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酷骑的败局,并不会让ofo摩拜们高兴起来业界

/ 互联网圈内事 / 2017-11-21 16:55
捋一捋共享单车的现状,所谓的“下半场”或者“洗牌期”已经告一段落,以酷骑、小蓝单车死亡,永安行和哈罗单车合并为主要标志。

捋一捋共享单车的现状,所谓的“下半场”或者“洗牌期”已经告一段落,以酷骑、小蓝单车死亡,永安行和哈罗单车合并为主要标志。相比于ofo和摩拜,其他二三线品牌基本已经无力回天,只能在有限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还要时刻警惕“巨人的入侵”。

但是,这绝对不是说ofo和摩拜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寒冬已到”,ofo摩拜也不能幸免。

早上挤北京6号地铁,费了老大劲才挤上去,缝隙中听到旁边有两个姑娘说话,一姑娘说,她一朋友要进ofo,另一人就劝他别去,结果两人争论起来,正方说ofo海外形势乐观云云,反方列数共享单车弊病。两人争执不下。末了,另一人补刀说,ofo要倒了,通知我一下,我把押金取一下。说完后,两姑娘哈哈大笑。

事未必好笑,但让人联想到严峻的押金问题。

圈大佬朱啸虎最近的发话也值得注意,朱啸虎说,靠烧钱起来的基本都是伪需求,以后不再投烧钱项目,暗指对共享单车现状的不满。不久前他鼓吹ofo和摩拜合并才能盈利,但结果却被ofo和摩拜无视。

整个行业正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酷骑小蓝引爆行业黑幕,退押金潮还会远吗?

共享单车发展的这一年多时间里,酷骑和小蓝单车造成的社会破坏力要远远大于行业的环境问题,后者更多是管理不善、人性阴暗面导致的,基本也是一个新兴行业会经历的,酷骑和小蓝的破坏力在于,直接让整个共享单车行业陷于不义之地。

日前,酷骑发布通知,现场退款只能前往四川成都,之前全国用户只能去北京退款,现在又变更地点,十分荒唐。小蓝的押金退还目前还没有方案,但值得注意的是,酷骑和小蓝的委托方——四川拜客科技有限公司只是家成立一年左右,员工不到150个的创业公司,旗下共享单车熊猫单车也面临押金难退问题。

一切的根源在于挪用押金。公开报道显示,酷骑和小蓝都曾大笔挪用押金。更让人惊讶的是,两家企业都曾宣布与银行合作托管押金,但结果被相关银行否认。

欺骗、违法,酷骑和小蓝让很多单车用户伤透了心。据北京晨报报道,已经有用户采取“随骑随押,骑完即退”的方式降低风险。就像本文开头提到的小故事,类似的质疑已经比较普遍,波及摩拜和ofo。

那么,退押金潮还会远吗?即使波及面不大,但毋庸置疑,免押金将成为衡量单车品牌的一个核心优势,冲击整个行业。

11月7日,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信用助力分享经济发展报告》明确指出,信用免押金成为分享经济新趋势。进一步加强这一趋势。

押金是命脉,ofo和摩拜也不太敢太冒险

在押金问题上,ofo和摩拜也没少受质疑。央视曾以《数亿元共享单车押金去哪了?背后的水好深》质疑ofo和摩拜。挪用押金,利用押金进行投资等行业公开的秘密也一直是悬在ofo和摩拜头上的利剑。但无论是ofo和摩拜都没有做到信息完全公开,大家并不做到押金的具体处理情况。

事实上,押金也是衡量共享单车企业的发展状况、实力、信用的重要指标,重要性相当于银行的资本。作为竞争力的体现,部分二三线小众品牌实现的免押金政策,作为行业龙头的摩拜和ofo的步子迈的并不大。不久前,ofo还将99元的押金提升至199元。

公开报道显示:自2017年3月16日ofo与芝麻信用达成合作后,ofo已向全国25座城市的1500万名用户提供了免押金服务。8月7日,摩拜单车在全国推出新用户免押金试骑活动,全国150城市的新用户均能享受到该优惠。

两家企业在免押金上都比较谨慎,更多的还是一种小范围尝试和营销手段。大范围免押金对平台的各个方面都会造成挑战。比如信用免押金更多和第三方信用平台合作,APP平台流量流失是个突出问题。比如之前支付宝免押金服务中有小蓝单车的服务,用户一般就登陆支付宝使用。

