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第一财经年度峰会在沪举办 势在前行专栏
科技观察线11月30日消息,昨日,以“势在前行”为主题的2017第一财经年度峰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20位经济学家、企业家、独角兽公司创始人、投资人齐聚会场,带来了十余场关于新实体经济与中国创新的 分享与讨论。
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蓉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未来创新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第一动力的地位将更加稳固 。”
十年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世界进入了新常态。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袁志刚教授分享了全球金融危机十年的启示,他从危机后全球经济困境入手,解析了其进入复苏通道的过程,同时也指出,长期投资不足与技术进步,是全球化面临的两大冲击,繁荣迟迟没有到来。
袁志刚教授说,依靠中国以及未来的新兴经济体,依靠包括投资拉动、创新拉动,特别是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拉动,是全球化风险的解决方案。
另外,大会还邀请了在创新领域具有发言权的主讲嘉宾,分别从生物及基因技术、新商业的角度,展望中国企业如何引领未来。
华大基因集团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汪建认为,基因科技是重要的战略发展机会,他指出,生命时代的价值体现数据的价值,现在生命科学和产业遇到的问题在于生命科学的可量化性、可交换性、可定价性远远不如物质生产,“未来民生会带来巨大的科研机会,也会带来巨大的产业机会。”
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卫哲在演讲《商业的未来》中分析了电商及传统零售的软肋,他分析说,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以及企业家对技术的渴望、对新模式的追求,意味着新零售的未来一定在中国。
而针对制造业的竞争力话题,第一财经研究院也对其《全球劳动力单位成本报告》进行了预发布。第一财经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日本一桥大学经济学教授伍晓鹰在演讲中指出,危机前中国以低成本的优势实现了史无前例的超高速制造业扩张,危机后几乎在中国所有制造业部门劳动成本上升速度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这使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持续下降。“中国制造业需要一个新的制度引擎,那就是市场,把资源配置交给市场,让市场解决产能过剩、企业重组、技术升级,使中国制造业重振竞争力。”
新一波中国互联网公司上市热潮又起,与以往不同的是,它们有着原生的中国创新模式,在发展速度上也是全球领先的,大会还邀请了刚刚分别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的两家企业的创始人对创新模式与创新速度进行解析。
作为中国网络文学教父,阅文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吴文辉在全球范围内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吴文辉指出,从闭环到生态,中国网络文学一步步实现了生态式共赢发展,近年屡次引发热议的“网文出海”热潮证明了中国网络文学付费模式的可行性。未来阅文集团将抓准、抓好深受海外读者喜爱的原生IP,“中国定能拥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超级IP。”
作为全球AI金融创新第一股,简普科技|融360 过去6年多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有 应用的实践。联合创始人兼CEO 叶大清在演讲中表示,金融AI已经来临,只是尚未雨露均沾。
从0到1,再到10甚至100,独角兽公司怎样让速度、规模与组织质量结合起来,从而获得真正的竞争力?4位独角兽公司创始人-触宝联合创始人兼CEO王佳梁,流利说创始人、CEO王翌,DotC United Group创始人、CEO石一和小红书创始人瞿芳与私董功场的创始人兰刚,就“独角兽与新型领导力”进行了深入探讨。
投资人是把握新经济趋势和推进创新的重要力量,由第一财经日报科技记者邱智丽主持,金沙江 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宓群、线性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淮、启明 主管合伙人甘剑平就2017年面向新人群、新内容、新消费的投资逻辑、投资定律进行了回顾,并进一步探讨了2018的投资主题。
庆科信息CEO 王永虹
未来,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基础的技术与能力,如何服务于实体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威马 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沈晖,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夏一平,庆科信息CEO王永虹在大会的最后,分别围绕人工智能与新实体经济的主题,在主旨演讲环节,展示了各自所在领域的实践,在圆桌讨论环节,探讨了人工智能、物联网与实体经济中基础产业的结合。医疗、能源、交通出行等领域,关系到经济的基本面。
第一财经首席执行官周健工
“后金融危机十年来,不管是中国经济还是全球经济,都希望通过技术的创新与变革,实现结构性转型”,第一财经首席执行官周健工说,“中国正在崛起为全球最大的创新国度。”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