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传媒再签张艺谋!但三年亏14亿、蒸发70%市值,集了七大导演“龙珠”,难唤Netflix“神龙”专栏号
张艺谋签约前,已有徐峥、宁浩、王家卫、陈可辛、顾长卫、张一白,欢喜传媒在下一盘什么棋?
今天(5月24日)下午,港股上市公司欢喜传媒公告称,与唯臻(该公司对张艺谋执导的影视作品有独家投资权)签订合作协议,合约签订后,欢喜传媒将有条件向唯臻配发1.5亿港元股份,占扩大后股本的5.14%,同时向张艺谋提供1亿元(人民币)合作项目运营费用,合约期限为6年。
此外,合约中规定张艺谋必须完成以下几项条款:
1、欢喜传媒将有权独家投资张艺谋执导的三部网剧,题材由双方协定。
2、对一部网剧的独家投资权可替换为对张艺谋执导电影的优先投资权,该电影必须不受第三方合约限制,欢喜传媒的投资不少于60%。
3、欢喜传媒将获得(上述)张艺谋影视作品的所有有形及无形资产以及其衍生权利、相关权利。
4、张艺谋将成为欢喜传媒艺术指导委员会成员。
在签约张艺谋之前,欢喜传媒已经用类似的方式绑定了徐峥、宁浩、王家卫、陈可辛、顾长卫、张一白六位“大神级”导演,还与贾樟柯、文隽、王小帅、李杨、陈大明等导演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根据最新公告,几位导演股东的持股比例分别为:
<blockquote>宁浩全资拥有的泰颖占比15.03%;
徐峥全资拥有的泰嵘占比15.03%;
张一白占比4.8%;
唯臻/张艺谋占比5.14%。
</blockquote>另外三位没有显示股份比例的导演,根据之前签约的股份数额可大致计算:
<blockquote>陈可辛及吴君如占比4.91%;
王家卫占比3.42%;
顾长卫占比2.57%。
</blockquote>欢喜传媒三年绑定七位“大神级”导演
但累计亏损近超14亿港元
在与欢喜传媒签约之前,乐视是张艺谋的“老东家”,当时双方也是股份绑定的关系,张艺谋在乐视持股占比为1.44%。如今拿到欢喜传媒5.14%的股份,可见后者更有诚意。
股份绑定不仅可以加强导演与公司的联系,导演之间的利益关系也会随之增强。从宁浩、徐峥开始,欢喜传媒便在尝试“导演合伙人”制。
2015年5月13日,21控股(后更名为欢喜传媒)发布公告,阿里影业前主席董平、徐峥、宁浩将认购方发行约17亿股股份,每股发行价为0.4港元。而21控股认购停牌前最后交易日,每股港币1.92元,市价折让高达79.17%。赚大了有木有!
交易完成后,董平通过旗下的两家公司获得了21控股扩大股本后24%的股份,成为大股东。徐峥与宁浩各自获得19%股份,并列成为第二大股东。同时,宁浩和徐峥需要每三年为欢喜传媒负责一至两部电影。
交易方案公布后第二天,21控股的股价在当天上涨了129.69%,5月15日的最高价达到6.8港元,一周后,21控股的收盘价格在3.95港元。这意味着,董平、徐峥、宁浩等人通过此次入股,已实现了10倍的财富增长。徐峥和宁浩几乎一周分别就“赚”了15多亿港元。
2016年6月2日,欢喜传媒发布公告,与王家卫、陈可辛两位导演签订合作协议,欢喜传媒还将独家投资王家卫执导的两季共18集网络影视剧,二人都将为欢喜传媒提供电影制作服务。另外,欢喜传媒将分别向二人配股1亿股和1.445亿股,配股完成全面摊薄后,两人的持股比例分别为3.92%和5.66%。按当日的2.2港元/股计算,两人所持股票价值2.2亿港元和3.18亿港元。
2016年12月7日,欢喜传媒宣布,与顾长卫、张晓陵(张一白)、陈大明订立合作协议,顾长卫、张一白、陈大明将分别向集团提供若干电影及网络系列影视剧制作相关之若干服务、投资及其他权利。
同时,欢喜传媒分别向顾长卫、张一白发行7500万股及1.4亿股股份,分别相当于扩大后股本2.71%及5.06%。集团将分别出资4000万及1亿人民币用于发展顾长卫、张一白网络系列影视剧及作品。
今日,欢喜传媒再次公布重磅消息,签下张艺谋。如同华谊兄弟斥资10.5亿元收购冯小刚公司70%股权一样,欢喜传媒在大腕导演上的投入也是不小。不过也是因为在导演布局上投入过大,欢喜传媒的财报并不好看,已经连续三年处于亏损状态。
欢喜传媒的年报显示:2015年至2017年,年亏损额分别为9280万、12.54亿、9516万港元,累计亏损约14.43亿港元。其中,亏损最严重的2016年,以股份为基础付款额高达11.2亿港元,大多为绑定导演股东的大额支出所致。
连年的亏损也导致欢喜传媒的市值一路下滑,2015年5月签约徐峥、宁浩后,欢喜传媒的市值一度高达188.22亿港元,而截至今日收盘,欢喜传媒报2.05港元/股,市值56.75亿,三年跌去近70%,约131.47亿港元。
抓住年轻群体靠“流量明星”
大导多“挂名”,真的能拍好网剧吗?
