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要求直播机构持证上岗 网红日子没那么好过

原创派
2016
09/14
10:42
科技快报
分享
评论

1

随着政府展开“最严”监管,直播平台网站或将面临一轮洗牌,尤其是中小型直播网站将面临生死考验。

9月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重申相关规定,要求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机构依法开展直播服务。也就是业界所言的直播机构需要“持证上岗”。

该《通知》的冲击波到底有多大?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了直播行业人士和分析人士,并整理出了8个问答,试图厘清《通知》的影响。

1、通知主要说了什么?

(1)直播机构需要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且具备相关许可项目。

(2)未经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在互联网上使用“电视台”、“广播电台”、“电台”、“TV”等广播电视专有名称;

(3)在开展直播活动前,应将相关信息报属地省级以上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备案;

(4)直播内容应自觉抵制内容低俗、过度娱乐化、宣扬拜金主义和崇尚奢华等问题。

2、哪些直播机构拥有《许可证》?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上查到,截至2016年5月31日,总局共颁发了588张许可证。这些持证机构包括了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网站等。

综合各个直播网站底部备案公示和内部资料,中金公司整理出了如下表格,可以看到,只有YY、映客、虎牙等部分直播平台具备了《许可证》,而斗鱼、花椒、熊猫TV等多个直播平台没有查到其拥有许可证。

其实,目前遍地开花的网络直播公司,只有YY、映客、虎牙等直播平台有“许可证”,,斗鱼、花椒、小咖秀,还有国民老公王思聪的熊猫TV,国民老爸马云的淘宝直播,还有新浪直播、斗鱼直播、网易直播等等,都是没有许可证的。

“没有许可证,直播还能进行吗?现在有在办许可证吗?”记者去问了一下淘宝直播,相关工作人员的回应是——“等消息吧”。

“通知”还有一个规定:未经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在互联网上使用“电视台”、“广播电台”、“电台”、“TV”等广播电视专有名称开展业务。

这样一来,虎牙TV,战旗TV、熊猫TV都要改名了。

不过,今天记者去看了下,各类直播还在照常进行。

除了针对直播平台外,对进行直播的网络红人也有一系列的规定——未持有《视听证》的个人,既不能开展个人秀场直播,也不能办新闻、综艺、体育、访谈、评论等各类视听节目;直播前,还要向省级以上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备案等。

对一直在做直播的绝大多数网红来说,“《许可证》是什么东西我都不知道。”名列淘宝直播TOP10的W小姐说,她们没听说过这个《通知》,记者推送相关微信给她,她才知道这件事。不过,她目前并没有计划去考《许可证》,“除非平台要求我们必须有,不然就不让我们做直播。而且,我问了身边在做直播的小姐妹,都说等等看再说。”

记者之前和一个国内最大的直播公司老总聊过,他告诉我,一个网红,在一个直播平台的热度,最多只有两年。所以,对直播网红们来说,都急于快速将人气变现。

世界变化太快,其实网红们自己也不知道,直播平台什么时候就被其他的新事物替代了,自己什么时候就被新人替代了。

对大部分没受过专业主持培训的网红们来说,考证,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我要是能考出这什么许可证,我当年就能考上传媒大学了。”W小姐朋友圈的这句留言,估计代表了不少直播网红的心声。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网络直播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最初在直播上翻唱过很多流行歌曲,也有过不少的粉丝。但后来总唱不出新意思,就渐渐地被冷了呗。”在何璟看来,直播圈也是一个微缩版本的娱乐圈。
业界
“这把可以押另一边”,主播小明(化名)故意以耳语的口吻向直播间另一头的观众打趣道。他希望观众不要就此认定游戏输赢结果不会发生变化了。
水煮娱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4.22亿;YY直播、秒拍等30家内容违规的网络表演平台被查处,12家网络表演平台被关停。
水煮娱
 最近异常火爆的直播答题再度将网络直播推向了风口浪尖,众所周知,在经历前两年的快速增长后,如今网络直播正趋于稳定、成熟,整个行业也形成了以YY、陌陌、天鸽互动为核心的寡头竞争格局。
水煮娱
国内已经有超过200家直播平台,其中108家获得融资。腾讯、陌陌、小米、360等十几家大企业相继高调进入直播领域,将行业盛况推向了新的高度。
水煮娱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