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共享经济之后 无人超市或将成为下一个风口

原创派
2017
07/10
18:06
李晓荆
分享
评论

继共享经济之后,披上AI外衣的无人超市项目或将成为下一个风口。

2

近日,阿里巴巴无人超市“淘咖啡”亮相杭州,没有收银员,无需排长队、东西买完就能走。第一次进店时,打开“手机淘宝”,扫一扫店门口的二维码,获得一张电子入场券。通过闸机时扫这张电子入场券,进入店内之后就可以购物了。

其实,无人超市的出现,并不只是最近的事。2016年初,瑞典就出现了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门,且手机绑定信用卡支付的无人便利店Nraffr。去年下半年,日本经产省推出“无人便利店”计划,在便利店引入无人收银台与“电子标签”。日本的便利店巨头罗森成为首家采用这一技术的企业。此后,日本7-11、全家等五家大型便利店都宣布将引入该系统。今年5月,韩国乐天集团则在7-11的高端版本“7-11 Signature”,开始测试使用生物技术的“刷手”支付。

相较于瑞典、韩国和日本的无人便利店,去年年底,美国亚马逊推出了Amazon Go便利店,在技术上更为先进,采用了计算机视觉、 学习算法以及传感器、图像分析等多种智能技术。这些技术同样应用于无人驾驶 上面。简单来说,亚马逊的无人便利店,通过感知人与货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货架上商品的移动,来计算是谁拿走了哪一件商品。

这几天刷屏的杭州无人超市,采用的是视觉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物联网支付等技术。

这个时候,收银员、导购员、服务员等人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失业?其实这种担心是多虑了。从理论上说,“无人超市”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降低对营业员的需求,但实质上人工智能要想彻底取代人类智能,这肯定是行不通的。那么,光从“无人超市”项目上看,它也很难完全取代人工。原因是它的技术还不够娴熟,问题频发。而且失窃率要比有人店要高。同时,将便利店改造成“无人店”的成本也非常昂贵,而且缺少了人工服务,反而划不来。

总体来看,将国内的所有超市变成“无人店”的难度很大,“无人店”只能以项目试点方式,展现在大家面前。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无人超市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近日,成都的无人货架项目“GOGO小超”被曝出停运,与其隶属同一家公司的“GOGO无人超市”也暂停运营。
京东无人超市全国落地推广,透露出京东对于无人零售的决心和颠覆零售革命的野心。
“我们要打通的是京东各个模块的赋能,未来你可能需要我的物流、供应链、众包、金融,在多个环节实现联合打通,我们不是依靠技术赚钱,而是专注于把这个做起来。”
天猫无人超市运用了“行为轨迹分析”、“情绪识别”以及“眼球追踪”技术等,其中首次推出的情绪营销“Happy购”可在消费者凝视某件商品时,系统会及时捕捉其表情,并依据其表情判断消费者情绪。
天猫无人超市运用了“行为轨迹分析”、“情绪识别”以及“眼球追踪”技术等,其中首次推出的情绪营销“Happy购”可在消费者凝视某件商品时,系统会及时捕捉其表情,并依据其表情判断消费者情绪。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