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床上,被一场发布会硬生生的给办啦

新消费
2015
08/06
18:18
刘志刚
分享
评论

5

烈日下,东躲西藏跟太阳做垂死挣扎状,似乎一把伞已经很难阻挡肌肤之亲的肆虐;暴雨中,茕茕孓立于户外,弥漫十余里,黑云翻墨。但是,就是下刀子,发布会你还得去,作为媒体人每天都是on theway,听着甚是高大上,风里来,雨中去,个种艰辛,冷暖自知。

1 地点的随机性。大北京环环相扣,囊括四海,包举宇内,并吞五环。(Music)~~~啊 啊 啊 五环 你比四环多一环; 啊 啊 啊 五环 你比六环少一环(会唱的朋友,跟我一起唱)......来来回回时间太闹心,再加上首都的交通——首堵。拖住疲惫的身躯,于千万里赶来,坐在软绵绵的椅子上,这不典型的来补觉的嘛。

2 现场的互动性。记得有次参加一个发布会,提前到的在等,未到达的在赶。等的很是焦虑,一拖再拖,支持人在台上也是用力摇摆,活跃气氛,下面稀疏的掌声,仿佛在刻意压着掌声,生怕吵到周围补觉的朋友。以这样开头的发布会,互动性,效果真心能太好吗?更可笑的是,台上还在兜售公司跟用户的参与感,什么,用户粉丝化,企业媒体化,跟用户做朋友,增加用户粘性...云云。面前的人都没调动起来参与感,妄想调动另一端的用户,洗洗睡吧。

3 影响力捉襟见肘 一场现场都没调动起来人气的会,外加几篇很硬很硬的软文,在信息过度堵车的今天,拍死在沙滩上,连个浪花都起不了。遑论品牌传播,影响力。

前阵子互联网思维大行其道,听多了确实油腻易上火,小便青黄。但有些观点还是颇为受用的,去中心化,用户至上,参与感......既然线下发布会这么多痛点,确实该用“互联网+”的模式去颠覆它。

很有幸最近躺在床上,吃着西瓜,聊着微信,抢着红包,不觉间在床上被一场某公司的发布会硬生生的给办啦。不用挤地铁,不必担心迟到,碎片化的时间中不用担心被其他事情所耽搁。时间的自由随性,地点的无所顾忌是小,关键是确实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传播效果。参与感极强,没有人差那几块钱,但是群里的红包就是个香饽饽,再小的红包也有属于自己的点击量。微信红包本身就变成了一个场景,是一种特别重要的触发机制,把准脉,朋友圈就能转起来,可能就是几何级数被裂变。

该发布会邀请业内大佬,创业家杂志牛文文,58同城姚劲波,真格基金徐小平老师。这也算是友情客串一把,作为行业大佬时间很紧,如果是线下发布会的话,出行时间,发布会时间,中间耽搁时间全算上可能一晌功夫就没了。但是线上发布会几分钟时间就搞定,而且用户活跃度很高,毕竟跟大佬一个群的难免激动,一个截屏立马就到朋友圈里啦,形成二次传播,形成多轮的信息传播矩阵。这种友情客串也算是共享经济的一个分支,彼此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付出和受益,行业大佬贡献自己的时间,举办方承受着大佬带来的流量,共同享受经济红利。

网上发布会并非个例,早已有之,可口可乐等快消品,以及其他各领域都有尝试先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有人的地方必定有wifi,需要与之匹配的新型信息交流手段和市场宣传方式,通过“网上路演”来进行新闻发布,从多个角度实现了商家宣传的初衷,亦充分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在微信群互动性极强,而且多群互动,让用户参与,转发文章的同时还要写上评论,通过对比选取最美宣传语,公开选取最铁粉,明星永远不是最好的代言人,用户是,普通用户才是最美代言人。

企业媒体化,产品病毒化,用户粉丝化,永远不能止于口中,线上发布会给各地粉丝提供了与会的机会,不会再因距离而架空品牌粘性。经济新常态下的营销模式一直在迭代升级。传播模式发生巨变,从“金字塔”到“网格化”,每一个用户都是信息的节点,都是一个圈层的代表,“劝君不用携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没有参与感何谈口碑,线上发布会企业,用户,媒体的零距离对接,足以对产品形成引爆点。

互联网是一种激活个人要素的“高维媒介”。互联网圈里的事能用互联网解决的千万别拖着,有些会没必要大动刀戈的,在线上办了就得了,省钱省事,效果还立竿见影。

来吧,朋友,在床上邂逅一场风花雪月的会。

本文作者刘志刚  微信号 15036124917  欢迎交流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发布会 营销 参与感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最新文章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