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外迪失去的十年,看WiFi行业的迷失与重生专栏
2007年,张程出国旅游体会到WiFi的刚需和趋势,创立迈外迪,之后我们在全国很多城市的咖啡馆等场所看到有广告的WiFi服务就是迈外迪提供的。在今天看来,这个想法很小,但却开启了一个新的无线时代。
2015年底的时候,张程和我在2016白马湖峰会晚宴后聊天,当时已经很晚,大家都有些疲惫,几乎是躺在咖啡厅的沙发上。那天的感悟是“迈外迪是最早用IT的方式切入商家,为全国优质的商家开展合作提供网络服务,但是却似乎错失了一个时代”。因为后面才出来的美团、点评、饿了吗似乎更有名气,甚至现在红火的杭州二维码点餐软件也如日中天大搞“供应链和金融”。虽然迈外迪也有牛逼的融资旅程,和小米、腾讯、万达都有资本层面的动作,但“还是有点心不甘”。作为商业WiFi运营商的绝对标杆,迈外迪的不甘心是整个行业的缩影,万事俱备,东风没来。
我们没有错,只是错过了些什么?
发展多年以后,笔记本电脑登陆WiFi的格局终于迎来变局。2012年,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除了已经普及的家用WiFi,在很多公众场合提供免费WiFi的商业WiFi开始出现,以共享模式诞生的WiFi万能钥匙也写下了第一段代码。当时这种免费的模式肆虐着整个中国,一夜之间,一个小商家能收到3-5台路由器,而他们的故事也就是“portal广告”加看不到未来的“大数据”,猛科技看到,一大波投资人、创业者、热钱涌进来,不断有公司宣布拿到xxx巨额融资,连续四年的WiFi产业峰会开展得如火如荼。
四年过去了,虽然有很多“新三板挂牌”,我们为什么没有一家伟大的公司出现?
1、 受制于成本,进场费,技术等原因,诸如16WiFi等场景的WiFi质量一直被诟病。WiFi的口碑一直不太好,加上连续两年cctv的不太准确的曝光,让行业遇冷。好在到2017年,随着资本、政府力量的介入,WiFi的质量已经提升到全新的阶段,前两天老韩还特别写了篇《上海好WiFi》盛赞WiFi体验俱佳。
2、 场景碎片化,WiFi技术本身无法做到漫游,所以注定WiFi只是4G网络的一个补充。虽然我们也注意到脸谱和谷歌都在国外推动超级WiFi,国内也有几十个城市在做“WiFi无线城市”,我个人认为他的主要功能在于物联网和大数据,而且价值远远大过于目前我们看到的“蹭网”。
3、 商业模式很清晰,但不足够盈利。一台路由器的成本加上运维等合计达到每年500-800元,而目前免费WiFi的盈利非常少,不足以平摊成本。值得注意的是从2016年开始,工厂、工地和高校类似场景的收费WiFi已经得到验证,另一方面,建设WiFi甲方付费已经成为主流,在这种情况下,洗牌结束后的WiFi产业越来越健康。
4、 如果说以上问题得到逐步解决,但有个根本的问题就是从安全和用户体验(无线漫游)的角度出发的问题,特别是日益增多的政府主导的公共WiFi,都急切的需要一个超级APP来统一所有WiFi。类似需要一个滴滴打车来统一所有出租车。支付宝短暂掺和过,微信开放过微信连WiFi接口,但不如独角兽WiFi万能钥匙日活2-3个亿来得彪悍。无论过去怎么样,无论是谁,如何从蹭网工具到联网工具的转型,关键还要寻找合适的商业模式,建立开放的平台生态,让WiFi从技术、商业、利益方面都全范围“整合起来”是当务之急。
说到这里,我们在2013年就讲,WiFi是下一个移动互联网入口,我感觉不如一些具体的应用和服务来得凶悍,比如当下火热的内容创业的优质内容就是很好的入口,又比如当下牛X的王者荣耀其实就是最好的入口。
所以,在雄歌看来,商业WiFi的问题还是量没有达到一个高度,无法达到量变到质变,第二个行业的整合错过了最佳时机。(2015到2016年很多WiFi公司都被各种资本包养,后面整合的可能就越来越少了。)
另外一个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我们缺乏积极的精细化运营、持续创新和拥抱。具体来看就是网络服务提供之后,广告收入化为泡影,我们在应用和服务方面切入太慢,我们对这张网的精细化运营远远第一行业水平,可以说80%的网络铺设之后缺乏服务和运营。(直到现在,才有很多本地集成商在和BiGWiFi探讨运营合作模式,例如微信新媒体解决方案、会议解决方案、无线城市运营解决方案。)
面向C端和B端的互联网服务或者O2O服务的探索,我们太少了。你不创新,就被创新的人干掉,例如国内有几家医院WiFi提供商最后被微医收购,而禾连则积极推出的面向用户和医生的独立应用。最近迈外迪也在大搞转型,做会员和支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只是动作要是更快一点就好了。
后记,坚持你所坚持的,相信你所相信的,迷失之后,清新的人蓄势待发。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