欢喜传媒次与张艺谋签订的合约里,主要以合作网剧项目为主,将独家投资张艺谋执导的三部网剧,只是对一部网剧的独家投资权可替换为对张艺谋执导电影的优先投资权。这不是欢喜传媒第一次与大导合作网剧了,从陈可辛、王家卫开始,欢喜传媒绑定大导的条约里就加上了网剧的合作。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电影导演大咖便不断出现在网剧导演、监制的名单中,陈凯歌、黄建新、周星驰、冯小刚、管虎、王晶、刘德华、陈嘉上、叶伟民、赵薇、徐静蕾......电影导演“下海”拍网剧不再是“天方夜谭”。同时,网剧的“精品化”趋势,与年轻群体更紧密的连接以及更大的获利空间都在吸引着电影大导“走进来”。
但是,电影咖真的适合拍网剧吗?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电影知名大导的入局,资本也会随之而来,相较以往困于“钱景”的粗制滥造,网剧可发展的空间更大。同时,网剧的品质也会进一步向电影看齐,但是,这条路并不好走。
去年,管虎执导《鬼吹灯之黄皮子坟》豆瓣5.2分,而前作《精绝古城》则拿到8.1分。而且,业内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电影导演任监制的大多只是“挂名”。比如,周星驰将《美人鱼》、《西游降魔篇》的网剧开发权以7.08亿卖给爱奇艺时,也被要求担任监制,但他本人并不会参与两部网剧的拍摄。
电影大导的“挂名”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网剧电影化”的困难。不过,导演得以“名利双收”,投资方也可借此造势圈钱。
之前,欢喜传媒签约王家卫时,提出欢喜传媒将独家投资两季共18集网络影视剧,每集投资2000万至2500万人民币,合计3.6亿至4.5亿人民币,这个投资标准已经与《纸牌屋》持平。其中,欢喜传媒给出的要求仅是王家卫至少制作及导演1集。这也反映出电影大导在网剧上仅“挂名”是普遍现象。
截至目前,王家卫执导的网剧项目并未有动向,一起签约的陈可辛同样如此。尽管欢喜传媒在与大导们签约时,都以合作网剧作品为主。但是,欢喜传媒在2018年可能计入收入的作品仍以电影为主,包括《后来的我们》、《江湖儿女》《我不是药神》《疯狂的外星人》等。虽在缓解欢喜传媒的业绩压力上有一定帮助,但并不契合其在网剧上的加码布局。
且不说网剧,当大导演臣服于资本逐利,迫于对赌压力时,就连电影也拍不好。
张艺谋在与乐视合作期间,对赌协议尚未完成。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启用多个“流量明星”很大程度上也是迫于资本压力。然而《长城》上映后票房虽达到11.73亿,但总投资高达10亿,仍是一笔赔本的买卖,而这部电影观众中的年轻群体恐怕只有景甜、鹿晗、林更新等的粉丝。
张一白执导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也用到了杨洋;顾长卫执导的《微爱之渐入佳境》主演分别是陈赫、Angelababy;陈可辛监制的《妖铃铃》甚至启用了网红papi酱;王家卫监制的《摆渡人》中,Angelababy也是女主之一……
电影受众与网剧受众的重合度并不高,尤其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已经成为网剧的受众主力,老一代的电影导演确实拍出过很多经典的作品,但他们在与网络观众对接时,很难迅速精确把握到年轻群体的喜好。换句话说,他们并不懂互联网语言,与年轻观众之间最便利的连接就是“流量明星”了。
左手“导演合伙人”,右手视频平台
欢喜传媒做得了中国的Netflix吗?
业绩年年亏损,网剧迟迟不见,欢喜传媒却还在加码投入“导演合伙人”制,实际上是为了绑定大导IP,扩大品质内容输出,做高自己的视频平台壁垒。欢喜传媒有意向Netflix模式靠近,之前对王家卫执导网剧的单集2000-2500万的投资也可看出欢喜传媒野心不小。
然而,欢喜传媒绑定的是“清一色”的顶级大导,产量相对较低。他们在电影领域造诣不凡,但与网剧受众有着天然的隔阂。电影大导输出的网剧内容能否得到“网生代”的喜爱无从保证。在数量、质量都无法确定的情况下,欢喜传媒的“奈飞”之路还很难走。
不过,欢喜传媒除了投资、参与制作,在2016年底,就已经搭建了自己的视频用户平台,以网络视频为核心介入社交网络人群。
欢喜传媒和电讯盈科签订了三年合作协议,电讯盈科将为欢喜即将建立的在线视频平台提供设计及开发服务。与此同时,欢喜传媒还取得了英国MUBI网站的技术授权,上线了“欢喜首映”测试版,首页推荐的影片多为几位大导的电影:《遇见你真好》《一代宗师》《无人区》《东邪西毒终极版》《花样年华》等,据称在3个月内就积累了几十万用户。
然而目前,欢喜传媒的视频平台欢喜首映还在免费试运营阶段,急需拓展渠道和用户,而拓展渠道和用户的关键所在还是持续、稳定地供应优质内容,这又回到欢喜传媒目前的困境上来。
此外,视频网站的亏损有目共睹,国内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背靠BAT才得以生存,年合计亏损约190亿。欢喜传媒2015年至今,累计亏损也达到14亿港元。业绩的持续亏损最终会影响到新一轮的项目投入,或许,欢喜传媒的困境才刚开始。
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来源和作者,违者必究!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