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技术报告:“无人便利店”离我们还有多远?

/ 小扣柴扉 / 2017-10-22 15:53
Amazon Go就曾被披露:单店前期投入高达数千万元,根本不可能批量开店。除了成本,技术也是主要限制:商品堆叠就无法结帐,面部识别则无力应付相近容貌,更遑论未来必然出...

当阿里和京东都宣称可以通过大数据计算实现“千人千面”,即每个消费者打开APP的时候,都会根据数据分析形成独有的首页。

是的,看人下菜碟在电商,特别是APP上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阿里、京东、美团等,都会根据消费者画像和营销需求,生成特有的推荐界面。

那么,在线下零售,这样的体验能否实现呢?除了会员价格这样看起来吸引人又没什么特色的手法,还能跟消费者形成怎样的有趣的互动呢?放大脑洞的时候到了。

被赋予新功能的货架

“因为智能货架这个词已经被用烂了,我只能用动态货架了。”缤果盒子创始人兼CEO陈子林有点无奈的表示。

9月28日,缤果盒子在北京举办的发布会上,展示了他们称之为“动态货架”的新脑洞。

尽管这一脑洞还无法批量生产,但是,这样的想法似乎给大家展开了新的空间,重新定义与消费者的交流。

虽然,他一再避免使用智能这个概念,但并不阻碍我们用智能去理解这一概念。

在这个概念里,“货架除了要显示价格以外,未来还有跟顾客消费者沟通频率特别高的界面,我们想把它变成这样一个沟通的界面。”

从外表来看,动态货架与普通货架并没什么大的差别,无非是给每一层底座装一个横条显示屏。但是在货架上还影藏了摄像头、人脸追踪、红外检测等设备,方位接收每一个货架前消费者的信息。比如,某位顾客的关注点在哪儿?有哪些商品是被拿起来又放回去的?根据不同用户行为实时生成不同的策略来优化销售,从而实现远程变价、品牌促销和单品促销等功能。

缤果届时可以通过对每一位站在货架前的消费者的数据分析,给出特定的价格和促销政策,显示屏既是电子价签,可以实现远程变价,又是广告促销牌,实时展示品牌广告,推销商品。

值得注意的是,陈子林特别强调该项脑洞对于生鲜商品的意义。例如,结合库存发现香蕉很危险,动态货架就机智的选择把香蕉促销给相应顾客,给他第二份半价的优惠。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商品快速周转,减少库存损耗。

当然,这样的推荐或者变动都是建立在动态货架或者说终端后台有足够多的数据,消费者画像足够清晰的基础上,而从目前缤果盒子的规模和数据量来看,还远远不够。显然,它还需要一个相对漫长数据收集与分析过程。

收银,除了自助还能有什么

说完货架,再来说说收银,相比无人零售,自助收银的风似乎来得更早。2013年,安徽乐城第一家门店开业时就引入了自助收银。近年来,永辉、物美等也开始在部分门店试点无人收银机。

从目前超市企业引入的无人收银机来看,大部分机器依旧是通过扫码、结算、移动支付的流程来实现结算的。以永辉为例,一般2台无人收银机会配一名工作人员帮助消费者来完成整个流程。同时,灵兽君也发现,对于扫码这件事,消费者远没有收银员来得熟悉,这也导致了结算速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且大多数是年轻人使用,或许只因为排队人少。

在迪卡侬,则采用了另一种自助收银,通过RFID射频技术实现商品识别,然后系统自动结算并支持手机支付。这样,就节省了消费者扫码的步骤,进一步减少收银的时间。

据了解,迪卡侬亚洲首家体验店首先尝试100%产品RFID覆盖,体验店7月试营业以来,无人支付收银台已经接待超过一万人次的顾客。

那么,我们的脑洞能不能再大一点呢?

此次发布会上,缤果盒子就公布了它们的全新无人零售解决方案 “小范 FAN AI”,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图像识别技术融入到无人零售当中,图像识别技术取代了此前广泛使用的RFID电子标签,可以节省商品贴标签的人工和成本,并且改造成本极低。缤果盒子的新收银台通过图像识别、超声波、传感器等多重交叉验证准确率超过99%。

如果收银台能否既能快速结账,又能实现打包和交流呢?技术的创新与升级往往超乎想象。

2016年12月12日,松下在日本大阪的一家罗森便利店装备了一台收银机器人——Reji Robo,消费者将购物筐放到指定结账台,系统自动识别和计算价格,消费者去人后完成付款,购物筐底部自动打开,掉入包装袋完成打包。

说好的交流呢?很抱歉,据灵兽君所知,目前还没有。而迎宾机器人的某些功能什么时候能应用到收银机器人上,灵兽君也很好奇。

想象一下,你拿着商品到收银台,收银机器不仅会跟你问好,帮你实现自助结账,还会询问是否需要其他服务,例如办理会员卡、促销推荐,或者只是送你一首你喜欢的音乐。

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

正如GGV(纪源资本)合伙人徐炳东说的那样,“零售新技术与新模式也刚刚开始,远没有达到成熟的进步,未来三到五年是整个零售行业巨变的阶段。”

除了以上,请保持警惕心

线下零售的价值前所未有的被重视,于是门店从商品、服务、门店设计还是氛围营造都在做进一步的升级,希望由此拉住或远去或被分流的消费者。

然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构建中消费者到店的基础上。如果消费者不进店了,还有什么可以实现与消费者的互动。线下店的价值被放大的同时,线上业务特别是即时达的消费也成为了新零售的标配。

于是,APP、外卖平台、小程序……全方位接触消费者,满足多样化需求,才是王道。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在谈论数据、科技、设备等体验的过程中,商品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才是第一位,当商品的价值无法与消费者的期望值以及获取过程中的成本想匹配时,消费者的冲动或者满意度显然是不够。

这或许也是自有品牌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因为与消费者沟通的最直接界面就是商品。“商品本身会说话”,这个观点在多年前就已经被提出,但是商品本身的生命力到底有没有实现完美演出,只能是见仁见智。

正如超级物种、盒马鲜生将鲜活的商品摆在消费者面前,即买即食的操作何尝不是一种让商品表现力最大化。

再说回到技术。科技带来新的体验,同样带来新的设备。初期高科技硬件的高投入也是众多实体零售企业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

想象一下,一家布满各式识别器、重力感应、红外传感器及可以进行计算机视觉处理的摄像头,再加上快速便捷的自助收银机或机器人的零售门店,其成本之高可能是多数企业都无法承受之重。此外,还涉及服务器、分析结构等成本,对于规模较小的零售商而言或许不易接受。

关于Amazon Go,就曾被透露,一个店面的投入金额高达数千万美元,尽管它现在并没有真正落地开店。

即便成本不是问题,技术的成熟同样还需要时间。在人流量较大的线下零售店铺中,如何准确地识别每一位顾客,同时防止外貌相近导致的识别错误甚至故意仿冒,都为技术的真实应用带来挑战。正如上文提到的缤果盒子小范,如果遇到商品堆叠结账,它就无法识别。

最后,我们不得不说信息安全问题,当各种识别分析系统紧盯消费者购物过程的的时候,如何保障各种数信息的安全也开始日益被重视,例如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生物信息变成数据被记录在互联网中,并直接与消费、金钱挂钩时,如何确保这些信息的安全性就变得至关重要。

尽管目前信息安全问题并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但灵兽君相信这只是时间问题,并且正在加速到来。

来源|微信公众号:灵兽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
Baidu
map