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往事:被恶搞的游戏背后专栏
商业化影响之下的游戏修改,较之过去兴趣化的游戏修改最大的不同,其实就在创意上,后者是为了彰显个性,体现自己“有范儿”,对游戏的修改还称得上独具匠心。
文/张书乐
原载于《人民邮电报》2016年2月5日《乐游记》专栏
“微信之父”张小龙曾因开发邮件客户端Foxmail受到敬仰,在那个时代,一款游戏的源代码泄露,往往不会引发对盗版的担忧。有的公司甚至有意无意地放出部分源代码,比如试玩版,让来自世界任意角落的技术高手们“恶搞”他们的游戏,顺便也起到了宣传效果……
因为在技术英雄流行的那个时代里,每个有能力修改源代码来制造属于自己的游戏的人,远比游戏高手更让人膜拜。或许一些老玩家还记得《红色警戒》和《星际争霸》,也会记得各种被修改过的活力加强版红警,以及更加“奇葩”的高达版星际或三国版星际。尽管这部分被修改的源代码并非厂商所乐意,但是在现实世界里,被改得五花八门甚至于让人有点惊讶的这些游戏,确实一度颇为流行。无他,修改版游戏切中了玩家们的“痒点”,热爱高达也好,热爱三国也罢,玩家总希望自己喜欢的机甲或武将能够在自己喜欢的游戏类型里横刀跃马一番。
但很快,纯兴趣字幕组式的技术恶搞风气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对源代码迅速修改之后变得商业化的游戏。中国的第一代PC端单机游戏之所以被称为“千部共一套”,恰恰是因为国内厂商直接套用了国外类似游戏的源代码,只需换成中国的金木水火土元素,将国外的术士换成中国的道士,将白皮肤直接染黄……至于游戏剧情,无所谓了。这是什么?其实就是上一篇专栏中所提到的“坐轮椅的超级玛丽”背后的意义——中国山寨游戏的发源。
不得不说,山寨游戏流毒至今,几乎每一款新平台游戏推出后,都会出现看似“突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但仔细深究,却不难发现,那些游戏似曾相识。比如,手游兴起之初,大量的消除类休闲游戏横空出世,可其实呢,它们大多都是对《祖玛》、《俄罗斯方块》、《敲砖头》、《宝石迷阵》等老游戏的源代码进行细微调节,换了个游戏背景,换了些消除的元素,就重新出现了。
在网游时代,说到游戏源代码被“换皮”最猛的游戏,估计就是《传奇》了。时至今日,网上的弹窗广告、视频插播广告里,大量“类传奇”的网页游戏仍在热力推送,无外乎吹嘘“一刀一百级、满地掉装备”等极爽玩法。其实,这和过去打击的“私服”没什么区别,只是当下变成公开合法运营罢了。
商业化影响之下的游戏修改,较之过去兴趣化的游戏修改最大的不同,其实就在创意上,后者是为了彰显个性,体现自己“有范儿”,对游戏的修改还称得上独具匠心;而商业化后,“匠心”没了,尽管和兴趣化修改一样换汤不换药,可那碗“汤药”里,除了铜臭味,啥都闻不到……
似乎有个例外,当初被玩家认为是“山寨”货的《征途》游戏加了一味新调料——免费。但实际上不花钱根本玩不爽,铜臭味的浓度也由此达到了新高峰……
张书乐 微信号:zsl13973399819 新著有《越界——互联网时代必先搞懂的大败局》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