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鸿夏恋”最终修成正果,郭台铭将如何消化夏普?金融

/ 康斯坦丁 / 2016-03-28 09:58
“鸿夏恋”已然超越了面板领域,甚至不单是科技界的事儿了,这宗收购不只会影响未来的产业格局,更会导致不同地区之间科技实力的此消彼长。

如果“鸿夏恋”最终修成正果,郭台铭将如何消化夏普?

春节前后,郭台铭收购夏普的事儿被炒得沸沸扬扬,这段持续了三年的收购谈判,本来应该归到“冷饭”之中,大家随便炒炒也就完了,没承想竟成为科技界年夜饭的一道主菜。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鸿海的审美性日益升高,影响力也不断扩大,而夏普又是百年老店,恰似一个落寞的王朝,随便扒出一点底蕴来就是媒体取之不尽的素材,更重要的关注点则是控制权的交接,这宗收购可能对日系电子、台湾科技,乃至整个电子产业链的重组产生深远影响,有可能是一个新格局的雏形。

没有谁愿意错过这样的好戏,于是,“鸿夏恋”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春节期间的“科技大片”,比春晚要好看1000倍。

鸿海收购夏普最早的爆点始于2月5日,国外媒体报道,郭台铭透露与夏普的谈判已清除90%的障碍,离签约只有一步之遥,老郭自信满满地说:我们已经获得了收购夏普的优先权。随后有关收购的相关细节见诸报端,有些是靠谱的,有些是杜撰的,纯粹系策略性虚张声势…

相关数据显示,鸿海向夏普提出了非常具有诚意的报价,收购总金额达到了53亿美元,承担其全部债务,这相当于夏普市值的全部溢价,而且郭台铭承诺保留夏普品牌,不裁撤40岁以下的员工,但这些诚意远没有换来最后的盖章,夏普方面甚至还出面澄清,并未向鸿海承诺收购优先权,收购的最终定案仍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最快于2/29确认。

其中,鸿海的最大竞争对手来自于具有政府背景的基金日本产业革新机构(INCJ),他们只提供了25亿美元的报价,但牵扯到“技术出海”的问题,夏普不得不慎重考虑,甚至更倾向于寒酸的日本基金,毕竟,这样可以把旗下的面板技术、专利留在日本,以图再起。

现在看来,鸿夏恋已然超越了面板领域,甚至不单是科技界的事儿了,这宗收购不只会影响未来的产业格局,更会导致不同地区之间科技实力的此消彼长,显然,郭台铭要鲸吞夏普,而且要避免消化不良,还需要好好地花一番功夫。

天作之合,“鸿夏恋”美在哪里?

回首往昔,夏普也算得上电子科技领域的一代枭雄,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们的产品就覆盖了全球25个最重要的国家和地区,同时在液晶显示器、太阳能电池、收音机、电视等领域全面开花,有80%的产品都是世界首创。

如此深厚的技术底蕴,让夏普辉煌了整整三十年,但自2008年开始,也就是苹果iPhone诞生的第二年,夏普的财报开始出现赤字,而且直到今日再也没有缓过劲儿来,在其挣扎期间,他们曾裁员、出卖股份和办公大楼,可依旧难挽颓势。

只执着于技术,与市场需求脱节致使其策略不断失误,他们的液晶面板技术冠绝全世界,囊括了4.5代、6代、8代、10代面板生产线,其中4.5代和6代主要为苹果供货,日子过得还不错,但同样大手笔投资的8代或者10代,却因彩电等大屏终端销售惨淡,利用率非常低,平均开线率不足25%,而这也只是其策略失误的一个缩影。

鸿海师承日本电子产业,他们在管理方面有很多都是消防索尼、松下等企业的,但相比之下,鸿海对市场更加敏感,虽然体量巨大,但总能及时转型,说他们是“灵活死胖子”一点都不夸张,于是如你所见,鸿海没有错过任何一波科技大潮,他们做的是最基础的业务,技术含量也不高,但这些也是永远不可或缺的业务。

夏普有技术沉淀、大批的专利,而且知道怎么从技术上突破自己;鸿海则对市场敏感,他们身为代工厂,在终端客户那里有着良好的口碑,更关键的是,他们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雄厚资本,况且,郭台铭也是一个玩弄政治的高手,若能鲸吞夏普,估计又能从大陆地方政府手里拿到不少的政策优惠。

