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你能不能放慢脚步观点

/ 环球老虎财经 / 2014-12-05 11:42
中国央行日前一声令下暂停虚拟信用卡以及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接着又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幅由1%扩大至2%,一收一放间,引发社会热议。央行政策看似步调不同,却恰恰反映了中...

【 推荐】中国央行日前一声令下暂停虚拟信用卡以及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接着又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幅由1%扩大至2%,一收一放间,引发社会热议。央行政策看似步调不同,却恰恰反映了中国在金融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所秉持的监管哲学:可控和有序。

如果能够清楚这个现实,那么我们就可以在央行做出一些决定的时候,减少一些情绪性的对抗。在不清楚一个“乘客”来路的前提下就允许其上车,这是“无罪推定”精神的体现,值得肯定。待上车之后,再细细盘查,如果发现某一“乘客”存在威胁整列车安全的隐患,那么“列车长”要及时与“乘客”沟通,解除一些认知上的差距,如果实在沟通不了,那么还要临时停车排除风险,这也应该可以理解。但这绝不意味着,当“乘客”排除了安全隐患之后,依然受到歧视,不让其继续乘车。

互联网金融目前已经上了车,但能坐到哪一站我们还不得而知,至少现在是停在了虚拟信用卡这一站。我们希望,当“列车长”面对这个性格比较古怪的“乘客”时,不要因为其他“乘客”的呆板就对他过分挑剔,否则因为检查他花费太多时间,整个“金融专列”都将可能被别人超越。

个人认为,任何监管都是滞后的,不可能跑到企业前面去,出于金融监管来说,保持审慎原则和体系的稳定是第一要素,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金融行业和其他行业有所不同,本身是个运营风险的行业,在风险的计价和收益的预估中实现适当的收益。金融监管的主要目的就是尽可能降低行业的风险系数,通过画地圈牢的方式建立金融运行的安全空间。

况且,由于目前的监管体制,可能出现好多个部门和机构的监管地带,各个地带连接的通道并不是十分明确的,也就是说,每个监管的领域都有自己的画地为牢的权力,也都有自己的领域范围。这些个权力的监管圈有些是交叉的,有些是存在一定距离的。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由于嫁接了互联网的渠道和部分产品的创造能力,需要在这不同的监管圈之间进行协调。这就造成了两种情况,要么是顾此失彼,满足了这个机构的监管要求,却被另一个机构以某种方式卡死;要么是满足了不同机构的这样那样的要求,但回头一看,嘿,已经不算是金融创新了,变成了传统金融的渠道延伸。

所以,支付宝也好,微信支付也好,由于给信用卡使用环境带来了颠覆性质的变化,在没有获得监管层的正式认可之前,光靠两者之间的舆论和竞争态势升级是很难祈祷先斩后奏的效果的。走得太快了,监管层跟不上了,那就只好先停了你的业务再说。先斩后奏这招在最开始是有效果的,因为一个行业需要这种方式来打破黎明前的黑暗,引起上层的注意。但是,一旦进入一个比较稳健的上升通道,就需要改变策略了,应该是边走边回头,而不是不顾一切只顾前行!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