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优车“红”与“黑”观点
最近,神州优车一身谜。
比如:神州优车能扛得起 44 亿美元的估值?
为何按下海外上市的暂定键,转投新三板怀抱?
在资本渐渐理性的当下,新三板上,神州优车能否顺利融到资?
在伪共享经济的争议中,神州专车成立 1年,受到资本追捧。在阿里投资罗生门闹的沸沸扬扬之后,扛着近 300 亿元人民币的估值,神州优车高调进驻新三板。4月12日,作为神州专车的运营主体,神州优车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神州优车) 向全国股转系统公司递交新三板挂牌申请。这也是目前新三板挂牌的 6000 多家公司中,第一家该类型公司。
新三板上,神州优车将给这一资本市场讲述他的故事。暗藏其后的阿里将给这一故事增色不少。
神州优车值 300 亿?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投资界对移动出行出满了遐想。
结合各个平台最新一轮的融资数据,滴滴的估值已经突破 200 亿美元,Uber 中国的估值达到 70 亿美元,神州专车估值为 287 亿元人民币(约合 44.3 亿美元),易到的估值约为 10 亿美元。有分析师质疑指出,将神州估值与滴滴估值横向对比不难发现,神州的订单只有滴滴 1/50,估值却是滴滴的 1/5,显然被高估了。
如何估值,总有对标企业。资本界拿同一行业,同一模式下的龙头企业,去评判所投资的项目。神州优车借助 “共享经济” 的标签(尽管其具体模式业内有争议),得到资本的垂青。
国外对标 uber。2015年12月,处于融资中 Uber 的估值达 625 亿美元。从 2011年 到 2015年,Uber 估值一路飙升,在短短 4年 内上涨了近 190 倍。2011年11月uber 估值仅为 3.3 亿美元。
国内对标滴滴快的。
滴滴出行和快的都成立于 2012年9月。自成立起,二者就受到了资本的垂青。从 2012年 到 2015年1月,经过四五轮的融资后,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各自的融资总额均在 8 亿美元左右。其背后的金主分别为腾讯和阿里巴巴。
在资本极为看好滴滴出行和快的打车之际,2015年1月 神州专车冒了出来。一经出世,就受到资本的青睐,如今估值达 287 亿元。
国外对标 Uber,国内对标滴滴快的,神州优车的估值不可能不高。
回顾神州专车的融资历程。A 轮融资时 12.5 亿美元的估值,神州专车 B 轮融资时估值达 35.5 亿美元,不到 3 个月估值增长了 2 倍多。C 轮融资时,估值约达 44 亿美元。
在 2015年7月A 轮投资中,共融资 2.5 亿美元,其中神州租车买单 1.25 亿美元,占融资总额的 50%。可以看到,在 A 轮融资中,神州专车的估值主要是由自己人(神州租车和神州专车创始人都是陆正耀。当前,二者是相互持股的关系。)撑起来的。同年9月 中旬,在 B 轮融资中,共融资 5.5 亿美元,神州租车仅出资 5000 千万元,占融资总额的 9%。需要提出的是联想控股和华平资本是两轮的坚定支持者,联想控股和陆正耀关系匪浅。B 轮新投资者包括兴业资管、新华资本等 7 家中外机构。可以看到此次投资以风投机构为主,资本对神州专车更为认可。
