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厂商进入VR领域的黄金时期或已到来VR
自2007年起,智能手机进入黄金发展时期,苹果、三星等国际巨头崛起,也催生了华为、中兴、小米、魅族等国内品牌,但随着市场进入供大于需的阶段,智能手机市场已经从蓝海变成红海,据IDC发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显示,排名前五的手机厂商与第一季度相比没有任何变化,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增长则陷入停滞期。
智能手机市场发展速度放缓,加上消费者对于产品也越来越挑剔,部分手机厂商不得不依靠推出低价高配的产品来获取市场占有率,但一味地低价策略无疑是在自掘坟墓,为了寻找新的营收点,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入局VR领域,希望能够抓住这一新兴领域的风口。
手机厂商扎堆进入VR领域
2015年11月,联想与蚁视合作推出乐檬蚁视VR眼镜,需要搭配手机使用,售价199元;
2015年12月,乐视发布首款VR头盔COOL1,需配合手机端VR内容使用,售价149元;
2016年初,小米科技成立探索实验室,据小米官网内容显示,小米VR眼镜将于8月4日发布,自诩入门级玩具,预计售价会很低;
4月15日,华为在P9发布会上推出了第一代VR设备,除了与手机配对后的影音娱乐体验外,还可以进行通讯操作,具体上市日期和售价未公布;
5月份,一加手机与蚁视联合推出VR头盔Loop VR,随机免费赠送;
荣耀V8的包装盒可以简单改做成VR盒子……
华为、乐视、中兴、联想等手机厂商均发布了自己的VR产品,据悉,锤子手机也在研发VR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宣布推进VR产品业务的手机厂商近20家。甚至有圈内人调侃,“不弄个VR产品出来,都不好意思开手机发布会”。
在今年初还被定义为黑科技的VR产品,如今却逐渐有了“烂大街”的趋势,对此,众多业内人士表示,VR行业在硬件形态、软件架构、内容平台、盈利模式方面都处于早期的摸索阶段,手机厂商们更多是以跟风的态度进入VR领域。
手机厂商做VR的优势
手机厂商进入VR领域是跟风之举也好,还是一本正经的战略布局,其较低的售价和高普及率将是手机厂商推出VR产品的最大优势。
目前来看,手机厂商推出的VR产品多以搭配手机使用的VR眼镜盒子为主,厂商可以将VR眼镜与手机捆绑销售,拥有新鲜概念的产品更能吸引其尝鲜购买的欲望。毕竟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愿意花七千元买一套HTC虚拟现实头盔去体验下VR,而且类似HTC Vive、PS VR等设备还需要链接电脑主机(对电脑配置有一定要求)进行体验,而手机VR则不存在这些问题,只需要一个手机配合使用即可。
其次,手机厂商具有更大的空间来协调手机和VR硬件产品的设计,加强软件系统层面的优化。
另外,在销售渠道方面,手机厂商也更加有优势,因为手机厂商原本已有销售手机产品的渠道,而VR硬件产品可以配合手机产品进行销售。对于消费者而言,通常会因为购买手机产品而购置其它配套硬件。
推动VR内容发展
内容欠缺,是目前限制VR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手机厂商推出VR硬件,势必会推出相应的内容资源。例如,荣耀V8内置了与优酷 土豆合作的全景视频资源;三星Gear VR也内置有和oculus合作推出的软件平台。
除了影音游戏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各种应用也会随之涌现,例如直播、电商购物、教育行业、设计也可以与手机VR相结合,用户只需要一台手机和配套的VR硬件就可以亲临现场的观看体育赛事和演唱会,也能足不出户就体验到商品试用。
理论上,如果手机厂商推出相关的VR硬件,其必然也会带来自己独特的VR内容资源。因此,手机厂商进入VR领域后,能促进VR平台的内容发展。
手机VR还不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VR眼镜、头盔,不是将手机放进去就可以体验这么简单,对于目前的一体式手机VR产品,无论是在视觉体验上,还是内容上,都不能够使人满意。
手机VR设备的核心竞争是低延迟以及高清画质的体验。然而,目前提高画质清晰度的难度较大,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手机分辨率为1080P,少数能达到2K级别。即便如此,在实际的VR体验中,仍能感觉到明显的颗粒感,画质大打折扣,对此,有相关技术人员表示,手机的分辨率只有达到了4K以上,才会达到合格的视觉体验。
同时,手机性能仍未达到VR标准。即使是目前最顶配的手机产品,其GPU方面也无法与PC相比,而GPU是决定一款产品游戏性能的主要参数,要想在手机VR上得到与PC相似的体验,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总结:
有市场机构预测,2016年全球VR软硬件的产值将达67亿美元,2020年将增长到700亿美元,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016年被誉为VR爆发的元年,但VR仍处于很初步的阶段,技术不够成熟、内容缺乏,糟糕的用户体验或许会给行业带来艰难的发展路程。
手机厂商的加入为VR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会加速内容生态的成熟,随着各种内容、应用开始涌现,未来VR将会成为第一大终端平台,手机厂商进入VR领域的最佳时机已经到来。
DoNews 记者 王金宝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