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罗振宇凭借每日一期的“罗辑思维”成为自媒体的佼佼者,那么柴静则用一年的时间打造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成为又一成功自媒体人。作为前央视记者,柴静凭一己之力(自费)打造的诚意之作《穹顶之下》可以说是又一个自媒体的典范,但若仅凭这个就说是自媒体的胜利,未免太武断了。
笔者是一个不喜欢在第一时间就追热点的人,因为总感觉那样自己所看到的信息还不够完整,也觉得太过聒噪,所以才在事情逐渐过去的时候再回顾回顾。从《穹顶之下》的成功可以看出,视频发布的第一天即引爆了舆论,并实现了病毒式传播;第二天便引发了大争论,砍柴派和挺柴派吵得不亦乐乎;第三天股市一开盘,《穹顶之下》的热播和央行降息的消息双重作用下,“柴静概念股”纷纷涨停。
诚然,这确实是一次自媒体的胜利,本来应该由官方拍摄的纪录片最终被一个自媒体团队完成。但对于自媒体人来说,《穹顶之下》却有着它的可复制和不可复制性。
先说说可复制性:
1、做事情的认真程度可以复制。为何这个世界上会有快餐文化和经典名著?因为这个世界太功利、太追求速成,很多流行的东西就像是一颗流星一划而过,但在流行纷纷划过天空的时候,总有一些人默默坚守,坚守那份自古流传的工匠精神。花一年做出来的纪录片和花几个月甚至几天做出来的东西自然没有可比性,对于自媒体人来说,在书写流行的同时,是否也可以偶尔沉淀一下打磨一两个精品出来呢?
2、讲故事的手法和逻辑可以复制。在《穹顶之下》中,柴静讲述故事的手法和逻辑颇具“互联网思维”,她以自己生孩子的经历为切入点,又以孩子作为结尾,这份亲情的融入使得这部纪录片一下子就有了温度,有了满满的情怀。纪录片中,又通过大量的数据、众多相关者(从普通老百姓到官员再到学者)的观点、活生生的案例(国外经验以及自身经历)对内容进行充实。这些就让这部纪录片变得更加有血有肉。自媒体们别说用尽这些手法,即便是应用一二也能为自己增色不少。
3、话题的可复制性。雾霾在当下的中国确实是一个全面关注的话题,从选题的角度,纪录片《穹顶之下》也颇为讨巧,别说这种话题只有这一个,从食品安全到水污染再到土壤污染,无一不是全民关注的话题,除此之外还有股票、房价、儿童教育、养老等等多个话题,即便没法选择这些全民关注的话题,每个行业也都有自己最为关注的话题,从最终用户的角度出发,发掘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并深入剖析,就一定有市场。相信这一点,众多的自媒体人都有所体会。
仅凭以上几个方面的复制,自媒体人就可以产生出不错的作品了。当然,《穹顶之下》中同时还运用了诸多的小技巧:社交网络渠道的传播、选择发布的时机等等。单就纪录片本身而言,也颇得罗永浩的精髓:一个人的娓娓道来、满满的情怀、我就是认真的工匠精神。也难怪在纪录片末尾的致谢名单中第一个就是罗永浩的大名。
千万别以为只有这些就一定能够成为像柴静一样可以一炮而红的自媒体人,因为这部纪录片也有着诸多的不可复制性,这里笔者也简单分析一下。
1、柴静难以复制。《穹顶之下》作为柴静作品,集合了柴静在央视期间多年的功力,这份功力恐怕只有少数媒体人可与之媲美;其次,凭借柴静的影响力,纪录片一出场就有了名人效应,这种名人效应的传播性是非常强的,这一点,自媒体人都懂的。
2、资源难以复制。这里所说的资源既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也包括素材的来源等。柴静为了打造《穹顶之下》,可以自掏腰包花费百万并耗时一年,试问,当下哪个自媒体人有这份人力物力财力?即便是有,又有人舍得?而这部纪录片也囊括了多个国家的场景以及多个专家、企业家的现身说法,这些资源的汇集同样难以复制。
3、天时地利人和难以复制。《穹顶之下》这部纪录片的成功,可谓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从舆论环境到媒体环境到传播环境,柴静都恰逢其时,再加上全民关注的雾霾话题,以及新《环境保护法》实施、环保部掌门人履新、两会等等热点集聚,也难怪这部出自自媒体的纪录片大火。这或许就是“时势造英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