而 C 轮则搭乘挂牌新三板之风。2016年3月,神州优车以单价 41.67 元增发 8831.3 万新股募集资金 36.8 亿。在此轮融资中,出现了阿里巴巴的身影。阿里系出资 28 亿元,占总融资额的 76%,而中金、中信、广发等 6 家证券机构认购了 4.76%的出资额。神州优车挂牌后,这 6 家将成为第一批做市商。此后迫于外界压力,发生了阿里闪辞的一幕,后由云峰投资和云岭投资接盘。资本市场上,资本往往逐利 IPO 之前的项目,借以套利。可以看到此次融资主体却不太一样,除了 6 家券商想以此套利外,阿里系的闪婚闪离则更显得意味深长。
纵观神州优车的融资,8 个月内完成前 2 轮融资,A 轮和 B 轮融资间隔期不到 3 个月。其融资速度不可谓不神速。尽管期间少不了关系户神州租车的推动,但仍然掩盖不住资本对神州优车的垂青。
兜兜转转 嫁给了新三板
截止到目前,神州优车股东,包括企业法人和自然人在内共有 57 名股东。资本方如此热捧神州优车。为何它还如此急切想要登录资本市场?毕竟,此前滴滴快地的投资方经纬 的管理合伙人徐传陞在 2015年5月 称:“上市是为了聚集更多资本来做更大的事情。目前公司在银行里还有刚融好的资金,足够未来几年的业务发展。如果时机成熟,也会考虑上市,不过短时间内肯定不会。”
在神州优车董事长兼 CEO 陆正耀看来,其上市时机正成熟。“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点选择挂牌?首先从时间来看,其实我们觉得我们整个业务曲线已经跑出来,已经把业务规律做出来;我的成本和收入趋势,投资人已经看到非常稳定的趋势在里面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点。”
登录资本市场首要目的-----融资。实际上,外界对此的判断是神州专车太需要钱了。
对于神州专车而言,首先,由于其自营业务,对资本需要求大。同时,其亏损也较为严重。 按照神州优车的公开转让说明书,去年亏损 37 亿元。截至 2016年1月31日,神州专车员工总数约为 4 万人,其中有 3.6 万名司机。2015年 其车辆租赁成本、工资成本、油费成本和其他成本分别约为 14.9 亿、15.7 亿、8000 万、9000 万,占比约为车辆租赁 31%、工资 33%、油费 17%、其他 20%。2015年 全年,神州专车营收约 17 亿,成本支出却高达 47 亿。
在竞争格局上,神州专车与 Uber、滴滴快递相比,无论是在估值上,还是在业务上都难以望其项背。但是 “互联网+交通” 的专车市场,为了继续能留在竞争者行列中,神州专车的上市之路可谓势在必行。与此同时,神州专车还想要发展新业务。
一切都需要钱来推动。
但问题是,神州专车上市本来是相中了美国,为何又按下了暂停键,转投新三板?
据虎嗅报道,神州专车业务的上市地原本选在美国,估计是受 Uber 高估值的 “诱惑”。2014年 下半年开始布局,一方面在境内设立优车天津、优卡福建、福建优科等,另一方面在境外设立优车开曼、优车 BVI、优车香港。然后境内外各方签署了一系列控制性协议。历时一年,到 2015年7月 神州专车业务的 VIE 架构搭建完毕。
但随后神州专车管理层的战略有所调整:2015年12月 迅速拆除 VIE 架构。神州专车为何来回折腾?陆正耀和其背后的投资方又是如何思量的?
