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Q1日活跃用户增加40%,那么微信支付?专栏

/ 举个栗子 / 2017-05-22 10:33
阿里和腾讯没什么好比的,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PK比较有爆点…

腾讯和阿里巴巴市值都突破3000亿美元,本来是好事,但不乏少数媒体非要在二者之间对比一番,引发口角。

其实腾讯和阿里巴巴是两个差别很大的公司,放在一起比较,不论选择哪个维度,都可能无法得出客观的结果。然而在两个公司的布局中,支付宝与微信的竞争反而更加有比较的爆点。

近期,艾瑞发布2017年4月APP活跃用户排行榜,微信、QQ持续霸榜,而第三名居然支付宝。据媒体报道,在确定不做社交,专心聚焦金融商业之后,支付宝Q1日活跃用户反而增加了40%。看来,聚焦还是有好处的。

此外,易观国际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Q1支付宝占据了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53.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腾讯金融(微信支付和财付通之和)份额为39.51%。双方基本保持了14个点的差距,微信支付份额快速上升的势头出现了被遏制的趋势。

其实支付宝(或者说蚂蚁)一直有点冤枉,在政策面前,因为支付宝最大,受到额外的“眷顾”最多,有行业老大在前面顶风雨,行业追随者们可以躲在后面受益。而微信作为社交app,的确看起来更热闹,让大家觉得微信支付很厉害。

事实上是这样么?表面来看,支付宝与微信有这些对比维度,社交、支付场景、金融。但其实,二者最终要比拼的都是有效连接现实世界的能力。

<h2>数据通往世界的拦路BOSS:社交、支付场景、金融。</h2>

拆分开来说。

一山不容二虎,不是绝对的,主要得看山头够不够大。支付宝做自己的支付,微信做自己的社交,原本没有交集的支付宝和微信,却因支付场景产生了交集。

微信的支付来自漏斗形,其八亿用户中只要有一部分漏下来使用支付场景,就会有很大的势能。

支付宝没有自己的漏斗,在移动化的过程中,还背负着PC时代的一些包袱,为了增加活跃用户,支付宝甚至做出不少社交化尝试,甚至引发了舆论危机。但是,支付就是支付宝的基因啊,其在PC时代积累的B端、C端用户会自然而然继续连接。

微信的发展让很多人睡不好,毕竟好几亿用户的第一步已经建立。在尝试成本比较低的互联网行业,于是出现了很多社交化的尝试。直到2017年初,支付宝想明白了,确定不再做社交相关的改变,专心金融和商业。

有了主心骨方向之后,支付宝的日活跃用户反而上升了40%,在活跃APP中跃居第三,仅次于纯社交的微信和QQ。

聚焦这事儿不容易。尤其在噪音入耳、充满诱惑的阶段。到底社交带来的“红包”场景,能否最终顺利转化为支付、消费的场景?这点微信支付在线下的推进比较顺利。那么支付、交易之后,能否顺利转化成商业级应用?比如之前已经被推演无数次的,商户端CRM管理,把系统端从商户的前台到中台、乃至后台。

对,这里说的就是O2O,从2012年,这个概念在中国落地以来,到现在,这种数据化浸入商户中后端的尝试依然在进行。抬手够得到的果子,已经被吃完了。想摘取更高地方的果子,大家就得想各种办法。

支付宝诞生就是为了商业服务,而红包其实就不算支付,只是一次流动,而非消费。很多人把红包当成游戏,而一分钱的红包其实会浪费三分钱的流量费用,其占据的计算资源跟200块红包是一样的。只有在打车、买烤串,这种才算消费。日常消费毕竟是少数金额的流动,比如很多人微信支付的场景就是零钱可以cover 的额度。再多就要切换场景。

日常支付场景之外,到了金融场景,微信支付就弱下来,而支付宝的优势就凸显出来,除了App端的理财,又单独做了聚宝,并且开发了芝麻信用、场景保险等许多延伸应用。金融时代的关键是,信用和流动。衡量财务角度的数据信用,得综合看一个人的消费、理财、交易等数据,而非看其吃烤串、买酸奶的数据。

这部分就是支付宝的优势。大水漫过水泥地,表面看起来已经都被覆盖了,但到了水下,需要真正的深入挖掘,还需要别的工具。

<h2>支付宝和微信都做了什么?</h2>

社交化的红包是为了支付服务,而支付是为了两纵一横的方向,一个是纵向已经有坚硬壁垒的金融。一个是纵向未被开垦的现实世界,迎合这波科技融合工业、互联网连接线下的浪潮。一个横向是,国际化。

在金融这个方向,背后有阿里的支付宝拥有优势,但也会承担更多来自现实的阻力。

在连接现实世界这个方向,可以从C到B,让用户去倒闭商户开通支付,也可以从B到C,扎扎实实做好商户端的数据、支付服务,商户会很乐意把线下流量导过去。二者相辅相成。

在商户端服务方面,支付宝聚焦金融、商务之后,开始开发很多基于B端的产品,之前的未来城市、未来医院、未来公交系列,甚至未来城市系列。城市线下的交易场景之多,每一块都是处女地。

而微信没有这个基础,被寄予厚望的小程序,其实核心就是在为B端服务的,而线下“搜一搜”、“看一看”,也是服务于连接现实的场景。但遗憾的是,小程序高开低走,并未能带来巨大的改变。从近期支付数据可以看到,微信带来的上升势头已经被遏制,暂时被压制在那个点位。

此一时彼一时,就像支付宝移动化转型的时候,避免不了PC端的拖累,在流程上不如微信支付轻盈。但是现在微信在建设整个生态的时候,其面对的问题,对微信支付进行商业、金融方向的尝试也会成为历史拖累。

微信到底要不要去与生态体系内的服务去争市场,要不要与腾讯投资的京东、,美团去争夺商业、线下的市场?要不要树立更多敌人?如果微信也四处出击,会不会走回当年腾讯被骂“狗日”的老路?

当然,还有一横是国际化。中国人出去旅游,需要电子支付,这是第一步的场景。而背后有阿里云、电商这些B端服务的支付宝,在国际化支付的拓展势能,是优于游戏依托的微信的。而在时间线上,蚂蚁、支付宝的投资、业务落地的布局也更早一些。

所以说,谁能把国际化的大饼真的摊开,吃到嘴,谁能更快摸清楚水面下的商业规则,并找到突破口,这才是未来三五年争夺的方向。那些每天把一块钱红包拆分很多分孜孜不倦玩红包游戏的群体,其商业价值进化的期望值,低到不值得预期。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