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物流全面开放,碾压四通一达菜鸟网络大戏开启专栏
早在几年前,京东砸入百亿元资金自建物流仓配系统时,马云就曾说过风凉话,“京东现在有50000人了,三四万在搞仓储配送,公司太重了,所以说自建物流就是找死,根本没有出路。”但世易时移,没想到话音落地不久,马云和菜鸟网络就不得不重复京东走过的路。只不过物流行当的时间成本相当高,再有钱,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所以只能整合已有的四通一达,跟在京东物流后面追赶。
那么,合纵连横的菜鸟网络还有机会吗?11月23日之前或许还可以想象,但随着这一天,京东物流宣布独立品牌运作并面向社会开放后,就让菜鸟网络及整合进来的四通一达们很难继续“苟活”下去了,京东物流碾压传统物流商大戏终将上演。一部分人可能会说这个判断有些武断,但说这话的人肯定不了解京东物流背后的逻辑,也没参透物流仓配、供应链的发展趋势,更没看出京东物流开放之于中国商业的拐点意义。下面,我们就从三个维度来阐释一下。
互联网回归到商业本质,比拼成本、效率的时代来临了
退回到10年前左右,自建物流的决定在京东内外部是被强烈反对的,最终刘强东力排众议,上马仓储、配送自营业务。京东物流花费了十年的时间,打造了一张星罗棋布地覆盖国内城市、区县的物流仓配、供应链网络。刘强东凭什么这么坚持和笃定呢?就是看到了“互联网最终要回归到商业本质”的趋势。拿物流、供应链来说,效率低下、成本高企的弊端,已经成为零售、商业发展的瓶颈,早晚有一天,会面临成本和效率的大考。
谈到这一点时,刘强东说过很经典的一句话,任何一种商业模式,如果不能把这个行业的成本降低,最后是会出问题的。所以说,看一家公司有没有前途,不应该只看毛利率,而应该看这家公司的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
恰恰,外界眼里搬箱子的物流仓配、供应链行业,就符合这一规律。但为什么很多人感受不深呢?四通一达及菜鸟网络等不也活得好好呢吗?其实,这是一个假象,时间未到罢了。以往,互联网行业的创新集中在前端应用上,电商爆发式增长也得益于增量市场的驱动,其中既有网购需求的释放,又有品牌商电商化的推动。在这个红利释放期,野蛮、粗放式发展是典型特征,成本和效率的高低并未体现出来。但如今电商渗透率已经很高,进化到新阶段后,就会比拼物流成本、供应链效率和用户体验,市场也会随之洗牌。
或许京东物流早就看到了这个机会,所以当自建物流、供应链刚好趋于成熟时,顺势选择了开放。根据京东物流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9月30日,京东物流已经形成了中小件物流网、大件物流网和冷链物流网的三张网布局,拥有7个智能物流中心、254个大型仓库、550万平米的仓储设施、6780个配送站和自提点,覆盖全国2646个区县。211及次日达订单占比达到了85%。其中,大件物流网覆盖所有省级行政区,冷链物流网则通过七地生鲜仓布局全国。
随着布局逐步完善,让京东在成本和效率上更有了底气,洗牌就在所难免了。此次京东物流的全面开放,首先冲击到的会是四通一达、顺丰及菜鸟网络。因为像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自建物流配送的单均成本远远低于第三方外包,而且在送达速度等综合体验上,京东优于四通一达等也是公认的事实。过去,京东物流基本上只用于自营电商平台,开放后,商家也不是傻子,考虑到成本、体验,选择口碑更好的京东恐怕是大势所趋。要知道,用户在购买商品时,是否是“京东配送”已然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决策因素。
智能商业体系的重构,供应商更愿意与京东一起玩
成本与效率因素会影响商家的短期决策,而从长期看,供应商对物流、供应链有更高的要求。
当前,新旧零售业态频频交火,商业体系快速重构。对每一家供应商、品牌商来说,过去竞争点聚焦在前端用户需求、订单的争夺上,大流量入口、大平台等更具竞争优势。但马云提到的“数据化、计划经济”时代到来后,更强调设计、生产、仓配、供应链等一体化和快速响应,柔性生产、工业4.0概念之所以盛行,也缘于此。在新商业重构的过程中,对仓配、智能化物流及供应链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在商家全新的诉求下,供应商更愿意跟谁一起玩呢?对比一下就清楚了。京东由于是自营、自建模式,能在全链条各个环节打通,探索数据化运营的新模式。相比,阿里菜鸟网络走的是整合路线,虽然投资了圆通,还与申通、中通、韵达、顺丰等合作,打造了所谓的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平台。但由于仅仅是表层整合,又受制于平台电商模式,在采买、供应链、仓储等环节上是断链的,所以难以形成闭环,也不能帮助供应商提升供应链效率。这么看的话,四通一达、菜鸟网络恐怕享受不到接下来的这场物流盛宴。而京东物流通过为商家提供线上线下、多平台、全渠道、全生命周期、全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产品,很有可能会蚕食四通一达等传统物流服务的生意。
