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格力金融,会是董小姐最后翻身的棋子吗?

原创派
2016
11/16
09:04
李晓荆
分享
评论

1

在中国著名家电企业中,不走多元化道路的企业已不多见,格力长期以来坚持以空调为主业“不动摇,给市场留下了“稳健的印象。自2002年起,格力也开始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开始涉足金融业。然而格力金融一直不温不火,低调得没有存在感,都快叫人忘了董明珠当初也曾放豪言说她说要把格力财务公司打造成世界一流的金融企业。为什么格力金融会一直不温不火,是董明珠不用心吗?

金融布局,略逊一筹

董明珠的金融野心其实并不小,只是金融布局上出了点差错。

从供应链金融的角度来看,格力财务公司发挥了其在集团内部应有的职能。但就格力整体的金融布局来说,董明珠在太多领域都是缺位的。这或许是出于董小姐的实业本位思维,自然也无可厚非,但是这样的格力金融能不能算是世界一流的金融企业,就值得商榷了。

实体企业布局金融,甚至渐渐地转化为金融集团,是近年来十分明显的一个趋势。凭借深厚的行业积累、海量的数据资源和巨额的账面资金等优势因素,制造业企业的金融公司不仅能够反哺实业,本身也贡献了非常具有想象力的增长点。

以格力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为例,几大家电巨头都十分重视金融布局。

美的

美的在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方面都有 介入。

2002年,美的联合广发证券、广州药业、四川南方希望有限公司创立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9年,美的作为发起人之一,参与筹建顺德农商银行,此外,美的还参股了江苏银行、湖北银行、江西樟树顺银村镇银行、丰城顺银村镇银行;2014年,美的申请成立民营银行;2015年,美的成为开源证券第二大股东。

而今年美的收购了神州通付,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

海尔

自90年代末开始,海尔就开始申请金融牌照,而现在海尔集团已拥有了信托、保险、证券、银行等几乎所有的金融牌照。

2001年7月,海尔实现对青岛商业银行的控股;同年,海尔参股长江证券,并成立海尔保险代理公司;2002年9月,海尔注资5亿元成立集团财务公司,并于同年年底,与美国纽约人寿联合成立寿险公司。

2007年,海尔正式组建海尔金融集团;2014年3月,海尔收购了第三方支付公司快捷通,并投资成立P2P平台海融易;同年,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获批,这也是为数不多的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公司之一。

另外,海尔还投资了两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包括理财搜索引擎高搜易和互联网保险公司海绵保。

TCL

TCL布局了银行、保险、支付、消费金融等十多个细分领域。

2015年,TCL参股了上海银行、惠州农商行;今年5月,TCL公告称,拟与恒生电子、众诚 保险等共同发起粤财信用保证保险公司;TCL于2006年成立财务公司,2014年,TCL成立了第三方支付公司汇银通支付,并在积极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同年,成立小额贷款公司智融科贷;2015年,TCL参与立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持有消费金融牌照,并布局了供应链金融和保理,同年8月,组建了TCL金融控股集团,年底,又成立P2P平台T金所。

两次金融牌照,失之交臂

与以上几家多线涉猎、局面全开的打法不同,董明珠治下的格力集团似乎对收集各类金融牌照似乎并没有太大兴趣。

有限的公开资料显示,格力也曾对民营银行牌照产生过兴趣。2013年9月,格力电器发布公告证实了其子公司格力集团财务已与珠海横琴村镇银行等进行合作事项接洽,拟开展银行业务。不过,独角金融搜索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目前两家公司之间并无参股关系。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格力集团更是没有动作,P2P、第三方支付等近年来的热门行业,格力都没有涉及。(此前格力地产旗下有一家P2P平台海控金融,而自2015年1月起,格力集团不再持有格力地产股份。所以,海控金融也不再与格力有关)

格力金融的单线发展模式终究还是显得狭窄了一些。

董明珠热衷于跨界,但她跨进金融领域的步子却一点都不大。如果当初她大步跨界金融,对金融布局稍微重视一下,格力财务公司成为世界一流的金融企业的美梦也许成真了。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董明珠 格力金融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