陆正耀说:“为什么选择国内挂牌?我们觉得神州专车本身是在国内的业务,未来的投资者和我们客户之间有了一个高度的贴合性,也就是说如果在国内挂牌,会形成一个非常良性的互动。第二,我看好现在国内资本大环境,国家一系列的改革策略、改革政策推动整个资本市场不断的开放、不断的发展,我觉得符合神州优车整个股东的利益的。”
其实,纵观资本大环境,其原因也无外乎在美国,中概股市盈率较低,大多感到 “委屈无比”。2015年 中概股回归数量达到 33 家,创下有史以来的新高。与此同时,美国投资者自顾不暇,2016年 已经将近过去一个季度,还没有一家美国本土的科技公司上市。相比之下,在 2015年 同期有 16 家上市。外媒发出警惕,当前美国独角兽估值或将雪崩。
再看神州专车,其业务模式与 uber 有较大差异。尽管 uber 估值过去一路飙升,但模式也受到非议,光环有所失色。更别提与其模式不同,更饱受争议的神州专车模式,美国投资者可能并不看好。此种背景下,国外 IPO 前景难料,还是国内上市比较保险。
国内上市,神州优车近 300 亿元的体量,在新三板上显然是庞然大物”。已有观点认为,以神州专车巨大的体量,登陆主板更为适宜。为何不选择 A 股的创业板?登录 A 股有两种途径,一是排队 IPO,此路显然不通,因为神州专车还远未盈利。二是借壳。纵览如今 A 股市场,壳资源贵之又贵。根据《经济观察报》报道,“比起以前的 3、4 个亿,现在的壳费已经涨了很多,乃至翻倍,但这还不是关键。盈利不大的公司,壳方压根就看不上。” 买壳的市场只为大佬敞开,已然亏损 37 亿元的神州专车显然也玩不起借壳上市的资本游戏。更不论,一个合适的壳资源,甚是难找。急于登录资本市场的神州专车怕是无暇等待。
反观新三板,分层将出,其流动性也将得到极大改善。登录新三板成为其不二的选择。
可以看出,神州专车为登录新三板做出种种努力。在同年12月 迅速拆除了 VIE 架构。2016年1月 进行资产重重组。(新三板挂牌条件之一是申请公司存续满两年,神州专车才成立 1年 显然不满足要求,陆正耀恰好手握 2002年 成立的北京华夏联合科技有限公司,资产重组由此开始。将原优车科技集团相关资产、业务、债权债务及 5 家子公司 100%股权全部置入。重组后公司更名为 “神州优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 6 亿元。)3月 完成 C 轮融资,4月 宣布递交新三板挂牌申请书。
在登录新三板后,神州专车能否持续受到资本方的青睐呢?这就要看投资者对神州专车模式的理解了。
当前资本方对此看法迥然不同。正方的观点是: 神州一开始就选择的是高端用户市场。利润最为丰厚的领域,一旦培养了用户的消费习惯及获得了用户的信任,就会形成稳定而持续的发展。还能避开烧钱式的竞争。反方的观点是:B2C 模式使得其支出过大,重资产模式没有规模经济效益,规模越大亏损越大。因此也可以看出,部分投资机构是看好神州专车模式的。
即便如此,新三板能否满足其持续的融资需求,还需进一步考量。2015年,该公司通过 A 轮和 B 轮融资募集了 8 亿美元,今年3月,再度融资 36.8 亿元。可见神州专车对资本的渴求度之大。当前尽管其补贴额度有所下降,但面临滴滴快的、易到用车的竞争,烧钱之战或有可能重燃。
新三板以不到 2 万家机构投资者为主,其资金源和流动性,难以与 A 股同日而语。那么,新三板能给神州优车怎样的融资想象?九鼎投资和中科招商或有启发。先看九鼎投资,它在 2015年11月 募资 100 亿元,2014年 也有两次融资,募集资金分别达约 23 亿元和 35 亿元。再看中科招商,仅 2015年 上半年,中科招商实行四次定增累计募资 90 亿元,一度成为新三板上定增王,其在 2014年 挂牌时同时启动的定增募集近 50 亿资金。新三板上机构投资者是否如此大体量的投资神州专车,还要看他的故事怎样说。
未来 资本故事该如何讲?
