错的思路。
但是,任何成功的差异化都是建立在最基本的“用户体验已经完善”的前提之下,而如今有一些厂商似乎在自身基础都没夯实的情况下,急于寻求差异化,最终走进了为了创新而创新的死胡同。
代表一
努比亚(死磕相机)
索尼跟努比亚可以说是目前小众手机市场中最钟情于拍摄的厂商了。不过索尼对于相机的高要求是有资本的,毕竟几乎所有旗舰手机搭载的相机模组都是索尼的,在这块“金字招牌”下,追求极致效果无可厚非。
但是努比亚却不同,作为中兴的子品牌(2012年10月创立)要比荣耀、魅蓝都有先行优势,而且发力互联网手机领域也最早。但如今“后生”们都已经功成名就,努比亚依旧不温不火,隐然小众。造成这一窘境的主要原因就是其过分地钻牛角尖。
每一次努比亚的发布会都会拿出很长的时间来宣传自家的拍照功能,而且宣传的角度永远是那么不接地气,比如说:拍星星、光晕、星轨等。不可否认,努比亚在发布会上所提供的星轨样张非常惊艳,但又会有多少用户是为了拍星空而去购买努比亚的产品?况且一般用户也拍不出发布会上图片的效果。
在努比亚不厌其烦地讲述自己产品的小众需求和功能同时,其UI却一直也饱受诟病。功能不完善、臃肿、优化差、更新慢等问题一直广受吐槽。相比于手机拍摄清晰、甚至拍出星轨这样高逼格的大片,绝大多数用户还是更在意日常使用的流畅性吧。
但是,努比亚似乎并没有发现这一点,而是依旧在对外宣传推广时不断的和拍摄大片较真,同时饱受用户诟病的UI却没有明显改善,这也使得努比亚离大众市场越来越遥远。
代表二
摩托罗拉(认定模块化)
归入联想旗下的MOTO已经成为手机界中不折不扣的“异类”,在大家都在追求曲面屏、全面屏、双摄的时候,MOTO依旧在坚持着自己那小众的模块化。
6月1日,联想在美国正式发布了旗下模块化手机的新品Z2 Play。手机无论在外观设计还是在硬件配置层面都缺乏亮点,449美元的售价更谈不上性价比。唯一可以拿出来宣传的就是,它也是一部可以搭载不同模块化配件的手机(与MOTO Z相同)。但是,作为主要卖点的模块化,真的是一条明智的差异化出路吗?
早在2013年,MOTO就提出了模块化的概念,并且也推出了两款模块化概念机,但最终受限于工艺难度和技术瓶颈,被东家谷歌悄然放弃。
改姓“联想”之后,MOTO依旧坚持模块化的思路,只不过与谷歌此前力推的模块化手机有很大不同。谷歌的思路是通过模块化来降低手机成本,同时也为用户降低手机升级所需的费用。而现在MOTO的模块化主要是增加外部设备,如摄像模块、投影模块等,增强手机的整体性能。
但是,本就不便宜的MOTO手机再加上模块化配件,高昂的价格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有舆论甚至分析,MOTO的模块化思路很难有美好前景:手机本就是一个高度集成的产品,对于主流用户群体来说,一部续航长、拍照好、性能强的一体化手机已经足矣,为何要购买不同外置模块化配件去获取所谓的强大功效?
另外,由于过度追求模块化设计,也令联想无暇顾及手机系统方面的优化。这也导致国行版MOTO系列手机的内置UI较为简陋,仅仅是阉割了谷歌服务的原生安卓系统。面对横行国内应用市场的流氓软件,搭载近乎原生安卓的MOTO让用户的使用体验十分糟糕。有传闻称国行版的下一代MOTO旗舰会搭载ZUI(ZUK的遗产)。如果真的如此,用户体验应该有所改善,尽管ZUI在一众成熟的国产UI中并不亮眼,但比起阉割过的原生安卓还是强上很多。
糟糕的系统体验,加上注定小众的模块化卖点,MOTO手机在国内市场恐怕难以摆脱小众的帽子。
代表三
ivvi(裸眼3D)
说起ivvi,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个品牌。ivvi曾经是酷派旗下子品牌,后来大哥酷派被乐视招安之后,ivvi也被卖给了超多维。
如今,名不见经传的ivvi也将自己逆袭的希望寄托于“裸眼3D”之上。不过ivvi这个“裸眼3D”功能比起努比亚拍星空、MOTO模块化要更加不靠谱。在如今整个VR市场都在遇冷的情况下,手机终端的虚拟现实几乎完全不被用户关注。难道说,ivvi想凭借一部手机就打造出IMAX 3D影院的效果?未免有点异想天开了。
另外,ivvi自身的短板也相当明显,较为普通的硬件配置、平庸的ID设计,再配以不菲的售价,想依靠裸眼3D功能回春,显然很难有用户买单。
思考差异化是好事,但差异化的加分效果也是建立在产品自身过硬基础上的。如果硬件配置、系统UI等等一些列基础都没有达到用户需求,那作为卖点的差异化功能也自然就没有意义了。
有特点、高逼格没错,但别钻牛角尖
不可否认,努比亚的拍星空、MOTO的模块化、ivvi的裸眼3D都是有其自身特点。但是三家厂商不遗余力地宣传这些功能时是否想过,这些所谓的创新是不是用户真正所需要的?有了这些特殊功能,能有多大程度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或者说,这些功能仅仅是为了提升产品自身的逼格,为了宣传而宣传。
在这些小众厂牌不断强调自己差异化特点时,或许用户看到宣传片都会发出:“哇!这个功能好炫”,但感叹过后真正愿意掏钱购买的用户能有多少。说到这里,让小编想起了科技界“黑科技”的代表索尼。
前不久索尼宣布砍掉定位为次旗舰的“Premium Standard”系列机型。这是索尼移动业务在过去几年风雨飘摇中,或者说无数次“被倒闭”后,最果断的一次断舍离。
或许,手机业务没落的索尼移动就像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直埋头苦干的“匠人”。确实做出过一系列令人炫目的黑科技产品和功能,但是这些看上去非常炫酷的功能却始终停留在“看上去炫”而已。这些黑科技是自己觉得用户非常需要,还是潮流变革趋势中用户的真正需求,似乎已经不在索尼的考虑范围。
再黑的科技也没有改变索尼移动产品逐渐变成了炫酷却不实用的代表。比如说4K分辨率屏幕、960fps慢镜头拍摄等等,所谓酷炫的背后是难以人心的尴尬。
寻求差异化是好事,但别太钻牛角尖,为了创新而创新的东西,并不会得到大众的认可,也不能帮助自己走出“小众”的怪圈。另外,任何成功的差异化案例都是建立在自身已经满足用户基本需求的前提下的,“空中楼阁”并不靠谱。
没有手机品牌生而追求小众,或无奈或苟且但都盼着“诗和远方”。历经五年艰辛,一直坚持特立独行,如今终于大卖的锤子手机可能是一个范例,但故事背后也不是简单的标新立异。
来源:懂懂笔记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