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大战,没有创新怎么活?态度

/ 贾敬华 / 2016-12-09 11:25
资本的介入,加剧了共享单车行业的竞争。从公开的资料来看,目前共享单车APP的数量已经接近20个,且不包括地方公共自行车APP。眼下,无论是摩拜,还是行者,亦或是黑鸟单车...

2

2016年最火的无疑是共享单车,这个能够解决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的O2O项目。尤其是在北上广这种超级拥堵的城市,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更多资本的介入,共享单车这个新兴的行业迎来了一轮激烈的厮杀。

在比单车数量,拼落地城市数量的较量中,盈利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已经被忽略。如同其他互联网应用一样,共享单车目前依然靠资本输血生存。一旦资本断粮,共享单车怎么活?这是一个严峻,又非常现实的问题。

模式同质化的隐患

资本的介入,加剧了共享单车行业的竞争。从公开的资料来看,目前共享单车APP的数量已经接近20个,且不包括地方公共自行车APP。眼下,无论是摩拜,还是行者,亦或是黑鸟单车,模式都大同小异。商业模式严重同质化,是共享单车行业的现状,也是这一行业最大的隐患。

众所周知,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非常简单,先搭建一个APP平台后,然后定制单车并在市场投放并收取租金。就本质而言,火爆的共享单车无非是一个出租自行车的生意。不同的是,一些打着创新旗号的创业者们,将自行车出租的生意迁移到了互联网这个平台上,并借助互联网实现单车的智能化管理。

除了互联网创业者外,地方政府也在搞共享单车。不同的是,地方政府搞的共享单车项目,公益成分居多。相比之下,摩拜、行车和黑鸟单车,试图通过出租自行车来实现盈利。就现状而言,摩拜们仅靠收取租金是难以盈利的。

据悉,摩拜单车的骑行费用是半小时1元,ofo便宜一些,1小时1元。从理论上来看,共享单车的盈利前景还是蛮好的。以摩拜单车为例,考虑到后期保养和车损,一辆单车的成本大约在3000元左右,按照目前的频次一辆摩拜单车33个月可以收回成本。所以,摩拜、行车和黑鸟们开始疯狂扩张地盘,试图通过规模化实现盈利。

由于共享单车的运营和扩张都过度依赖资本输血,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盈利,谁将是这场竞争的胜利者。加之共享单车目前的盈利模式过于单一,同质化的商业模式无疑是共享单车生存的一大隐患。

商业模式创新才能活

毋庸置疑,随着共享单车行业竞争的加剧,谁的规模越大,谁将是胜出者。正因于此,以摩拜、黑鸟为代表的共享单车们才会在各个城市疯狂扩张,因为谁占领的城市越多,谁将实现规模化盈利。

坦白说,共享单车要想盈利,规模化并非一个最好的出路,更好的商业模式同样能够实现盈利。援引媒体报道,在摩拜单车进入第5个城市的时候,ofo已经在全国22个城市建立了根据地。是什么让摩拜与ofo拉开了如此大的差距呢?在笔者看来,不同的商业模式是摩拜与ofo市场差距悬殊的诱因。

一针见血的说,摩拜单车是重资产的玩法,这是国内共享单车平台的通用玩法,而ofo是轻资产的玩法。具体来说,摩拜单车要自己购买单车,扩张速度越快,对资金的需求越大。在资本遇冷的市场背景下,摩拜单车要想实现市场的快速扩张,背负的资金压力可想而知。相比之下,ofo专注做平台,不生产自行车,只连接自行车。

显然,ofo这种轻资产的模式更容易实现盈利,而且能够快速扩张,这是ofo能够在全国22个城市落地的关键原因。为了实现市场的快速扩张,ofo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此前,ofo是一个校园项目,在全国4座一线城市和全国22座城市200多所高校建立据点,这是坚实的基础。

在22座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ofo引入了前uber中国高管张严琪等人,这些滴滴优步系人才的加入,让ofo在执行层面有了经验,市场扩张也不断提速。数据显示,ofo在各大应用市场的下载量总和远超其他竞品。根据国内的一些第三方数据报告,进入城市后ofo 在15天内各项指标大幅度增长,已坐稳行业第一的位置,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不得不说,ofo这种扩张模式打了摩拜们一个措手不及。通过与第三方合作的轻资产模式,ofo在国内已经拥有近24万辆单车,是摩拜单车数量的十几倍。市场规模和单车数量的巨大悬殊,证明了ofo轻资产商业模式的前景。

归根结底,共享单车的激烈角逐,并非单纯的比拼单车数量和落地城市。从ofo和摩拜的发展来看,一味粗暴的复制商业模式,共享单车将会跟其他互联网应用一样,死于补贴或疯狂的扩张。尽管共享单车行业竞争格局未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创新,共享单车很难活下去。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