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请慢些走专栏

/ 康斯坦丁 / 2015-12-27 20:59

前不久,中国最高领导人说:我们不仅要把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这句话的方向准确无误,同时,也代表着大大对产业的殷切希望,于是,机器人产业在中国迅速升温,批地、拨款、建工业园区,相关部门好像吃了一粒巨大的伟哥,激情四射,满世界地去咨询,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先进电机中心对这个现象感受颇深,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几个月他接到的中国企业技术咨询量,是之前的好几倍。中国创业者向来癫狂,之所以容易失去理性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看到别人赚钱了,另一个则是领导说话了,本质上也是钱的问题,毕竟,领导一说话基本等同于补贴来了。

图片1
  
  短短两年时间内,中国机器人企业就已达到400多家,但其中少有能做出优质产品的企业,更多的人只是买来设计、买来零件,然后组装出机器人,这还是比较正规的企业,行业中充斥着大量的机器小人,他们炒热了市场却没有技术贡献,大有“骗一把补贴就走”的意思,如此这般,火热的机器人市场势必会急速形成泡沫,像团购,像90年代的互联网,像21世纪的房地产。当泡沫破裂以后,这群机器小人可以转战其他行业,相关部门也会有新的政绩目标,他们从不缺钱,只是泡沫一次又一次地消耗了社会资源,只留下一堆垃圾半成品,无处安放。机器人如此复杂,需要技术沉淀,真要好好考虑慢下来了。
  
机器小人:钢铁为何变泡沫?

其实,稍微了解机器人行业的人都会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纵然是单纯地组装也要比iPhone6s难60倍,就更不要提那些精密度极高的零部件了。现在,中国企业做机器人套用了“做手机”的老路子,大家从国外进口减速器、感应装置等核心配件,然后按照说明书组装出一个机器小人,但问题在于,机器人如此复杂,世界上还没有足够成熟的企业,能像“联发科提供手机芯片”一样提供机器人交钥匙方案,而且机器换人的需求尚不明确,这非常容易导致机器的钢铁变成巨大的泡沫,风一吹,就崩溃!

图片2

现在,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集中于 制造业,完成的也只是些喷涂、焊接等粗犷的程序,一些精密组装依旧要靠人类双手完成,目前还没有足够灵敏的机械手臂能模拟人类的神经元,中国制造业的管理者每年依旧要招聘数百万自然人来满足生产需求,此外,服务机器人正迅速升温,比如机器人服务员,态度和蔼;娱乐机器人美女,风情万种,还有医用机器人,从来没有医患矛盾…这些机器人看上去都非常拉风,但具体到中国的大环境,还远没有达到量产的需求,更何况,家用机器人的成熟要伴随着软硬件的协同发展,包括感应灵敏度、大数据分析或者云计算等项目,也就是说,机器人要想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不仅要有钢铁的躯壳、还需要柔软的灵魂,所以,这些高端机器人不应该存在于大众视野内的宣传海报中,他们更应该安静地呆在实验室里,慢慢生长,他们之所以要急于摆脱子宫的束缚,把自己变成早产儿,最主要的目的无外乎赚钱以及迎合政绩。

机器小人,钢铁变成的泡沫会大量消耗社会的元气,这种元气不单单指钱,还包括尖端人才的培养,事实上,一旦社会上充斥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就很少有人能够做好基础研究,毕竟,别人的成功、别人的享受会非常容易地刺激到那些本来要励志走技术路线的人,最终的结果是,大家都来搞投资、搞宣传、搞演讲,却没有人把核心伺服器、减速器等零部件研究透彻,从而导致整个行业附加值低,未来也只能做些粗浅的工作。倘若笔者有钱,绝对不会大兴土木,建设恢弘大气的工业园区,只需要找几间冬暖夏凉的简易平房,拉一波有技术情怀的人搞研究,把大兴土木、大搞宣传省下来的钱给他们发工资,让技术人才获得足够的尊重,让知识、专利、经验成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偶像。

 慢慢走,机器换人需要时间

中国没有机器人,充其量只有机器小人,它要长大必须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关乎到制度、文化和人性。现在,中国机器人产业已经在过热发展,400多家的企业规模虽然显得恢弘,但如前文所述,这些都是泡沫,风一吹也就崩溃了,专家说,按照目前中国社会的需求量留下4~5家的优质企业就可以了,而且,从社会和谐的角度讲,我们也没有可能,没有办法短时间内实现机器换人的策略。

图片3

笔者在很多的评论文章中都提及到人才培养的事儿,社会要发展最终要归结到人的发展,没有人才就没有一切,而且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人类不幸福,任何的GDP、技术、指标都是浮云。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正因如此有了看似无限的廉价劳动力,正是借助这个无限的资源才有了中国制造的神话。现在,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一些龙头切眼开始转型,走一条机器换人的策略,但同时,他们要兼顾就业率。诚然,为了就业,去故意保留低端制造,这听上去像一个悖论,可国情如此,只能慢慢消化,也有专家说,机器人的研发可以提供新的工作岗位,但问题在于,中国这一代工人的职业教育普遍不高,很难在短时间内从流水线工人升级到研发岗位上去,机器换人太快,有可能导致大量失业,从而引发社会问题,或许,我们只能等着这一批工人退休,同时,对一代工人进行技术培养。

中国要做机器人,最明智的做法绝不是由政府或者新来的创业者来主导,而且要由企业来主导,他们最了解制程需求,也知道就业状况,最容易把握好机器换人的节奏,政府与其把补贴都给了那些创业者,还真就不如给一些前沿企业作为机器人研发的经费,毕竟,一个机器人的成本相当于5~6个员工的年收入,要顺利导入不是容易的事儿。或许中国眼前的机器人战略,更应该换成自动化战略,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机器换人,而是人机结合,把人类从繁重、枯燥、单调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时间精力去成长,这才是正道!(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联系QQ:102927545 ,并注明出处

科技新发现官方微信公众号:kejxfx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