事实上,单从鸿海现有的业务来讲,鸿夏恋也是天作之合。众所周知,鸿海是苹果最重要的供应商之一,而且是最友好、最听话的供应商,没有之一,但这些友好并没有换来苹果更多的利益分配,反倒是招致苹果的不断压价,但因订单实在太过庞大,双方的合作还算愉快。

长期来讲,鸿海要想继续生存,需要持续提高竞争力,目前他们的组装业务已趋于饱和,效率的提升已经触碰到了天花板,据说为了提高组装产能,富士康的单层车间内已经塞下了3000人,这实在是个恐怖的数字;另外,富士康的模具业务依旧强悍,也是苹果甩不掉富士康的重要原因,但苹果以然培养出第二供应商,且竞争力极强。在这种背景下,鸿海想要牵制住苹果,且保持相对不错的利润率,就只能扩大业务范围,于是,收购夏普成为鸿海最重要的战略之一。

从整个手机的结构来看,芯片、显示器、电池、Camera、外壳是其最核心的零部件,其中芯片、电池技术含量较高,而且鸿海涉猎不多,他们的相关制程也只是SMT生产;外框是鸿海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面板显示器、Camera则是鸿海颇具潜力的业务,之前也积累了一些相关技术,此番若能成功收购夏普,他们将会获得最重要的技术成长和专利储备,加之,同苹果良好的合作关系,相信郭台铭能够为夏普争取更多的订单,这也就意味着富士康可以同时承担iPhone的外壳、显示器和最终组装的业务。

业务种类的扩大又不止于订单利润的叠加,拿iPhone的组装来说,它虽然只是最初级的代工生产,但却能非常直接反映出零部件的各种问题,从而为零部件的制程改善提供宝贵的建议,比如iPhone的模具部门可以直接到富士康的组装部门追踪自己外框的问题,从而在第一时间内拿到参考资料,但对于其他供应商来说,鸿海就只是他们的客户,中间的利益纠葛不仅延缓了改善速度,更会产生内耗。如果面板是自己的供应商,鸿海内部完全可以share相关资料,从而提高反应速度,这样的模式不单有利于稳固鸿海竞争力,也是产业链的福音。

收官之作,郭台铭的百年之约

这些天,关于“鸿夏恋”的新闻正持续发酵,网上也爆出郭总裁于收购中的一些视频,依旧铁骨铮铮,强大又不失温柔,他向夏普管理人员发飙怒吼道:你们日本人,为什么要花这么长的时间来决定一件事儿?我再说一遍,接不接受我的要求,最好赶快考虑清楚…媒体则添油加醋地形容郭董好像是在训斥小学生一样。

坦白讲,这样的视频和言辞挺让中国人提气的,我们终于找到一些“抵制日货”的高级手段,比之喊口号、写段子等行为更能挽回丢掉的自尊。其实,笔者也非常希望这宗交易能够完成,提气之余,更在于其对中国电子产业链的深远影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郭台铭豪言要帮助夏普走出困境,而且许给它一个百年的未来,这标志着中国企业家的战略思维正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不妨看下,郭台铭的底气从何而来?如前文所述,鸿海干着最基础的代工生意,但却从未错过任何一波科技大潮,他们有参与摩托罗拉V3的神话,并借势把自己的业务扩张到大陆,随后诺基亚、山寨机也有一半的产能来自鸿海,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郭台铭又成为乔布斯、库克的忠实伙伴,成为整部iPhone大片的最佳男配角。

坦白讲,鸿海的审美性比不上苹果,做的也是基础性业务,但改变世界的往往正是一些基础性的业务,这也是为什么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三星的生命力要远胜苹果。显然,郭台铭不再想着走品牌之路,他也得罪不起自己的客户,转而向“基础领域”深耕,比如工业4.0制造,现代化模具生产,以及面板生产线投资,都是鸿海未来10年的重要战略,而一旦有任何领域取得突破,他带来的生命力必定会非常持久,事实上,基础性业务往往也是最长寿的业务。

显然,吞掉夏普而且要避免消化不良,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儿,这或许是郭台铭退休前的收官之作,垂垂老矣却壮心不已,对于这些有远见的企业家来说,时间总是最宝贵的,无论是突破自我,还是建功立业,又或者是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精英,他们常感叹时间太少,恨不得向天再借500年,先不论这个百年之约能否兑现,更不要说夏普的收购还有泡汤的危险,单就“建百年企业”的思维,就足以让年轻人们深思一番!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