有数据显示,免押金对市场的影响力是比较明显的。今年3月和4月,ofo分别在上海和杭州实施免押金政策。其中上海还是摩拜的大本营。据Trustdata发布的《2017年Q2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在上海和杭州,ofo的市场份额均明显超过摩拜。

11月19日,腾讯启用信用分功能,腾讯信用分高于630分即可成功申请摩拜免押金。一场免押金的追逐战正全面拉开帷幕。

摩拜和ofo海外行,目前只是一场企业秀

国内市场的饱和使摩拜ofo纷纷向海外扩张,但海外市场真的是香饽饽吗?在新闻上常常听到摩拜和ofo在世界范围内攻城略地的消息,但很少有报道明确显示两家企业在海外的投放数量,这已经成为一个谜,而这也是问题的关键。

今年5月,ofo供应商上海凤凰表示,有100万辆用于投放海外市场。但截至今年5月,ofo海外日订单量才超2万单。另据7月的21世纪经济报道,ofo官方表示已经在海外投放近万辆小黄车。

最新两则消息,摩拜在荷兰投放150辆共享单车,在英国纽卡斯尔首批投放1000辆共享单车。事实上,两家企业在海外单个城市的投放量往往是一千辆左右的规模,甚至在一个国家。和国内一个城市动辄几十万投放量相比,简直少得可怜。

在发展中国家投放的数量比较多,比如ofo目前在泰国投了6500辆自行车。但是,总体的投放量仍然很少。据“品途商业评论”估算,摩拜和ofo在海外市场的投放量不超过3万辆。这与两家企业相继拿到六七亿美元融资用于海外扩张作比较,简直不值一提。

共享单车的出海行正在起步阶段,目前的影响力止步于提升品牌认知度,打造品牌形象这一层面上,远远谈不上大规模投放。

无法大规模投放是巨大的风险,共享单车在国内风行,很大原因来自于国内的人口红利以及城市交通的不足,所以国内市场可以容纳大规模的投放,由此产生规模效应,并产生利润,但这一市场基础在国外并不存在。

以全球主要城市为例,东京市中心区,90%以上客运量由轨道交通承担,车站间距离不超过500米;纽约人主要是搭乘公共 、地铁及渡轮上下班。

根据全球顶级战略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2016年10月公开发布《2018年中国 共享出行市场分析预测报告》:北京的车均道路面积仅为31平方米,低于纽约、东京等国际主要城市。我国人均城市轨道交通里程数、每平方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数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重点城市。

所以,“最后一公里”的概念在国外市场,尤其是发达城市很难成立的。

更别提悬而未决的环境问题、较高的监管运营成本、手机支付还未普及等多种阻碍因素。某种程度上而言,这更像是一场企业秀,目的是提高品牌形象,增加开展新业务、融资等方面的利好。

四处出击,谁能讲更漂亮的故事?

朱啸虎说,ofo和摩拜合并还为时尚早,还得打一会儿。而战场无处不在。

6月低,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在达沃斯论坛上称:“共享单车只是物联网的第一步,未来还可以拓展的方面很多,去拓展市场比当下的赚钱更重要。”显示出对新业务的野心。

7月初,摩拜推出便携式骑行雨衣,售价286元一件。但结果反响平平。今年10月,摩拜开始做共享电单车,并已经在浙江绍兴地区封测。

最近,摩拜还推出一款名为“摩拜能量芯”的移动电源,这款移动电源不但可以驱动摩拜电单车行驶7-15公里,也可以拔出来为手机充电。

除此之外,摩拜在10月份还上线网约车功能,甚至和贵州新特电动 签订协议,就定制共享 等方面达成合作。

与摩拜动作频频相比,ofo显得有些平静。不过,ofo联合创始人薛鼎曾说:“我们甚至有大胆的设想,在小朋友的穿戴上植入芯片,可以与最近的共享单车连接,实现精准定位,预防儿童走失。”也透露出业务扩张的野心。 

这些小范围尝试或者概念,虽然还未成型,但表明两家企业正在物色新的增长点。但可以明确指出,按照目前的进展,想要培养一个新的增长点并不容易。

当然,醉翁之意不在酒,谁能讲出更漂亮的故事,谁就能获得更多资本的认同,这或许才是竞争的核心。ofo和摩拜的比拼未必是以某一方具有压倒性优势取胜,更可能是某方以微弱优势胜出,成为合并的主导方。

最后,寒冬已到,共享单车的使用率也会下降,总之,对于ofo和摩拜,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冬天。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