其实,商家乐于看到京东这样的新型物流、供应链服务商的出现。拿商业库存成本居高不下的服装行业来说,近年来库存量高达千亿元,占用了相当大的资金,一旦资金链断裂,就会出现崩盘现象,而这一切的根源之一就出在供应链和物流仓配上。原因是从上游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到订货、仓储运输、供应链,链条与市场是“脱节”的,不仅效率低,还不能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节产品、库存。结果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经营状况也持续恶化。
李宁是服装行业积极进行电商实践的典型代表,通过与京东物流合作,将产地仓、销地仓及面向经销商的B2B、B2C门店和电商渠道整合在一起,让仓储、库存实现了共享和实时调拨,优化分仓、快速补货,大大缩短了到货时间,降低了运营成本,让供应链变得更灵活、更具弹性,有效解决了资金占用难题。
另一个例子是逻辑思维,作为内容创业平台,物流配送是最头疼的问题。过去,罗辑思维是单仓发全国模式,周转率极低,库存配置严重不合理。入驻京东物流开放平台后,依托分仓存储、库内操作、配送等仓配一体化服务,图书及周边产品的配送时效大幅提升,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除了李宁和罗辑思维外,京东物流、供应链几乎可适应所有行业,并带来多个运营指标上的显著提升。京东方面透露了一组数据,通过对合作商家采用京东物流仓配一体化服务后的调查后发现,与京东物流合作后,商家的库存周转天数平均缩短了8天,发货时效平均缩短了2天,销售额平均提升了87%,客户满意度平均提升了113%。显然,对商家来说,哪怕是1个百分点的提升,都可能意味着上百万、上千万、数亿元,这个巨大的诱惑实在是难以拒绝。
更可怕的是,一旦供应商迁移到京东物流、供应链上来,依赖度会更高,反过来又能带动京东零售平台的发展,给天猫施加压力。或许正因此,阿里的菜鸟网络才不得不加速推进,并与四通一达等快递公司结成同盟。但即使如此,由于基因不同、模式陈旧、难以整合等问题,结果可能会被京东物流甩得越来越远。
物流、供应链行业洗牌在即,菜鸟网络已经是过去时了?
之所以不看好四通一达、菜鸟网络这样的传统物流模式,最后一个理由是因为传统物流行业积弊太多,本就一身毛病。当京东物流这样的新型智能化物流网络出现后,传统模式就已经宣告成过去时了。
数据也证明了传统物流模式的落后。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5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数据显示,2015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8万亿元,占到了整个GDP的16.0%。但这个数据在日本大概只有5%~6%,欧美一些国家为6%~7%。就此,刘强东之前也表示,一年10万亿的盘子,快递行业还普遍赚不到钱,问题出在哪?本质上还是行业自身模式老旧的问题。
不过,物流行业效率低下的状况很难持续下去。随着人力、租金等成本的上升,未来三到五年,物流快递行业的生存状况会更加恶化,市场自然会洗牌。而且洗牌的进程还会加快,原因是新经济时代到来后,新型零售业态兴起,旧的物流模式越来越难以支撑新零售形态的发展,会倒逼物流仓储行业升级。
那么,这会带来哪些影响呢?首先对四通一达、顺丰等传统物流、快递公司来说,会是一个生死劫。而且短期看,很难有翻身的机会。因为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是在传统模式上打打补丁就能升级完成的,又不可能推倒重来。退一步讲,即使各个环节逐步升级,假设他们也有这样的资金实力,最终可能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周期。这恰恰是不看好菜鸟网络这种合纵连横式模式的原因。
相比,京东物流则不同,由于从零起步,一开始规划就瞄准了建设智能化、面向未来商业的物流仓配基础设施的目标,并且在自动化运作、数据化运营和智慧化供应链模式探索上已经逐步走向成熟。比如7个“亚洲一号”的智能物流中心已投入使用,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已开始在江苏、陕西、北京等多地开展乡村配送,无人仓、自动化分拣中心也已在双11期间启用。接下来,京东物流势必会快马加鞭,持续迭代、升级,并继续增强智能化程度,从而进一步拉开与对手的距离。
所以说,四通一达、菜鸟网络可以活在当下,但是却难以赢得未来。而京东物流则更符合未来的物流形态,其全面开放的举措也意味着碾压四通一达、菜鸟网络等传统物流的大戏要加速上演了。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