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智能相对论
作者 | 叶远风
2024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了“人工智能+”行动,人工智能的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何落实AI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引擎作用,是业界当下面临的课题。
9月25日,“2024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在京开幕。在ICT中国·2024高层论坛暨国际信息通信展主论坛上,由国务院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部委指导,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办,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全球计算联盟联合主办,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天翼云息壤杯”高校AI大赛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上,国资委规划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等相关政府单位代表,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全球计算联盟学会/机构专家,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学者代表,与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代表共同登台见证并启动了这场顶尖赛事。
这场AI领域创新大赛背后,AI产业生态发展的路径演化——从被动“圈林”到主动“造林”模式,显露出来。
AI原生创新时代,国云下场“造林”
人工智能上升到战略高度的同时,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棘手难题也无法回避。
首先,是人才供应问题。根据麦肯锡发布的报告,到2030年,中国的AI人才供应只有市场需求的三分之一,人才缺口将达400万,且存在结构性问题,即高端人才缺口更为严重,高校AI人才培养跟不上市场的需求,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之间存在错位。
此外,整个行业面临着智能算力“卡脖子”和AI应用“落地难”的问题,需要我们加快完善国产算力生态,提升国产算力易用性、稳定性以及性能、进一步丰富大模型的应用生态,打通商业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天翼云息壤杯”高校AI大赛,旨在挖掘AI人才、丰富AI生态、突破AI技术和应用难点,为国家打造国际一流的AI交流平台。作为云服务国家队,中国电信天翼云通过坚实的国云底座,为赛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和算力资源支持。
从AI产业生态发展的角度看,此次赛事聚合了产学研多方力量、赛题涉及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及应用方向,其本质是在AI产业生态中实现“造林”式发展。
在大模型热潮初期,AI的发展是“野蛮式生长”,企业发展产业生态,往往是待开发者自己成熟后,用政策“圈”进自己的生态,这是典型的跑马圈地式“圈林”生态玩法。而当下AI的发展正深入行业纵深处,需要共建生态推动产业进步向前。
大赛便提供了另一条生态建设路径:以产学研联动的方式加速AI创新应用落地,帮助开发者在前沿技术上进行创新探索,实现个体或团队从低基础甚至0基础成长为“大树”。这,便是“造林”式生态玩法。
相比较“圈林”,“造林”显然更能保障开发者团队发展规模和质量,也更能在算法、算子等技术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更好地推动产业发展尤其AI原生创新的发展,推进中国算力生态、模型生态、数据生态、芯片生态等AI产业相关生态的进化。
三路出击,护佑生态之林成长
如何通过一场赛事“造”AI生态之“林”?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
1、豪华“护林员”天团全程陪护
生态之林的建设,首先需要足够资历的“护林员”作为能力输出来源,成为生态成长的“底气”。
大赛由政、企、学、研共同参与举办,这些权威参与方也让大赛拥有了极高的规格与行业影响力,能辐射到更广、更深的产业地带,也保障了大赛的国际影响力和权威性。
此外,在评委阵容上,本次大赛邀请了行业知名专家、高校教授组成评审委员会,全程提供最犀利、有价值的指导。
从“造林”的逻辑看,这样的规格背后,是大赛为参赛者的成长构筑了一个豪华的“护林员”天团,从技术到资源都能保证最完备的输出供给能力,全程无忧。
2、“树苗”精细化筛选、培育
有了“护林员”,“造林”还需要设计一整套面向“树苗”筛选、培育机制。
这集中体现在了大赛的体系化赛制设置上。
大赛重点面向国内外AI领域知名院校、头部实验室/课题组科研力量,赛程分为三大阶段:2024年10月为招募报名期;2024年10月-12月为赛区赛,优秀团队将进入全国总决赛;总决赛将于2025年3月集中进行。
而在赛题方面,本次大赛覆盖算子优化、大模型应用等热门方向,赛题新颖且符合AI原生创新的迫切需要,确保“生态之林”朝着想要的方向成长。
在中国电信的主导下,大赛建立了开放的赛制、前沿的赛题。以赛为壤,“树苗”精细化筛选、培育的体系搭设完成。
3、深厚的“营养”土壤置备
在这次大赛中,天翼云也将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丰厚积累和多种资源,通过大赛平台开放给各学界优秀团队,包括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资源、国产化万卡池等算力资源、学会专家指导与培训资源、电信/华为等头部企业实习就业机会以及 对接等资源支持,助力技术创新、促进产学研 融合。
天翼云作为国家云已全面迈向智能云发展的新阶段,主要体现在:第一,天翼云提供丰富的算力资源。一方面,自研弹性供电、弹性供冷、气流优化等AIDC核心技术,自建了包括北京、上海两个国产化万卡池在内的丰富的智算资源;另一方面,突破算力网关与算力调度核心技术,广泛汇聚多方算力资源;第二,天翼云打造了具有算力互联调度、一体化算力加速、一站式智算服务能力的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体系,构建算网调度一体化、技术架构一体化、训练推理一体化、资源管理一体化的全方位一体化能力,面向万亿级规模参数的基础大模型训练场景、行业大模型训推一体场景,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让用户用好算力;第三,建设开放的模型应用生态,和华为等企业一起推出魔乐开发者社区,打造包含2400多个优质大模型、7000多个高质量数据集资源的国产AI大模型开发者社区,丰富国产算力生态、模型生态和应用生态,打通商业闭环。
作为国家云,中国电信天翼云正在算力、模型、数据、应用等方面加强生态合作,携手学界优秀AI团队,行业优秀头部企业,各领域研发力量一起,为AI开发者提供“供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智算服务。
反过来看,这样一次“造林”置备的“生长土壤”是否深厚,也成为检验“国家云”能力的重要试金石。
从高规格的举办方、专家团队,到精心设置的赛制、赛题,再到充分的技术资源支撑,最后还有多方位的产业发展资源协同,中国电信为这次“造林”计划,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只等开发者踊跃入场了。
结语
这是一次面向AI、将产学研 链接起来的生态行动,通过赛事助力开发者探索技术边界,将驱动国产算力生态、模型生态、应用生态等高速进化,全面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让“人工智能+”走进千行百业,真正完成产业升级改造的使命。
为梦想添翼,让AI发光!“天翼云息壤杯”高校AI大赛后,相信还会有更多类似的主动生态营造行动开展起来,高强度的“造林”下,中国AI产业生态未来可期。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AI产业新媒体;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金融、AI+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