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说这是个粉丝经济时代,最早也是从明星和粉丝们的关系演变过来。在2014微博之夜,笔者也有幸跟着一帮娱记混了一把娱乐圈。不过,除了见了一波明星外,笔者另有发现,不妨给大家爆料一二。
细节透露微博下一步动作?
微博之夜当天,笔者早早的赶往高大上的国贸三期会场,楼下密密麻麻的粉丝倒也是让我见识了“粉丝的力量”。大会伊始,作为笔者这种没见过明星的屌丝,自然到会场红毯区挑个好位子候着女神了。
早起的虫儿有鸟吃,自然也是有所收获,几位女神的高清无码大图统统收入囊中,在会场孜孜不倦不辞辛苦乐此不疲的进行微博微信直播。在直播的过程中,也算是发现了些新信息。
在直播的过程中,我发现@微博现场图片 这个微博发出的图片好像跟我们普通账号的图片有些不一样,居然还能标记话题和图片中的明星名字,也就是对号入座。大家对这个应该不会陌生,怎么和Nice这么像?心里有点小嘀咕,这是微博要做细分图片社交了?
分羹还需要动机
当然,仅从@微博现场图片 的信息还不能判断出微博是否会有更进一步的动作。或许,我们可以从其他类似的图片社交平台的现状来加一些信息,加以判断微博是否有足够的兴趣来做这件事。垂直的图片社交APP在国内已经有不少在做的,现在的in和Nice都挺受欢迎的,尤其是一些达人、文艺青年。
先来看看Nice吧,这是以“品牌滤镜”为核心功能的图片分享类社交应用。与传统的图片社交服务不同,可以在用户上传照片之后,通过内置独特的品牌滤镜,来标记出图片中出现的品牌,向大家分享出自己有品质的生活。换句话来讲,用户在Nice上秀的是生活品质,比如我穿的是什么衣服,挎的是什么包包。Nice顺应用户“晒”的欲望,核心功能简单明了,直达目标人群的核心需求。据了解,Nice的日活用户量超过80万,日发布图片数十万。
同样的in在相关数据上表现也是不错的,上线6个月,用户数达1500W,日活用户过百万。整体来讲,in和Nice的核心功能点无太大差别,不过in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标签更加多样化,而不是只有品牌标签,更加彰显个人生活,可以看做个人的图片日记本,至少用图片记录生活的想法还不错的。
Nice和in的用户规模和用户活跃度也算是佐证了图片社交的用户规模基本不会小,用户质量也不用太担心。Nice和in的小成,也算是给微博提供了“分羹市场”的动机。
从微博平台的属性来看,延伸做垂直图片社交的可能还是很大的,只是暂时玩法还不清楚。笔者猜测有可能是在现有的微博发布框里给图片加上标签功能,毕竟微博现在的标签库已足够强。或许,也可能是通过设计子品牌开发独立APP,可以依托微博平台导用户。
用一个最简单的表述就是:Nice前期通过微博导入了不少达人用户,既然这些用户本身是微博的,微博为什么不能用自己的平台给这些用户再提供一个新的玩法呢?
微博若踏足,是否会给同类产品带来压力
通过几年的强力运营,微博已是牢牢占据中国社交平台的头把交椅。只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微博用户的价值并未被很好的开发。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的情况下,微博其实也是受到一些大大小小的垂直社交APP的冲击。虽外界时有唱衰微博的言论,个人觉得微博依然一座待开发的宝矿,但是还需要做出一些事情以应对环境的变化。
曾经有朋友提过,微博的好处是平台容量足够大,用户库足够大,但有时候大的让人容易迷失。有时候,笔者会想微博会不会对现有用户进行精细化分类,或者通过开发子品牌的形式将用户更加精准化,让同一兴趣的用户群体有更多的共同话题。所以,结合@微博现场图片 流露的细节,笔者判断微博应该有类似的动作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微博正式启动开发图片社交或者以子平台的形式进入垂直图片社交领域,会不会对Nice和in产生竞争压力呢?
从用户方面来讲,微博的用户基数更大,微博的社交平台运营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可以较为轻松的从微博主平台导出精准用户到子品牌。我们可以注意到的是,nice和in采用的都是达人策略,以达人带动平台用户和内容,而微博最不缺的就是达人和意见领袖。
从资本的方面来讲,微博显然比不上BAT这类互联网巨头有钱,但好歹也是上市公司。拿出点钱做类似垂直图片社交还是没有问题的,何况是关乎到公司战略发展的大问题。总体来讲,微博做垂直社交平台的优势还是挺大的,切入速度会比从零开始好太多。
脸书接着收购INS让自己重拾不少用户的信心,图片社交的独立APP对于社交网站来讲已经有了成功的例子,想来微博不会不思考这个问题。
假设笔者的猜想成立,笔者更关心的倒是在图片社交领域试点后,微博会不会很快的借用经验开发其他垂直细分社交平台,比如旅游啊等等。个人觉得,化整为零的思路还是不错的,你们觉得呢?
--------------------------------
文/喻拓 微博:@喻拓Yt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朋友,或者关注喻拓的公众号yut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