在神州专车层面,盈利模式是其要讲的第一故事。
当前,投资格局和投资认知发生微妙变化。打车、专车、拼车、租车、巴士、代驾、停车和自驾通勤综合平台,被 BAT 等巨头纷纷抢占。腾讯阿里投资了滴滴快递;百度与 Uber 联手,乐视将易到用车纳入麾下。
经过 2年 的发展,O2O 烧钱模式逐渐冷却。资本对于移动出行的支持更为审慎。移动出行业务和投资探索至今,资本开始关注其盈利模式了。
以滴滴为例,4月7日,在瑞士信贷 2016年 度亚洲投资者峰会上,滴滴出行战略副总裁朱景士透露,滴滴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盈利,目前四百个城市中已有近三百个盈利。根据滴滴的一份融资文件显示,滴滴预计公司 2016年 将实现盈利,利润预测是 5.4 亿美元,2017年 和 2018年 利润将分别达到 10.2 亿美元以及 15.1 亿美元。
在滴滴快的宣布接近盈利后的第 5 天,神州优车也宣布盈利有望。在 4月12日 的媒体沟通会上,神州优车董事长兼 CEO 陆正耀说:“把原来满 100 送 100 这部分消耗掉的话,我们相信到今年的第三季度将会全面盈利。”
即便如此,如同京东一般,神州专车的 B2C 模式也同样经受规模、速度、盈利等种种拷问。神州模式是「的士 +APP」资产模式,车辆是租赁司机则来自第三方劳务外包公司,成本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模式之争,估值之辩,从未停息。但从长远来看,对于攸关估值的模式之争,并不那么重要了。未来专车界的玩家们或将殊途同归,B2C+C2C 齐头并进。和阿里后来推出天猫与京东竞争的策略如出一辙,滴滴、优步和易到都建立了符合政策走向的 “自营车队”, 也在布局 B2C。
与此同时,神州优车也向 C2C 迈进。陆正耀透露,神州专车的 C2C 模式也早就 “建好了”,也许 “会在合适的时间推出来搅搅局”。
其实无论是自营式的专车模式,亦或共享式的专车模式。其盈利模式大同小异。其一是,服务费的抽成。其二是,流量业务和广告收成。其三是,新业务(非面向 C 端)的开拓。
第一类和第二类是当前已然实现。以滴滴为例,每单抽取 “份子钱” 成为一种共识。有文章报道滴滴现在每天 6000w 单,每单抽成 2 元的话,一天就是 1.2 亿收入。滴滴的收成还包括大巴车票、代驾、试驾费用。
第三类则更具想象力。金融类业务,目前主要是账户资金沉淀,打车人付费后钱立马到公司账户,但司机只能周结,沉淀了为数庞大的资金,如何运用金融工具盘活资金有无限想象。马云旗下从支付宝到余额宝的金融道路,或有借鉴意义。此外,城市数据交通数据也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宝藏。总而言之,正如互联网传统的模式,有了入口和稳定的流量,如何变现,想象空间巨大。
从现有架构看,除了专车业务,神州优车旗下的控股子公司也已经将触角伸向了租车、二手车、闪贷、神州买卖车等 全产业链。产业闭环基本形成。而以短租自驾为主营业务的神州租车,凭借自身庞大的已近 10 万辆的车队规模和管理,已经成为一个 生态圈的缔造者。“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做电商板块了。出行我们已经做到最大,电商也希望做到最大,这是我们的目标。” 陆正耀宣称。
在泛 领域,这个故事还要把阿里拉上。
3月 份阿里投资罗生门闹得沸沸扬扬,到现在,已经水落石出。阿里的确投了 28 亿,占这一轮融资部额的 76%。就在即将公告时,阿里方面因不能明说的外力撤了资。
尽管如此,神州专车因此被贴上了阿里的标签。事实也印证了此点。
2016 年4月1日,公司及陆正耀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在 “互联网+ ” 领域进行全方位战略合作,首期合作范围包括 电商、大数据营销、高精地图及出行大数据、云计算应用、智能 等。
协议还规定如果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连同其关联方)未来取得公司股份并达到规定持股比例的前提下,公司给予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优先认购权。同时,公司、陆正耀及其配偶不向特定对象发行、转让股份将受到限制。
傍个超级大款,对于神州专车的故事无疑找了一个更大的平台。
( + 互联网生态图)
BAT 作为中国互联网的三巨头,资金雄厚且可以给互联网创业公司提供基础的地图、导航、支付、流量导入等服务。他们在市场中的投资行为,左右了一批创业公司的生死,往往出现投则生、不投则死的现象。神州优车想在 全产业链中如鱼得水,或少不了和智能 生产、 交易、 售后服务等领域中的部分创业公司进行并购整合。这些创业公司背后大多都有 BAT 的身影。
神州专车想要走的远,还是要想法设法傍牢这个大款,从业务和资本层面进入阿里的生态体系。
作者:尹靖霏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