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品牌抢占印度市场,竟使本土厂商无容身之处?

专栏号作者 最极客 / / 2019-05-26 23:49
"
中国手机品牌为何能迅速占领印度市场,以至于本土品牌都难以招架呢?

文/东方亦落

对于中国一众手机厂商而言,赶赴印度掘金已然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不得不说,中国手机厂商在印度的表现令人欣喜,战斗力强悍到连本土厂商都被逼退出。最近,印度曾经的第二大手机厂商Intex都可能要退出了。

在中国厂商没来之前,Intex曾经是印度手机市场中仅次于第一名Micromax的厂商,其市场份额一度达到13%。但现在的Intex正忙于卖掉位于Kasna的占地约为8万平方米的新工厂。

本来Intex已经在这所工厂中投入了50亿卢比,原本计划整个花费需要150亿卢比,每年能生产4000万台手机,然而如今Intex已不再去考虑新计划,这座工厂自然也就失去了其效用。Intex的总监 Keshav Bansal表示,手机业务仍然在运转,但“规模减小”,而且Intex正在考虑合资公司或退出市场。

倘若Intex退出,昔日的印度手机头部品牌将只剩Lava和Micromax,因为此前另一品牌Karbonn Mobiles也传出正从印度手机市场撤退的消息。而且剩下的两个品牌战斗力也并不算太强,现在即使是这几个品牌加起来,也只占印度手机市场份额的3%。

导致当前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手机品牌的进入。要知道,在中国手机品牌没来之前,三星在印度相当强势,占了印度市场份额的24%,但印度几个头部品牌也占了40%的市场份额。然而自从小米等中国品牌进入,印度本土厂商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中国品牌迅速席卷印度手机市场,很快就夺走了本土厂商的客户,现在中国手机品牌在印度市场占了66%的市场份额,而其中的代表小米手机在印度的出货量更是连续7个季度保持第一。

那么中国手机品牌为何能迅速占领印度市场,以至于本土品牌都难以招架呢?除了产品本身的质量和高性价比之外,做好本土化也至关重要。

以小米为例。小米在印度销售的智能手机中,零件大部分是在全球范围内采购的,但组装是在印度工厂。因为这样能避免高额的进口关税,提升产品利润空间,也就提升了品牌的竞争力。

利润空间出来了,定价也就能更“良心”了。小米根据印度平均消费水平,承袭了在中国的低价策略,将在印度售卖的手机的价格定在5千~2万卢比(约合人民币470~1880元),迅速吸引了大批印度消费者。

虽然定价策略与在中国一致,但在渠道方面,小米一改在中国线上销售为主的策略,在印度设立了许多线下品牌直营店,并与当地的手机店合作。此外,小米在印度的店从管理层到员工,印度人占了绝大多数,就连设计团队也是以印度人为主。

可能正是因为本土化策略的成功,才使得小米等一众品牌得以在印度拥有强悍的战斗力。然而从目前的策略来看,中国手机之所以能够迅速地占领印度市场主要还是靠低价。这种策略在中国也出现过,虽然当时效果不错,但后续会显露出一些弊端。例如小米现在想向高端市场转型,但由于此前高性价比的印象已经深深烙印在中国用户的认知中,所以转型之路走得并不算顺畅。

因此在迅速占领印度市场的同时,中国手机厂商也要考虑到后续的影响。如果太过激进,恐怕后续转型之时难以留住印度用户,所以在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也要做更为长远的打算。

分享到
智能手机
声明: 尊重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稿件皆标注作者和来源;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 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时间获取互联网领域的资讯和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 "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从此和 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美国政府同世界各国的政府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力行政府干预的冲动一点儿也不弱。
网上盛传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二打十背后,其实真正彼此的对手是OV与小米。
开店之后,如何健康长久地经营下去,这是摆在所有线下开店的手机厂商面前,最现实的问题。
互联网、智能手机对于老年人来说无疑是把双刃剑。
2008年-2018年,智能手机市场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十年。

热文导读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